广角
2021-05-11
时政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
详情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
总书记金句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
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
(据新华社)
时政
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
4月6日,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据新华社)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据新华社)
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4月22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据新华社)
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据新华社)
李克强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批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建设,优化完善教材和教学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
(据新华社)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要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各地各部门要加大保障力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
(据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会议强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据新华社)
教育
陈宝生同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部长卡利切克举行视频磋商
4月2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与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部长卡利切克共同举行视频磋商,围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青少年交流和语言教学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自2018年以来在开展大规模职教师资培训、支持德国企业深入参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线上教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
未来,双方将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打造更多示范合作项目,推动提升中德教育合作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教育部网站)
“教育: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国际研讨会召开
3月31日,教育扶贫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会议聚焦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教育与减贫的关系,分享中国教育扶贫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做法。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中国实施的精准扶贫方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田学军强调,中国政府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各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的合作,不断加大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推动教育减贫经验与有效方法的交流互鉴,共同推动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据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十四五”时期将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全球布局
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据神州学人微信公众号)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印发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
成效评价是对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评价,其设计与大学排名、学科评估及绩效评价等有显著不同。成效评价将“破五唯”要求贯穿全方位、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体现“双一流”建设本质要求,充分体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改革导向。综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
(据教育部网站)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发布
经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以下简称《标准》)近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自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是国家语委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学习者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将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教育部网站)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网上签约功能启用
为进一步优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签约流程,简化手续,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4月20日发布通知,即日起启用电子化签约系统。
除客观原因外,留学人员和保证人均将使用电子化签约。
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据国家留学网)
海外
美东中国学子学习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驻纽约总领馆教育处组织领区中国留学人员团体代表、部分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交流体会、分享感悟。
白惠文 (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作为年轻一代海外留学生,我们要与新时代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作出我们的贡献。
孙弋然(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而优秀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作为留学生,我们赴海外求学不仅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更要志存高远,为国成才。
许仲黎(2019-2021年匹兹堡大学本科插班生):作为此刻在匹兹堡大学交换学习的一名清华大学在校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着我,让我愈发坚定学医的选择。
(供稿 | 驻纽约总领馆教育处)
驻新西兰使馆组织厦门大学校友代表座谈学习习近平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
4月13日,驻新西兰使馆教科文处在惠灵顿组织召开座谈会。驻新西兰使馆教育参赞董志学在座谈会上指出,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放眼新时代,立足新阶段,希望在新西兰的厦门大学师生、校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把厦门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广大留学人员要刻苦学习,以嘉庚先生爱国奉献精神为榜样,时刻心系祖国,学成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厦门大学在新西兰师生代表、厦门大学新西兰校友会负责人、惠灵顿中国学联负责人及华人华侨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供稿|驻新西兰使馆教科文处)
首期留西学子“学习大课堂”活动在线进行
在驻西班牙使馆文化处指导下,首期留西学子“学习大课堂”活动在线进行。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加泰罗尼亚、萨拉曼卡,以及安达卢西亚大区等地的中国留学人员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新时代青年的家国责任,畅谈心得体会。
西班牙(中国)人文社科学者学人联合会负责人段炼作为主讲人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他表示,留西学子应像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的那样,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留西学人更应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未来,“学习大课堂”还拟邀请中西两国知名专家学者、留学前辈等分享中西政经文化、国内国际时事、留学经验、课余生活小贴士等,通过多种形式助力留西学子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
(供稿 | 西班牙[中国]人文社科学者学人联合会)
第十六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加拿大赛区线上宣讲交流会举行
4月19日,第十六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加拿大赛区线上宣讲交流会举行。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加拿大全加学联和其他高校学联负责人及有关智库专家、往届“春晖杯”大赛参赛代表参加宣讲和交流,中加及全球各地共约2600多名留学生观看了此次活动。
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公参于长学介绍了“春晖杯”加拿大赛区的整体情况,并对大赛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全加学联和其他学校学联、硕博联盟、研发智库等留学人员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继续举办优质创业训练营课程,扩大“春晖杯”影响力;二是希望同学们更加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这项赛事中来,主动锻炼自己,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希望参赛选手不断优化项目,在商业计划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供稿|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
