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育人使命,考查“四翼”“四层”
——河南省2019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题评析

2021-05-10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杨伟东

中学政史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业命题试题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杨伟东

邓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康全召

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屈艳光

在2019级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命制工作中,我们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创新。整个试卷富有新意,试卷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这得到了广大考生和阅卷教师的好评。现从命题指导思想与操作要求、试题考查范围与内容、试题设计与试卷特点、提高命题质量的反思与改进建议等方面予以评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操作要求

在2019级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命制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19级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与标准(思想政治)》的规定,参照《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文件,立足立德树人,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热点和考生生活实际,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和生活,增强公共参与能力与自觉性。

命题组在深入研究相关文件和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审视近五年来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试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命题组在明确学业水平考试性质与功能的基础上,从引导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和水平,确保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试题考查范围与内容

在命制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2019级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与标准(思想政治)》规定的内容范围,突出对学生应该掌握和拥有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以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学科核心价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力求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试题具体考查内容如下页表所示。

表1

表2

三、试题设计与试卷特点

命题组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坚持原创,精心建构,细致打磨,使试题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紧扣基础,适当综合,强调应用,引导创新,培育素养,充分体现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与要求。

1.紧扣基础,控制难度,引导教师和学生回归课堂、回归教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所以,试题命制须依据课标、紧扣教材,关注学生对学科必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命题组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全卷共两大题、29小题,除去5道时事政治试题,其余24道试题中,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共有9道题。例如,第12题,考查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12题: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始终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特区精神主要体现了

( )

A.共享发展理念 B.绿色发展理念

C.协调发展理念 D.创新发展理念

像上题一样着重考查考生必备知识掌握情况的试题还有:第14题,考查考生能否正确区分我国政府的不同职能;第17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第18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20题,考查意识及其能动作用;第21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24题,考查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第25题,考查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第28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我们相信,这样的命题思路必将对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打牢基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适当综合,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采用的学习方法。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精神,发挥考试评价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指挥棒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是本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的要求。

命题组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当综合的思路,力求做到既不加大试题难度,又能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整张试卷中,适当综合的试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地调动、组织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应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的问题情境。综合既有知识的综合,也有能力的综合,还有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综合。具体分析如下。

第20题: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的有意义的生活。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

①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其他动物没有也不可能拥有意识 ②人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哲学并非空中楼阁,人只要留心思考都能够成为哲学家 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关注和思考生活就是关注研究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此题同时考查了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两个知识点,属于知识的综合。

第15题:“互联网+政务”平台办理业务已全面铺开,但因为平台太多、系统不稳定、等待时间长等原因,某些业务线上办比线下窗口办更麻烦。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

( )

①停止平台业务,全部通过窗口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网络办理堵点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对政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④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增加平台数量,满足群众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此题要求学生针对互联网政务平台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运用发散思维,选择正确的解决办法,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能力的综合。

第19题: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上,倡议各国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抗疫,共克时艰。这一倡议

( )

①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②表明我国领导了各国联合抗疫行动 ③有助于促进各国携手共同抗击疫情 ④彰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此题既考查学生对情境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我们认为,学生解答综合性试题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对教材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否则,就无法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更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因此,在试卷中保持一定量的适当综合题目,对于引导学生矫正不良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强调应用性,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价值,提高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政治理论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思考和认识生活,学生才能体会和认识学科价值之所在,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打牢基础。

基于上述认识,命题组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深奥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运用所学政治理论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第6题,用《大河报》报道的中牟县某蒜农基于自己的经验自觉调整种植结构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情境材料来自生产生活,真实可信,富有启示意义。

第6题:2019年还是“蒜你狠”,2020年就成了“蒜你贱”。如同过山车一样的蒜价,让郑州市中牟县的许多蒜农很难接受。某蒜农因担心上年蒜价较高会使今年种蒜户猛增,就缩小了蒜的种植面积,把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小西瓜的种植上,效益良好。该蒜农的成功经验表明

( )

A.种蒜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B.种小西瓜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

C.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D.大蒜和小西瓜可以互为替代品

像上题一样取材于生产生活的试题在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如第9题。我们相信,试题命制从现实生活取材,试卷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增强试题的亲和力、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科价值,增强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4.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眼现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试题命制时,我们选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既强调应用性,又突出创新性。

第26题:2020年11月15日,我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协定各成员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这将给我们带来区域内国家(地区)更多的特色商品、优质服务、先进技术,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进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RCEP的签署对我国企业生产进步的积极意义。

此题的命制,着眼于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对我国企业生产进步的积极意义。这种考查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税收的作用、对外贸易以及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等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创新性。

