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案
2021-05-10李海霞金丹张桂梅张琪
李海霞 金丹 张桂梅 张琪
摘要:为了促进母猪生产更多的健康仔猪和获得较高的仔猪断奶体重,進而为生产提供理想的生产猪基数,需要改善种母猪管理方案和提高饲养水平,为充分挖掘种母猪生产性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种母猪;配种;管理方案
1配种准备期
在种母猪配种前需要达到以下目标:维持良好的体况,保证种母猪能够正常发情并排出大量优质的卵子,能够适时进行配种,进而提高种母猪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
1.1合理饲喂
种母猪在哺乳期仔猪断奶后,需要维持合适体况,然后返回原圈舍,准备进行配种和妊娠。为了促使种母猪尽早发情,需要给每头种母猪饲喂混合料2.5kg,如果在寒冷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母猪摄入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抵御外界低温而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冬季需要适当增加饲喂量才能满足母猪正常生长发育,建议在冬季饲喂母猪3.0kg混合饲料,为了增加饲料适口性可以采用拌湿料来饲喂,每天定时饲喂三次。争取每次添加饲料时,料槽中已经没有上次的剩余饲料,否则拌湿料容易发生霉变,引起种母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情况[1]。
1.2供给充足的饮水
保证供给干净充足的饮水,并且水温维持在10℃以上,尤其在冬季不要给种母猪饮用含有霜冻的冰水,否则会严重降低种母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甚至引起母猪发生腹泻和其他疾病。每天认真观察猪群饮水情况,随时调节水线压力和维修损坏的管件,确保饮水畅通,种母猪获得充足和新鲜的饮水才能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正常,有利于种母猪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1.3分圈饲养
根据种母猪的体况或膘情进行分圈饲养,建议每圈饲养4~6头体况基本一致的母猪,针对体况较差的母猪需要做好标记和分开饲养,适当增加饲喂量或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一般将饲喂量增加到3.0kg/d·头,在配种前根据母猪发育情况,采取催情措施。针对体况过于肥胖的种母猪,可以适当减少饲喂量,一般将饲喂量降低到2.25kg/d·头即可,有利于种母猪适时发情和配种[2]。
2配种
认真观察母猪发情状况,抓住时机适时配种,缩短母猪空怀期和提高繁殖能力。一般母猪表现接受公猪爬跨时,就应该适时配种,最好采取重复配种的方式,有利于增加配种成功率,提高受孕率和受胎率。在母猪配种完成后,饲养人员要做好配种时间的记录工作,以便准确诊断母猪是否妊娠[2]。
3妊娠前期
种母猪在妊娠前期的管理目标是:根据母猪体况适时增加饲料营养水平,保证供给母猪充足的饲料营养,改善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水平,防止母猪发生流产现象,同时维持种母猪健康状况,促进营养吸收均衡和胎儿整齐发育。
一般种母猪妊娠前期胚胎处于分化状态,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较少,种母猪可以继续使用空怀期饲料即可。针对体况瘦弱的母猪需要特别照顾,适当增加饲喂量,促使体质尽快恢复正常。切忌给种母猪饲喂发霉、冰冻饲料,否则极易引起母猪发生流产现象。同时饲料中能量含量不要过高或者饲喂量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引起脂肪沉积而影响胚胎着床,继而降低母猪受胎率[3]。
在种母猪配种后16~23d,需要认真观察母猪是否已经妊娠,这个时候个别种母猪容易发生返情,如果发现种母猪返情后需要立即重新配种,以免延长空怀期而影响繁殖能力。此阶段一定保持饲养环境安静,供给充足的料位和水位,避免相互之间发生争抢饲料或争斗现象而引起流产。同时减少各种应激情况,避免温度忽高忽低、突然更换饲料或转群运输等,否则也容易引起种母猪发生早期流产现象。另外种母猪配种后70d才给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
4妊娠后期
种母猪妊娠后期的管理目标是:增加母猪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满足胎儿开始生长发育的需要,维持母猪处于健康状况,避免弱仔产生,并保证使产出的仔猪整齐一致。
维持母猪良好体况和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将种母猪的饲喂量增加到2.75kg/d·头,如果在冬季可以将饲喂量提高到3.25kg/d·头,也应制定科学的饲喂程序,促使饲养人员定时定量饲喂母猪,并且让母猪储存一定的能量,为顺利生产仔猪做好准备。
饲养员根据种母猪配种日期来核实母猪的预产期,并根据体况适时调整饲喂量,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应适当进行特殊照顾,避免生产过程中能量储存不足生产无力,不仅延长生产时间,引起难产和死胎增加现象,还会致使母猪生产母乳数量减少,甚至无乳,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在母猪生产前1周携带产牌转入产仔舍,在转舍过程中应轻缓进行,不得呵斥或鞭打母猪,也不能赶得过急或受到惊吓、滑倒,否则容易发生流行现象,而且极易造成母猪精神紧张,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胃肠蠕动缓慢或血液循环减缓等,造成母猪发生便秘和乳房水肿症状。这样给母猪顺利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威胁仔猪健康状况和降低仔猪成活率。另外需要对产仔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对母猪体表进行擦拭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和入侵,维护母猪健康状况[3]。█
参考文献:
[1]潘琦,周建强.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73-74.
[2]吴荣根.营养和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近况[J].动物科学与动医, 2001,18(1):85-86.
[3]熊正儒.高产母猪的营养设计[J].饲料博览,2013(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