区域
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全国民办高校第一家研究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机构。成立以来,该中心在陕西省教育厅、欧美同学会指导支持下,先后承担了“李仪祉留学报国实践及现代启示研究”“民国时期陕西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中国留学报国史研究”等省部级和国家级研究项目,并成功主办了全国首届“留学思想与报国实践学术研讨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欧美同学会在全国的首批“留学报国思想与实践研究基地”。该基地目前主要有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发展、留学生与汉语国际教育、华文传播3个研究方向。
留学生研究专家周棉教授认为,该基地确定的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特色和特殊优势,尤其是把延安精神的红色文化、陕西地方特色的黄土文化和留学生文化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彰显中华文明。
(供稿|西安思源学院)
政策
广州发布全国首个科创“新基建”政策
近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印发《广州市2021年推进科技创新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2021年,广州将着力构建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柱、以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具有广州特色的“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基础科学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孵化育成体系、科技公共服务的高水平发展格局,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成为广州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推动广州科技创新从产业主导模式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产业”的新阶段。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造汇聚国际创新资源的一流科技创新高地,努力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对标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顶尖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雏形,力争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力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70个。
(据广州日报)
人才
上海面向全球发布博士后和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岗位需求
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全球发布8580个博士后和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岗位需求。其中,博士后岗位5627个,临床医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化学、物理学等学科,化工、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求量较大;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岗位2953个,主要集中在高校和医疗机构。
(据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微信公众号)
2021宁波人才日启幕
2021年谷雨,宁波人才日活动以“来!与宁波·共成长”为主题启动,活动通过“1+N”系列活动,全面展现宁波未来发展前景和最优人才生态。
启动仪式上,甬舟台-宁波都市区青年人才云端联合招聘会启动,首届宁波技能大赛开幕,三大科创高地“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技术攻关专榜发布,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开园,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宁波人才之家启用。仪式最后,宁波向全球人才发布2021年谷雨之约,邀请更多人才认识宁波、认同宁波、集聚宁波、建设宁波。
(据宁波晚报)
2021中国(成都)国际化人才发展与创新峰会举行
4月9日,2021中国(成都)国际化人才发展与创新峰会暨“创业中华 海归蓉漂”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峰会分为“中国思想”“蓉漂机遇”“海归发展”“创智未来”4个版块。为更好促进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活动专设“创业中华 海归蓉漂”创客路演环节。5支海归创业团队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包含AI养宠、区块链汽车、文创国潮、教育等多个领域。本次峰会还组织多名海归精英参与主题分享及论坛,就新格局下留学人才归国归蓉的发展与创新机遇进行探讨与分享。
(据中国侨网)
南京举办紫金山英才计划暨英才卡发布活动
3月26日,紫金山英才计划暨英才卡发布活动上重磅推出“十四五”南京“紫金山英才”工作品牌,重点推介发布“紫金山英才计划”“紫金山英才卡”“紫金山英才智慧云平台”,以真金白银的政策、真情实意的服务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
面向“十四五”,南京在全面优化整合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基础上,创新提出紫金山英才计划。相比于“十三五”南京重点人才工程,紫金山英才计划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优化升级。一是计划体系更加完备,建立高峰、先锋、宁聚、菁英计划体系,设置14个人才项目。计划于“十四五”期间,重点集聚100个顶尖人才(团队),培育1000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3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累计引进创业就业海外留学人才超8万名、推动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突破10万家,重点支持一批在各领域引领支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人才。
为提供更加优惠便利的人才服务,活动同日推出“紫金山英才卡”,作为各类人才群体在南京的身份标识和权益凭证。
(据人民网)
杭州启用全球青年人才中心
3月27日,杭州全球青年人才中心正式启用,中心将成为杭州市招才、引才、育才、留才的重要载体,重点围绕“一系列中心活动、一条龙落地服务、一揽子优惠政策、一连串见习机会、一对一导师结对、一次性创业融资、一站式人才评估、一体化就创平台”等“八个一”服务内容,为全球青年人才提供全面服务;通过成立青年人才新媒体内容创作中心、数字青年人才库,打造青年人才创客孵化器、一体化青年人才就业平台,多维度保障青年人才来杭创新创业。中心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1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内容、2021版《杭州创业创新地图》和杭州青年人才金融扶持“未来之星”计划,进一步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指导和金融保障。
据悉,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美国西雅图四个海外分中心也在当天同时启动成立。未来,杭州将通过一个中心四个分中心的构建招引全球青年人才。
(据中新网)
武汉吹响科技强市集结号,邀约“全球大脑”共谋创新发展
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大会发布《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和《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方案》提出实施“全域创新协同行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积极打造“长江中游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全域创新协同行动”将从打造东湖科学城创新极核、推进“三区”融合发展、实施各区特色创新、构建创新协作新格局四个方面展开。《榜单》公布5个“卡脖子”项目,分别涉及光通信、集成电路、光电子、生命科学、基因治疗等产业领域,项目总金额达到1.35亿元,每个项目揭榜单位配套经费与市科技研发资金比例将不低于2:1。
在3月30日召开的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武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行企业出题出资、政府配套激励等方式,邀约“全球大脑”,共谋武汉创新发展的智慧方案。
(据潇湘晨报、长江日报)
山东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人才集团
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4月18日在济南山东大厦举行,面向全球宣介山东人才发展策略及相关人才品牌内涵,为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合作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作为全国首家省级人才集团、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一级、功能型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山东人才集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和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山东在用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上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出台加强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外国人来鲁工作便利化服务10条措施、促进自贸区海外人才流动便利化措施等改革政策,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截至目前,山东共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9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8人,长期在鲁工作的外国人才约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