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1-05-10王华
王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先进的理念、精准的方法来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
一、用先进的理念统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念,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首先要加快市域社会治理,因为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领导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变成不断夯实党执政根基的过程,提高党领导市域社会治理的水平。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把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专项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把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有效发展,构建起党委领导下政府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体系,同时积极构建起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自治体系、法治体系、德治体系,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在市域社会治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期待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日益增长。这个变化的结果,一方面要求党和政府调整执政理念和工作方式,市域社会治理也必须要从人民群众最烦心、最期盼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好他们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另一方面要求市域治理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一切由群众评判,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落到实处。
二、用精准的方法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根据测算,我国城镇化进程可能要在75%左右才会稳定下来,因此还将有2亿多农村人口进城。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化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都要由社区来承接,同时,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解除企业劳动关系人员和大量农村务工人员进入社区,使社区内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社区的各项工作量加大,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采取精准的方法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要从市域治理的小事做起,增强市域居民的幸福感,实现“微治理”。社区作为个人从家庭迈入社会的初始空间,是社会治理最基层的平台和载体。如何实现对市域居民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是推进高品质市域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从微观方面不断探索市域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激发和引导市域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进市域活力建设。
要以多元协同格局为依托,增强市域居民的主体感,实现“同治理”。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一是要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格局,提升党统筹市域治理能力。二是要努力完善责任体系,要把过去的“条块分割”转变为“纵横联动”的联动格局,把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变为“社会共治”的局面。三是要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培育社会力量新型合作模式;发展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多元协同格局治理中的作用。四是增强主体意识,唤醒公民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意识,提升公民自治能力;创造平等化的利益表达权利格局,构筑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健全规范有序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市民政治决策参与的制度性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加市民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支持。
要以公共服务承载力为核心,提升市域居民的获得感,实现“善治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市域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这便要求市域社会治理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能够优质化、均衡化,拥有更高质量,提升市域居民的获得感。因此,要积极建立与公共服务需求总量增长趋势相适应的社会治理资源分配政策体系,优化均衡性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结构,完善科学化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让市域居民拥有获得感,从而实现“善治理”。
要以智慧城市为依托,增强居民的大数据感,实现“巧治理”。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杭州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城市大脑是建设“数字杭州”的重要举措,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能力和创新成果表示肯定。智慧城市的实质就是把国家信息化体现在市域治理中,让“互联网+”行动计划融入无所不在的应用和服务中,造就无所不在的应用创新。治理工具的数字化能够大大简化治理信息处理的过程。建设共享型的市域公共资源大数据库,能够解决长期以来多部门间纵向分割、横向不通的信息化孤岛问题;建设精细化的市域公共服务感知系统,能够推动公共服務感知形式由传统的“面对面”向智慧“键对键”转变,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优质投放”与“精准使用”;建设网络状的市域公共安全行动协作团队,实现“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网络联动,能够实现智慧化追踪;建设交互式的市域社会治理云平台,能够搭建起“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的全面的社会治理新平台。因此,要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向精准管理要效益。
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