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与事

2021-05-08

新民周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孟郊马兰丝路

马兰香

朱林兴(上海,教授)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江南的河畔、路边,到处可见东一垄西一簇的马兰。

我出生于农村,从小就熟悉野草、野菜。哪些野草既是草又是菜,野荠菜、野草头、野菠菜、马兰等长在哪里,它们与人工种植的,以及那些类似的野草有何异同,我都能辨识。而我对马兰之喜爱更甚于其它野菜,源于它对我的奉献和恩泽。

在我六七岁时,由于生活艰难,营养不良,加上内火旺,嘴角生热疮,眼屎多,早晨醒来眼睛无法自然睁开。为此,只能先用热毛巾敷,然后用手慢慢地剥眼屎,有时连同眼睫毛都被拔掉。子病母心疼。母亲想到了马兰,她让我一天三餐,顿顿不离马兰,同时将马兰捣成汁,装进小纱布袋,制成鸡蛋大小的马兰袋。临睡前,我闭上眼睛,母亲就把马兰袋敷在我的眼皮上,每次半小时。真是药到病除,不用一个星期,马兰竟治愈了我的嘴角疮和眼屎病。

我喜欢马兰,还源于马兰的经济价值。读小学时,家贫无钱买文具。清明前后,我见一些农民挑了马兰去小镇卖,四五分钱一斤,销路很好,于是,也利用放学后和假日,摘马兰、卖马兰。镇上那些爱吃马兰的人,对马兰要求很高:既要茎叶完整,又要鲜嫩干净,无黄叶泥卵。初,我由于未掌握采摘技巧,所采马兰质量差,残叶泥卵多,销路自然差。经过琢磨,终于悟出了又快又好采摘马兰的办法。在我同龄的儿童中,我可以说是采摘马兰的高手,量多质高,卖得出好价钱,常常被一抢而光。在清明时节的一个月里,我卖马兰所得足足可支撑我半年的文具开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兰吃法很单调,或拌或炒。当年我最喜欢吃马兰干烧肉。四五月的野马兰,叶茎粗老不宜拌吃和清炒吃,可制马兰干。母亲是这方面的高手,她每年要用三四十斤鲜马兰制出三四斤马兰干。蔬菜青黄不接时,就烧马兰干吃,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还吃马兰干烧肉。今天想到这道菜不免口水直流,又情不自禁地缅怀起天堂的母亲。

“亲近”孟郊

陈慈林(浙江杭州,国企干部)

去年刚上一年级的孙子一丁,学校要求背诵几十首古诗词,其中有一首唐代大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曾经的同事蒋君是杭城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书法家,其草书功力颇受专家青睐,前些年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写成条幅,赠我挂在客厅中。

某日,我指着此条幅对一丁说,你背诵的这首诗作者还曾是我的“邻居”呢。我曾在孟郊的故乡武康(今德清县城)工作生活过20多年,住所和办公室离“东野古井”(孟郊字东野,据称此井在他故居门前,为他所挖)只有一墙之隔。一丁从此萌发去看看孟郊故居的念头。适逢今年在武康过春节。大年初五阳光明媚,商家忙着“接财神”,我们却急着拜谒孟郊。

孟郊祠不知始建于何时,上世纪30年代与武康老县城同时毁于日寇战火。上世纪末,孟郊故里八角井村热心村民捐资重建,受财力所限,全祠占地面积仅二三百平方米,也未设专职管理人员,由家住附近的几位志愿者轮流值守,所以无法事先预约。等我们来到门前时,当天轮值的大妈正好家里来了客人,刚锁门回家了。

徘徊于门前,一丁大失所望,全家只能绕着孟郊祠转了一圈,在门口拍了张照片,聊作“打卡”,打算明天再来。刚想怏怏回家,忽听耳边有人叫我名字,回首一望,却是两位多年未见的老同事,探望朋友刚巧路过此处。听说我们欲进孟郊祠,马上跑到附近一位大伯家中拿来钥匙,帮我们打开大门。