第27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果敢决策,科学指引,沉着应对,领导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依靠人民,举国同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构筑起中国抗疫的人民防线,集全国之力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抗疫胜利彰显了我国的哪些制度优势。

此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此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抗疫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充分发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育人功能。

第2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材料二2020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如何加快粮食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和供应链的打造,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1)运用有关联系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粮食产业发展“三链同构”要求的正确性。

(2)运用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河南粮食产业发展“三链同构”的过程中应怎样履行职责。

(3)运用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提升河南粮食产业价值链。

此题立足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的实际,构建真实、复杂的情境,从哲学、政治、经济三个不同的角度综合设置探究任务。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待加快推进河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重视粮食安全,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公共参与素养,增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责任感。第(1)题要求学生运用有关联系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粮食产业发展“三链同构”要求的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会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第(2)题要求学生运用有关政府的知识,探索在“三链同构”的过程中政府应怎样正确履行职责。第(3)题要求学生运用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的知识,探索如何提升河南省粮食产业的价值链等。这样的任务设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一定的挑战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5.内容与形式统一,传统与现代并存,整个试卷充满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美学价值

首先,从形式上看,试卷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题型构成。选择题的题肢与选项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我们在保证规范性、科学性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句式一致、字数统一,使选择题呈现出较强的美感。

第7题:为落实习近平同志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郑州一餐饮企业为顾客提供小份菜、按位上菜,因而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该企业的行为

( )

①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②有利于引导消费者从众消费 ③有利于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会导致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其次,选取的情境材料,既充满时代气息,又充满生活气息;既体现现代科技的进步,又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命题组巧妙利用,合理布局,使整个试卷呈现出鲜活灵动的风格。

第9题:观察右图,居家防疫之所以带火了“宅经济”,是因为

( )

A.生产状况决定了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宅经济”的出现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C.消费能够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D.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升级有导向作用

该题情境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另外,第7题制止餐饮浪费、第8题电动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等均取材于生活,给人以亲切感、现实感,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12题深圳“特区精神”、第14题国务院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第15题“互联网+政务”、第16题《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1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等命题素材的选取,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对于引导学生做到“身在教室,心系天下”,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第21题,联系“嫦娥奔月”的中国神话,利用嫦娥五号的探测成果,实现了“古今结合”。第23题,发源于河南的太极拳申遗成功,对引领学生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第24题,以中国成语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矛盾双方转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第28题直接引用郑板桥的诗进行考查。借助这些含有浓厚“文化韵味”的情境材料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28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古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多种场合被提及,体现了我们党关心民众疾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

(1)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党“关心民众疾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的哲学依据。

(2)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们党为什么会作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

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不乏关心民众疾苦的“清官”“好官”,留下了不少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廉政文化”遗产。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悬挂于河南内乡县衙正堂的廉政名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都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廉政”名言。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正因如此,郑板桥的这首诗才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多种场合被提及。在试题中引用这些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对于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命题质量的反思与改进建议

1.区分基础性试题、综合性试题、应用性试题及创新性试题等的不同特点,合理确定各种试题的比例,控制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整体难度,实现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

河南现行学业水平考试虽与高考有一定的区别,但在“评价学生素质达成程度”这一方面有相同的地方。我们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同样需要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基于学业水平评价的特点,探索二者的有机融合之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评价学生素质达成程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四翼”为技术保障,保障命题水平,提升命题质量。

2.在充分把握学业水平考试核心功能的前提下,摒弃死记硬背的题目,采用基于情境灵活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题目,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力求使考试功能、教学导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命题技术革新,引导教学,服务课改,是学业水平考试应有的功能,研究和借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相关规定是命题的明智选择。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河南现行学业水平考试,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但从本质上讲,同样要以“四层”为考查内容。如何从学业水平考试的需求出发,合理布局“四层”内容的考查梯度与考查比例,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做到基于情境,关注基础(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考查素养,必将有利于引导教学,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

3.在突出试题基础性、综合性的基础上,适当关注和提高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这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河南即将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做好准备。

随着新高考方案在全国试行范围的不断扩大,河南省新的高考方案出台和实施为期不远。届时,作为学生高考“选择性考试”的学业水平考试,不仅要承担“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任务,同样需要担负起“服务选才”的重任。与此相适应,试卷的难度和梯度都要有所改变,这将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为实现新旧高考方案的平稳过渡、有效衔接,未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需要在突出试题基础性、综合性的基础上,适当关注和提高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大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的考查,关注学科“核心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17〕-JKGHZD-14]系列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业命题试题
大学准备与学业成功:美国“早修大学高中”项目的经验启示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业精于勤
35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