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示范

2021-05-08罗米娜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2期
关键词:书包绘画美术

罗米娜

示范,技法为示,品卓为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堂示范是较为直接、传统、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在给予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美术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示范,怎样把握好示范的“度”呢?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教师示范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课本我们不难发现,课本中的范作由于版面呈现有限,学生没有太多直观感受。而且由于美术作品的特殊性,哪怕运用了多媒体设备也较难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生命力。教师示范可以有效补充这些短板,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在这种兴趣的带动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和美术技巧。如在中国画教学中,需要了解中锋、侧锋、皴等概念,这些专业术语需要教师示范,才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同时,教师示范能引导学生在绘画中思考事物的结构、排列。比如在进行静物写生時,教师的局部示范就可以有效提醒学生物品的前后大小遮挡关系,以及植物枝叶的穿插关系等。

2.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造型、表现的难点

教师示范要根据班级学情设计,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造型表现难点。例如在“书包”的教学中,我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观察介绍自己的书包,发现书包的构成要素,完成第一步教学目标。在提问的设置上,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围绕实物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关键点。随后,我示范了完整的书包绘画方法,从运用铅笔构图定位,到勾画轮廓,深入刻画。示范的同时辅以解说,难度层层递进。在第一次作业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临摹跟风的情况。于是我在第二次示范中,针对书包的拉链和口袋进行了细节描绘,着重表现书包细节的前后遮挡和立体感,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绘画角度,解决了学生在书包线描表现中的难点。

二、教师示范的方法

1.把握示范的时机与分寸,示范要有正反两方面

在教学“静物一家”时,我首先出示有问题的作品——典型“右满左空”的范图。示范时,我添加大花瓶和鲜花,让图形成主次,逐渐完整构图。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易错点指导出来,引导学生添画成一幅构图比较完美的作品。同时教师边画边讲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入。示范还要适当进行正反面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示范的印象。在讲授“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课时,我把正确的透视范画和错误的透视图出示对比,引导学生在寻找错误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透视知识,让学生在正确理解透视现象后进行创作,少走弯路。

2.教师示范要有“度”,让学生掌握主动权

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示范的“度”这个问题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学生的造型能力来调整,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示范方式。如在“瓶花”的教学中,会采用水粉写生和线描写生两种不同形式。水粉写生重点放在色彩和情感表现,线描写生重点放在造型表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区别这两种形式,示范无需太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用心体会后再表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效的课堂往往形神兼备,“形”为教师示范赋予,“神”由学生参与赋予。让我们一起积极探讨,把握课堂的“神”,做好示范,让学生在每一堂美术课都能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书包绘画美术
美术篇
小书包
我的书包
找书包
风躲在哪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