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座位布局
2021-05-10储海平
摘 要: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座位的编排也需要根据大数据进行重构。教师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知识储备、综合能力等进行异质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更科学的座位。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积极主动拥有课堂教学中的C位。课堂教学中的座位布局是激活中职思政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在虚拟与现实中,建构学习共同体,精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快乐体验教学过程,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掌握思政知识的同时,锻炼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乐德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座位布局 中职思政 教学质量
座位编排关系到学生学习体验,关系到小组合作,关系到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座位关系着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培养其一技之长,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在重构中职思政课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在适合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调整学生座位布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度交流学习,提升中职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中职思政课堂上,多样化的座位安排正在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协同学习”场景悄然而生,“学习共同体”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思政教学。
一、座位安排与课堂教学的概况分析
座位的安排,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职思政课堂座位与教学的关系
笔者调查发现,座位与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态度等都有着复杂的联系,比如座位位置遠近、室内光线强弱、课堂教学活动观测的角度等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不同座位的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并不均等,共情的机会存在差异,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也存在差别。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秧田式的座位安排占据了主流,这样的座位格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利于班级管理、维持课堂纪律;但因其前后次序固定,不同位置的学生听课效率不同,被“边缘化”的学生,关注课堂教学要少一些,受到课堂以外的影响要多一些。这样的布局导致学生只能与前后左右少数同学进行交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限,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难以实现。
(二)中职思政课堂座位与学生心理的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被尊重、被重视,他们期盼占据C位。在中职思政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编排多样化座位图,如圆桌式、模拟法庭式、模拟招聘式、辩论式、小组讨论式、流水线式等。这样的排列体验感强,可以在课堂对话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居于C位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优化课堂社交活动效果,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多样化的座位安排,消除了主次之分,有利于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
思政课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根据心理学自我决定论和吸引定律,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联系实际,沟通交流,从而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反过来指导实践,实现自我发展。
二、中职思政课核心素养下的座位布局
依据中职思政课最新教学标准,在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当充分进行学生学情分析,将学情的各方面用数据加以展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情境,包括课堂座位安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教学需要怎样的座位安排,教师就创设怎样的座位布局;学生喜欢怎样的模式,教师就设计怎样的模式;学生喜欢怎样的内容,教师就整合怎样的素材;学生喜欢怎样的活动,教师就组织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达成目标。
(一)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座位布局
政治认同作为中职思政课的第一核心素养,是学生的政治信仰。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较为陌生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指导学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让学生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更多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如在讲“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时,可以采取圆桌式座位安排布局,让学生扮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分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实惠,体验新时代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优越性,从而达成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职业精神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座位布局
职业精神是中职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核心素养,它关系到学生是否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否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的职业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在职业岗位上是否具备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在职业岗位上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否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政课程中,创设高度类似的职业岗位情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座位要根据岗位需求进行编排,如在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讲解践行职业道德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座位安排成工位式的,在会计实训场所讲解职业道德规范。
在讲解如何让美德照亮人生的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前提,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
依据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在中职思政课堂的传统教学中仅仅强调学生的认知与应用,忽略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只重视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而在中职思政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掌握的知识、多元智能之间的差异、学习兴趣点与兴奋点差异等内容进行分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提高。
(三)法治意识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座位布局
中职学生需要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意识。在讲解职业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安排座位。需要辩论时,教师可以安排辩论式座位;需要进行模拟法庭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模拟法庭式座位;需要进行主题演讲时,教师可以安排圆桌式座位;需要模拟签订合同、商讨项目时,教师可以安排面对面座位。
在中职思政课上,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立德树人,而且要立德立业,要让学生学会择业、创业,在法治意识的指引下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达到知识迁移、学以致用、指导职业生涯发展的目的。
中职思政课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其多元化发展。法治意识核心素养培养是一种入心的教育,只有入心的教育才能导行,只有自觉的践行才是素养。
(四)健全人格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座位布局
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做到自立自强、坚韧乐观。学习本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与不同的人交流,接受不同的思想,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科学调换课堂座位,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科学组合,发挥学生各自所长,建立学习共同体。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凸显每一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C位存于课堂,立于学习平台,从而让学生在数据的监控下,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让自己在思政课堂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各项活动,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多元智能,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获得科学而及时的评价,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C位,达到乐德学习目标。
