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贝聿铭与王澍对建筑元素的运用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1-05-10龚昕悦

艺术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借景王澍贝聿铭

摘要:本文以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和王澍的宁波博物馆为例,从与当地传统建筑的融合借鉴、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运用、从古代名人画作中得到的灵感、将传统的建筑元素用几何形表达、建筑与周围环境生态的和谐统一这五个角度,分析两位大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传承方法。

关键词:建筑元素;传统文化;贝聿铭;王澍;借景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1 研究背景

如今,城市高楼耸立,写字楼千篇一律,所有城市都那么相似,保留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建筑设计迫在眉睫的需求,如何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对设计师的一大考验。关于这个难题,贝聿铭和王澍两位大师给我们做了相当优秀的示范。

在中国的建筑设计界,贝聿铭和王澍同为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贝聿铭先生设计了香山饭店、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王澍先生设计了南京华侨大厦、宁波博物馆、2010年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等。他们在中国各地留下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建筑作品。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两位大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苏州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是两位大师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博物馆的设计,乍看之下天差地别,但仔细品味却又能发现它们有共通之处。他们在创作中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为灵感源泉,使中国传统审美与现代建筑概念融洽结合,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化运用有着独到的理解,用古老的故事开启新的篇章。本文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谈一谈两位大师的不谋而合之处。

2 两位大师在传统建筑元素运用方面的共通之处。

2.1 用新建筑讲老故事:乡土文化与建筑元素的继承

建筑设计要自然地传承传统文化,对建筑所在当地的建筑特征及文化都要有较深的理解。将本土文化与现代建筑元素完美融合,让建筑融入当地环境,成为考验设计师的一大难题。面对考验,两位大师从容不迫,真正做到了用现代元素传递传统文化之魂。

苏州博物馆充分吸收了苏式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用苏州传统民居的“粉墙”,与周围建筑保持了颜色上的统一,但放弃了苏州典型的灰瓦屋顶,将粉刷的白墙延续到屋顶,用“中国黑”的花岗岩代替灰瓦。用花岗岩打造出的“黛瓦”简洁、朴素,特殊的花岗岩遇水变黑,暴晒变浅灰的特质又为江南建筑符号赋予了新的内涵。苏州博物馆远观仿佛一幅写意的水墨画。建筑中还反复出现菱形、海棠形、八边形的传统漏窗。在茶室内侧的紫藤园中,从那棵400年前文徵明亲手植种的紫藤上垂下来的枝蔓,还延续着苏州这座城市的血脉。新馆的每个角落仿佛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身处其中仿佛穿越回了数百年前[1-2]。

宁波博物馆在继承当地建筑元素方面也让人耳目一新,它在造型上没有过多参照宁波古建筑的样式,反而在材料上独具匠心,采用“新乡土主义”风格。由于浙江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将房屋摧毁后的砖瓦再利用,就有了瓦爿墙这个当地的特殊工艺。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工艺,宁波博物馆建造初期,在宁波周围工地上收集碎砖烂瓦,然后巧妙地运用材料上被时间冲刷出的历史的痕迹,将它们附着在博物馆的墙面上。材质的特殊导致墙面凹凸不平,颜色深浅不一,这不规律的一切,谱写成一段宁波当地独有的史书[3]。

2.2 凉亭下的新瓶老酒:古典园林式建筑艺术中借景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代园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江南地区典型的建筑,两位大师也充分借鑒其中的精髓,借景手法在两个博物馆的设计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苏州博物馆本身就充分汲取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因为贝聿铭儿时的记忆,他对园林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苏州博物馆中巧妙地运用景窗实现了对景和借景。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特色在苏州博物馆中传承了下来,而相较于古典园林的景窗,新馆的景窗大多使用简洁的几何结构,为方形或六边形,后又用一块丝绸薄绢遮挡,当人们站在馆内看外面的景致时,有一种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之感,暗含“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人在馆中,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王澍先生同样把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巧妙地运用到了宁波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宁波博物馆运用的借景手法很多,其中让人最震撼的就是窗旁的苍鹰雕塑。一个振翅高飞的苍鹰雕塑放在窗前,窗外是真实的天空和树木,这样一个搭配让本来静态的雕塑仿佛有了生机,让人有了一种苍鹰正在天空翱翔的视觉感受,又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近景、中景、远景逐层推进。苍鹰借自然之景,对于借景的运用,王澍先生领会到了其中的奥义,对其进行再次的挖掘与创造,造就了别有洞天的宁波博物馆[4]。

2.3 卷轴中的灵力智慧:汲取古典书画中的灵感

中国传统水墨画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凝结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一幅幅画作中有许许多多耐人寻味之处,两位大师也从卷轴中汲取养分,注入建筑设计,让建筑更加丰盈而具有意味。

苏州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就是主庭院北部的“片石假山”,这“片石假山”以拙政园的白墙作为画纸,以中国山水画为灵感源泉,描绘出了别具一格、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其与拙政园一墙之隔,似有似无中又与园景笔断意连,巧妙的手法令两者融为一体又具有传承关系。“画作”中没有用传统的太湖石,而是将大块石头进行切片,再用火枪烧烤使石片的横截面颜色具有历史沧桑感,再通过石片别具新意的摆放,让颜色和肌理层层退晕,将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表现出剪影的艺术效果,在江南的朦胧烟雨中,营造出宋代“米氏山水”的水墨古典意境。

