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择校运动”迷思
2021-05-08徐芳
徐芳
1954年9月4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15岁的黑人女孩多萝西·康茨在她父亲的护送下,走向了当地高中。其间,一群白人学生把他们团团围住,并进行言语侮辱
前几年,因富豪背景和对宗教学校的偏爱,特朗普政府的教育部长贝齐·德沃斯迷恋教育券和特许学校,让关于择校运动的争议变得白热化、政治化。持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很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持久的公立教育改革运动。
择校,本质上是对公立基础教育系统的扩展。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美国的公立基础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以学区为基础单位,下设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学区内公立学校的运营,以学区的房产税为主要经费来源。住在哪个学区,就有上哪个学区学校的天然权利。因此,哪里房产税收得多,学校经费就多。钱多,就能聘好老师,购买好设施,设置更丰富的课程;钱少,则相反。
哪里房产税收得多,学校经费就多。
因此,富人聚集的学区,房子贵,税高,学区好,教育好。好学区会产生虹吸效应,把富人、中产阶级吸引到特定的区域购置房产。支付不起高昂房价、房租的穷人,被天然地隔绝在特定区域外,事实上形成了以社会经济地位为标准的社区隔离。
打破隔离了吗?
美国现代择校运动,起源于1954年最高法院对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的判决。在这个判决前,虽然美国名义上废除了黑奴制度,规定黑人和白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但实际上仍在实行种族隔离,黑人和白人学童不得进入同一所学校就读,即所谓隔离但平等的政策(separate but equal)。布朗胜诉后,学校不得因种族因素拒绝學生入学,黑人学童获得了和白人共校的权利。
但几百年的种族隔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黑人来了,白人就跑了。白人逃离市区,搬到郊区。市区慢慢地变成了黑人区和贫民窟。原先白人为主的优秀市区学区,变成了黑人为主的落后学区。
如何打破这种居住和教育的种族隔离?学者们和各级政府做了很多研究和实验。择校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其出发点是要解决公立教育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希望能拓展传统公立学校以外的选项,提高公立教育的质量。
择校运动的核心,是讨论公共教育的资金如何分配:如何平衡各学区间教育经费的巨大不均衡?是否允许使用税收,自由购买教育服务?是否允许公共教育经费投放到宗教学校?
路线之争
跟随美国的政治光谱,择校运动有两条主线。一条由保守派思想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开创。他于20世纪50年代在《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中提出,要将自由市场理论应用在教育领域。公共资金跟随学生,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以教育券的形式,按人头分配教育资金。学生用教育券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服务。米尔顿·弗里德曼因此被视为美国择校运动之父。
批评者认为,抗拒教育融合的白人家庭,会利用税收支持的教育券上私立学校,进一步强化教育的种族隔离,消弭布朗诉托皮卡判决取得的成果。
另一条主线是自由派开拓的。他们认为,美国的公立教育系统有边缘化弱势群体、不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给弱势群体的“黑历史”,而且这个趋势在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今天,一再扩大。择校,应着重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美国择校运动之父— 米尔顿·弗里德曼
教育纪录片《自由选择》片段
其实,保守派对公立教育系统边缘化弱势群体也有类似的认识,只是开出的药方不同。比如,1980年弗里德曼主持了一部教育纪录片《自由选择》。片中开场,学生在校门口排队,在监视下排队经过金属检测器。然后,安保人员用手持安检器材逐一进行检查。他评论道:“学生要经过金属探测器检查才能上学,这难道不糟糕吗?他们怎么可能在这种环境下学好?”他认为,穷人阶层没有办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择校,能给他们选择更好教育的自由。
美国择校有多种形式:特许学校、教育代金券、奖学金、税收抵免、磁力学校/培优学校、学区内和学区间择校。其中,教育代金券和特许学校,是两种最重要的择校方式。
有人存在一些误解,以为保守派支持教育代金券,自由派支持特许学校。实际上,无论教育代金券还是特许学校,都得到两派不同程度的支持。比如,20世纪60年代自由派曾在加州Alum Rock推动了一个教育代金券实验项目,让低收入家庭用教育券选择更好的教育。
代金券刺激教育体系发展
弗里德曼的教育代金券改革主张,所有的家庭都应该可以用教育券择校,如果只向部分人发放教育代金券,将影响自由市场的规律。而自由派的观点则相反,他们认为教育代金券应该发给无法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的低收入群体。
实际上,众多教育代金券项目里,只有内华达州2015年的教育储蓄账户项目,最接近弗里德曼的设想。家长可以申请将州教育人头费存进特定账户,用于非公立学校以外的教育支出。其他的教育券项目,更倾向于自由派的设想,主要为选择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的低收入家庭支付费用。其中,哥伦比亚特区是唯一允许将联邦教育拨款用于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上私立学校费用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