中职思政课要教育学生加强个人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一名脸上有笑、手中有技、心中有爱、生活有趣的新时代优秀中职学生。
(五)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座位布局
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主要表现为具有主人翁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在讲解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知识时,可以以对话的座位布局进行。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座位编排得科学合理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交流的兴趣,这正适应了当代中职学生的学情,他们期待交流,期待对话,期待用现代化的终端展示自己,希望博得同学们线上与线下的赞许。
教师在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应当认真进行学情分析,积极运用大数据,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知识储备、综合能力等进行异质分组和座位安排,构建学习共同体,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更科学的座位。在虚拟与现实中,精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快乐体验教学过程,掌握思政知识,锻炼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从而达到乐德育人的目标。
中职思政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背景知识,而因为每一位学生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让思政课堂的交流存在参差不齐的状态。在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堂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从细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从座位的调整开始,激发学生C位意识,提高其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提升其语言表达等能力,使其学会对话交流,学会互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也更加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重构中职思政课堂座位安排的实践建议
中职思政课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离不开教育体系的制度支撑。座位安排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制度,让学生拥有展示自己、获得自信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其自己的C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适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恰当安排座位,创设具有新时代背景的教学情境,让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中职思政课堂更有吸引力。在中职思政课堂上教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一)重构中职思政课堂中C位的创设
安排座位较为烦琐、费时费力,因此很多教师常常选择忽略座位编排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所发挥的作用。其实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将座位稍做调整,便可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和谐,即使是传统的课桌也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组合,创设不同的C位,形成新的格局。座位安排是一种物理环境的人为创设,这样的环境既可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也可能阻碍学生积极学习。课堂改革应当从教室环境的布置开始,适当调整座位安排,充分体现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学习关系,让学生间相互倾听、交流学习,保留纯真的交往,保障最原始的学习权利。
中职思政课堂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室座位的安排应当符合现实社会的需求,以更贴近实际的场景、以更正式的形式呈现于课堂。在大数据的指引下,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组,形成有各自风格的团队。座位的安排应当充分尊重德育课堂的三贴近原则,在不同情境下调整座位布局,座位的安排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更好地满足教与学的需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当下中职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组,学习效果在部分學生身上并不明显。所以在现实教学中,课堂设计要体现多元化,教师在安排座位时,应当在生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尊重生生之间的差异,在分层学习中,凸显每个学生自身的C位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乐趣,达成乐德育人之目标。
(二)重构中职思政课堂座位的对话模式
1.线下对话,面对面交流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发展受到其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等影响,学生可以在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强调对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在互动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引下,建构基于学生个性基础的学习共同体逐渐应用于中职思政课堂。所以在学习共同体中,座位的安排绝不能是粗放式的,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座位应当是动态调整的,既要有合作交流区的分工,也要有独立思考区的创设。
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内因和外因。座位安排属于教室环境的一部分,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外因,对学生课堂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
学生座位的变化所产生的力量是很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优于教材的力量。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学霸区的座位是课堂教学中的C位,这与现代社会提出的公平教育是格格不入的。学习是学生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对话的过程,大家集思广益思考问题,提出建议,通过对话交流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学习过程,而在这些对话交流中,每一位学生都应当成为C位对话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在知识的迁移中获得快乐,在目标达成中体验成长。
2.线上展示,点对点互动
在云班课、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中,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提交自己作品的权限,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评价。在中职思政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前准备活动,积极参与课堂平台互动,积极展示课后拓展作品等。通过网络的展示,让更多的C位得以呈现,让信息化的评价手段成为课堂评价的重要补充,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从而提升C位的含金量。
3.线上线下,混合式交互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停课不停学”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通过近3个月的实践,笔者进一步认识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小组活动等方面,凸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发挥出C位的引导作用,线上与线下、虚拟加现实让同伴互助学习、混合式互动更加高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互动环境下彰显个性,虚拟C位的轮换让学生间的交互更加深入,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结束语
中职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如何指导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当代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效激活中职思政课堂,如何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建构知識、树立理想信念,如何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这一系列中职思政课堂的困境,教师应当积极思考,探索破题良方。重构中职思政课堂座位编排,是让教师在教学中以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构中职思政课堂的座位安排。座位的编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中职思政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座位编排方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动态调整座位布局,通过学习共同体形式的变化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培育中职思政课堂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胡卫芳.别让“以生为本”成为“低效德育”的遮羞布[J].江苏教育,2019(6).
[2]储海平,王祖凤.关于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24).
[3]胡卫芳.构建知行合一的德育课程学业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学业考试方案的研制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
[4]储海平,王祖凤,徐雪娇.“1+1+X”导师制在农村中职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9(21).
[5]毛亚婕.课堂中学习机会分配的质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6]鲍芳芳.从“教师管理”到“学生自治”:班级管理的思维转换——班级座位编排的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8(33).
[7]韩云.课堂学习共同体互动机制构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9).
[8]储海平.一席之地应斗志昂扬——席卡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8(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