宁波博物馆的造型宛若一座破土而出的大山,王澍先生的灵感来源也与古代画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是范宽《溪山行旅图》里的大山,王澍先生说他在秦岭旅行时曾亲眼见过那座大山。从山谷里望去,几十公里以外的山峰浑然一团,但画作却用一种从远处不可能看见的细节描绘手法,让看画的人感觉山仿佛就在面前,应该在眼前的山丘树木却画得极为简略。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也是如此,这种视觉效果宛如在梦中一般,却比真实更加真实。这些看似矛盾的逻辑落在二维的纸面上,却给了王澍先生别样的创作灵感,纸上二维平面的大山便成了宁波博物馆的立面来源。还有就是《夏日山口待渡图》,作品中的地平线和夕阳的余晖让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这张图高度只有50厘米但是长度却达7米,所以这幅作品能够展现出十分宽广的范围,这也是让人观赏后意犹未尽的原因。因此,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上,王澍先生刻意压低建筑的高度,边角微跌,让建筑与平原上的地平线连成一线,将视觉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2.4 新生力量延续传统:几何形的创新传承方法

设计师对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的理解后,也需要与时代相连接,用现代的语言传承传统的文化。两位大师在现代元素的选择上,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几何形,对几何语言赋予传统内涵,既有现代感,又蕴含古风古韵,可谓是新旧承接的标杆。

苏州博物馆延续了苏式建筑粉墙黛瓦的特色,但又与现代建筑语言结合进行创作,形成了与苏式建筑极为相似又更胜一筹的几何形苏式建筑。苏州博物馆继承了苏式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用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基本元素进行反复的重构,将苏式建筑中隐藏的三角形和正方形与极简主义的简约理性融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虽然参观者会在恍惚间置身于现代感极强的几何体中,但精神上仍然能无时无刻地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与魅力[2]。

宁波博物馆(如图所示)的形态是一座被人力切割的山的片段,整个宁波博物馆的下半段是一个长方形,从远处看就像一个方盒子一般。走近来看,上半段像破裂的山体,破裂的部分又呈现不同的几何形态。由山的灵感来源形成的“方盒子”,又通过瓦解的方法进行创作,形成了宁波博物馆的形态。聚族而居是宁波的传统,聚落傍水而建,一个个房屋好像是宁波博物馆的破裂单元,而入口处的水流横贯大道就象征着宁波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宁波博物馆这样一个几何形破裂的山体,用现代的语言演绎着宁波的故事[5]。

2.5 其乐融融一方土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不但建筑本身的设计要精彩,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要处理得当,建筑要与周围融合。所谓融合,融即交融,合即和谐。建筑要继承传统文化元素,更要与其所处环境和谐统一。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造在贝聿铭先生所谓的“圣地”上,毗邻拙政园和忠王府,又与苏州民俗博物馆和狮子林隔路相望。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既是优势,又是对设计师的极大挑战。建筑颜色统一后,更为难得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周围建筑融合,贝聿铭坚持“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宗旨。新馆采用以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的檐口高度不高于6米,局部两层的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高度也严格控制在16米以内。苏州博物馆新馆和周围的建筑完美融合,在颜色、高度、体量上,它都做到了[6]。苏州博物馆四周的环境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环环相扣。

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用的是“大山法”,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建筑所处的环境。宁波博物馆的场地在一片被远山围绕的平原上,建造前不久还是稻田。这片区域是由于城市扩张而开发的,政府办公楼、巨大的广场和文化中心已经建成。南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公园,公园的另一边还是一大片的稻田,但是稻田马上也会消失。原来这片区域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村落,现在已经被拆除得只剩下一个,周围到处都是残砖碎瓦。道路宽阔,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感受不到任何的城市生机,所以王澍先生重新向自然学习,决定在这里造一座垂直的大山,同时在这座大山之中叠合城市模式的研究。建筑的高度被限定在24米以下,意指一种24米以下的低城存在于人工与天然之间,在旷野上展现出了源于千百年历史的力量[7]。

3 结语

两位建筑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师,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两位大师用自己的设计展现着自己的坚持,他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成了中国建筑设计乃至整个设计行业的风向标。作为设计师,不但自己要理解传统文化,抓住文化的规律性和独特性,也要和时代连接,用创新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来。恰如其分地运用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是当今设计的迫切需求。在这点上,两位大师可谓令世人喝彩的典范,他们的杰作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谢俊.经典重温:贝聿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中外建筑,2012(03):69-75.

[2] 朱琳,宋磊.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解读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52-4754.

[3] 张原赫.建筑材料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以宁波博物馆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2):81-82.

[4] 袁美玲,潘俊峰.“借景”手法在宁波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9):92-93.

[5] 王澍.自然形態的叙事与几何 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时代建筑,2009(03):66-79.

[6] 梅青,薛求理,贾巍.纯净的完型——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J].新建筑,2010(05):106-111.

[7] 谭秋华.浅谈宁波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6):86-87.

作者简介:龚昕悦(1994—),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创新工程。

猜你喜欢

借景王澍贝聿铭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贝聿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长寿经
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借景抒怀类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