孟郊塑像高3米余,他着唐代官吏衣冠、手捧朝笏,肃立于祭台上。祭台两侧有一联:名诗一首抒尽人间母子情,巨篇五百咏遍天下平民心。一丁双手合十,向孟郊塑像恭敬稽首,用稚嫩的童音、字正腔圆地诵吟千古名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家我发了篇朋友圈略述此事,一丁听我读完,突然说道:“爷爷,《游子吟》的最后一句不是‘难报三春晖,是‘报得三春晖。”我上网一查,不禁大汗,果然是我错了。一丁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此诗意境,但死记硬背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在丝路一边旅游一边画画

杨云平(上海,画家)

所谓“游画”,就是一边旅游一边画画。在过去的18年时间里,我已自费到过世界100个国家。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与缫丝、织绸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丝绸品种繁多,有“天然纤维皇”之称;制成的服装质地柔软,又有“人的第二皮肤”之誉,故是古代延续至今的珍品。在中国,将丝绸作为主要商品进行贸易的历史也很悠久,汉代张骞奉汉武帝之命最早开拓的,连结了亚欧等地的古代陆上商贸路线,曾被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简称陆丝,其有东段(中国中原与河西走廊一带)、中段(狭义的西域,即今中国新疆等地)、西段(中亚、西亚和南欧地区)之分。

实地游画东段与西段中的汉代线、隋唐线和宋代线,我发现沿途非常之美,那张掖的丹霞地貌、哈密的雅丹魔鬼城、巴音郭勒州库尔勒的胡杨林,以及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脚下的卡拉库里湖等,绝对可用绮丽、伟岸、神秘、壮观来形容。可是这些线路大部分处于荒凉的戈壁滩,生活不便可想而知,游画中我就把自己想象成当年的丝路“商人”,作了吃、喝、穿、住、行等各种体验。

吃:丝路商人们行走陆丝时,吃一定是个大问题,有一顿没一顿肯定不行,营养跟不上也不行。在甘肃兰州我便游画了既能吃饱又能吃好、荤素搭配非常合理,整体颜值非常高,鲜辣味能让人胃口大开的兰州牛肉面;在新疆乌鲁木齐我则游画了古代称之为“胡饼”、有五十来个品种、便于携带和储藏、味道又好极了的馕。

穿:丝路商人们行走陆丝时,穿一定也是个大问题,因为丝路地处西北地区,冬天非常寒冷,利用张掖特产的、厚实优质的山丹羊皮做件长及脚踝的羊皮袄,白天穿在身上御寒,晚上连铺带盖来保暖,碰到下雨下雪还能或披或裹有所遮蔽,就是个好主意,所以当我游画张掖的山丹羊群时,会像真正的丝路商人一样,从心底里对这些温暖人心的天使涌出缕缕感恩之情。

喝:丝路商人们行走陆丝时,喝水一定又是个大问题,在沙漠中口渴难耐,能喝上一口清凉甘甜的泉水太重要了,因为医学证明一个人如果不吃饭还能活上个把月,不喝水的话一周都难度过,因而到敦煌游画月牙泉,我不仅画的是其“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塞外风光之一绝,更是在画生命。

住:丝路商人们行走陆丝时,住宿一定还是个大问题,大部分时间只能像游牧民族一样睡帐篷等,在喀什我游画了老城区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既舒适又安全的高台民居,其能供商人们好好地停留与休整。

行:丝路商人们行走陆丝时,赶路一定亦是个大问题,一路上非常寂寞难耐,而一直相伴的骆驼也许是最好的朋友了,它们既可以驮物也可以代步。在若羌我游画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驼队,从画中可以看到,那以金色的沙漠为背景,排列有序、步履从容的驼队还充满了美感,古丝路典型的画面与象征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在陆丝西段,我游画过中亚、西亚和包括终点站意大利在内的南欧所有的国家,其中印象最深的应属乌兹别克斯坦了。在烏国,我仔细摹写了撒马尔罕阿弗罗西奥卜博物馆新发现的巨型壁画,其上绘有身着唐服、手拿蚕茧、捧着成匹的丝绸、排着队向乌王献礼的唐朝使者形象,虽然因年代久远,画面已破损不堪,但那是陆丝经过乌国的实证,游画时我真是激动不已。

猜你喜欢

孟郊马兰丝路
堡中堡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游子吟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我帮爷爷放绵羊
丝路谣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得意的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