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2021-05-08张谦谦
张谦谦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能实现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方可激活教学智慧,探索出统编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从而构建出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教师想要得以快速有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当下,教学反思不仅要进行课后反思,同时也要进行课前和课上反思,只有三管齐下,方能提高教学质量。接下来,以《咕咚》一课的教学反思为例进行分析,浅谈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一、立足教材,重视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性。课前反思不仅要立足教材、立足单元,更要瞻前顾后结合整册书的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在专研教材上下足功夫,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如《咕咚》这一课,在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课前做了猜字认字的教学设计,通过小动物的声音导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出“叽”“呱”“喵”这三个形声字。然后,通过动画声旁和形旁字体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读音规则:形声字读声旁。接着引出新朋友,咕咚。让学生尝试用刚才学习过的办法猜字,激发识字愿望。最后,出示本课的形声字“吓”“拦”,在掌握識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运用。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同时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课前导入这一环节,当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以后,教师缺乏有效的总结,致使整个环节略显单薄。
二、以生为本,强化课堂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要以生为本,因生而教。教中学,学中教。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环节一步步展开,师生在互动中时常会擦出火花,迸发出教育灵感,因此课堂中的反思十分重要。
在《咕咚》这一课,教学设计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读好小兔子的语言。然而,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以后直接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的语言时略显吃力。参考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针对这个要求,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课堂中学生的反应,设计了“‘咕咚,吓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小动物”这一问题,进行整体感知。学生带着问题边读书边圈画,很快就准确地找到了这些小动物。
三、基于学情,落实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在课后及时反思,统筹全局。总结课堂教学中的长处加以巩固,丰富课堂教学经验;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分析原因加以改进;扬长避短,为今后更好地教学做准备,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高效化。
课后在反思《咕咚》一课时,发现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讲解《咕咚》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相关信息进行推断”时学生学习得十分认真,掌握得比较扎实。针对这一重点教师教授时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读课文,一边梳理故事情节,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体现了层次性:先由扶到放,重点指导朗读小兔子的语言。通过学生初读,看图猜表情,再到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展开联想这四种朗读方式,逐步指导朗读教学。接着,再借助图画、联系上文理解“拔腿就跑”“逃命”等词;创设情境,情感朗读,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最后,老师展开追问,在追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遇事要动脑筋,不要盲目跟从”这个道理。
总之,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立足教材,重视课前反思;以生为本,强化课堂反思;基于学情,落实课后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我,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用新则进。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专业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