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
2021-05-08殷金旺
殷金旺
【摘 要】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态文明成为了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和重视的焦点话题之一。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生态文明教育更是成为了一个核心教育类别,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承担起传递和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在潜移默化中去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素质。本文将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高效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高中 地理教学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与当今社会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关联,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生态文明层面的平衡与协调。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态文明的可行性分析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无论是哪一种核心素养,我们都不难看出其与生态文明之间有着相似或者相通的地方。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理论型学科,其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内容,自然与人文科学都被容纳到了地理学科当中。伴随着高中地理教材的创新与改革,其中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多,这对于地理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地理教师需要对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显性”的生态文明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探索,要真正理解到位;其次,地理教师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材所蕴含的隐性生态文明内容进行研究,要深入去挖掘隐性生态文明内容;还有,地理教师要积极致力于创新和完善地理教学活动方式和路径,进而实现生态文明渗透的良好效果。
二、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一)结合地理内容传递和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是在繁荣发展的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个词汇,这与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工业发展背后,人们越来越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地理内容来给学生传递和渗透生态文明理念,要转变和引导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刻理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环保新观念。
举例说明: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某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这个地区所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放到特定的区域中进行思考,继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其还可以借助对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的全面系统分析,来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深刻剖析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也会慢慢了解和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案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必然会涉及到对各种案例的应用,借助案例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地理知识,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地理教师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在选取案例或者进行案例分析和讲解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案例本身以及案例所涉及相关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真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事情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生态文明就存在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当中。地理教师需要兼顾两点:第一,要从宏观角度选择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同环境问题;第二,要立足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对存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都不尽相同。地理教师便可以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来选取案例来辅助教。比如,生活在华北地区的学生,对于冬季、春季的大气污染问题最熟悉不过,地理教师在进行生态环境问题教学时便可以选用这个案例,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华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市民意识等人文因素,帮助学生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理解生态文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三)切实组织和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建立需要在具体实践活动当中来进行培养,地理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付诸实践的。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递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关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帮助学生培养起将生态文明内化为自身素养,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举例说明:我们都知道,近些年我国各个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各个地区和城市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性非常高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得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现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地理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和安排学生开展地理实践调查活动: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去深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和地区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并根据现行的治理措施进一步分析、整合与总结治理大气污染的可行方法;其次,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会去进行保护大气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地理课堂以外的知识,与此同时为自己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有着非常强的可行性。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承担起这一份使命与责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创新渗透方式,寻找更多更具可行性的渗透途径,将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来,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与生态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自海.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求知导刊,2019.
[2] 曹志盾.試论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9.
[3] 李建国.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
[4] 张惠强.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J].神州旬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