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理念的自然风景区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2021-05-08罗鸣欢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4期
关键词:赛里木湖风景区草原

罗鸣欢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 引言

自然风景区汇集着旅游资源的精粹,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国内的自然风景区开发存在着过度商业化以及人工化等问题,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掠夺性破坏行为,一方面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旅游者的体验。如何适度开发,将自然的神圣和感动送给慕名而来的游人,展现“零设计”的力量成为现阶段学术界关注的热点[1]。

2 赛里木湖风景区景观提升设计项目概况及设计思路

2.1 项目概况

赛里木湖位于博乐市境西南端,北接温泉县,南连伊犁霍城县,东距博乐市直线距离70km,伊宁75km,乌鲁木齐520km。具体如图1所示。

2.2 设计思路

1)优化环湖游览,拓展腹地景区

在严格保护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在优化环湖游览线的基础上,拓展赛里木湖的纵深腹地,植入旅游功能和产品,打造优质的特色景区。

2)形成复合旅游,丰富参与体验

从相对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的复合型旅游转变。

3)完善服务配套,游客有归属感

全面提升风景区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与基础设施,服务游客,保障风景区保护、管理、安防等职能。让游客有“回家”的感觉。

4)发现四季美景,延长旅游旺季

利用赛里木湖得天独厚的湖泊,森林、草原、湿地、峡谷、雪山、冰川等自然资源,融入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一个全年无淡季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图1 赛里木湖环湖游线规划示意图

3 赛里木湖风景区景观提升设计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优化景观生态环境,发挥环境对整体旅游空间形态的影响,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前提,不改变大的生态景观格局,景区内必要的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3.2 功能性原则

以环湖风景道串联各功能版块与景观节点,以区间观光电瓶车(纯电动)组织游客分段游览,并根据各景区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地交通工具,从而构建起旅游区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线路。

3.3 人文性原则

尊重并挖掘当地文化,通过创造性地构思将其转化成为可展示、可参与,具有可识别性的旅游项目,展现出赛里木湖独特的文化魅力,强化赛里木湖的文化品牌[2]。

4 赛里木湖重要重要风景片区划分及功能定位

4.1 三台海子景区

以“草原欢歌”为主题,在草原观光游览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文化体验、草原休闲运动、草原节庆赛事等活动,建设充满活力的参与体验型景区。

4.2 博尔汗山景区

以“圣山揽胜”为主题,建设以登山览胜、名人文化为主要内容,赛里木湖北岸重要的游览景区。

4.3 西海草原景区

以“高山草海”为主题,建设以草原风光、高山牧场、游牧文化为主的综合性景区,风景区重要的拓展空间。

5 赛里木湖生态景观提升设计

5.1 土地生态规划

在土地生态规划中,一是逐步减少对生态核心区耕地、建设用地等所有人类活动的干扰,最终分阶段分批消除,同时决定不在核心区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或设施,只建设车路、少量步行道、骑行道等临时性设施和建筑物。二是大力推进就近生态建设,努力发展生态产业。对景区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定位、统一组织,优化总体布局。三是需要对湖周围各种基质进行改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3]。

5.2 水系生态规划

严格管理水系生态系统,特别是上游区域。可建立在相对较大生态溪流水域,可以减缓水的流动,并使植物进一步净化水。同时,规划建设人工溪流或湿地,统一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严格控制随意排放污水和乱倒垃圾,逐步改善水质,确保入湖水质良好。此外,要通过对湖周围水系的科学管理,提高湖泊水位,增加水域面积。

5.3 交通生态规划

风景区交通与城市街道不一样,一般采用自然造型,使用易于维护和环境友善材料进行道路建设。景区的街道设计严格,进行人车分流设计,可在道路旁设置相应的停车位。此外,风景区的交通设计着眼于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近年来,人类活动减少了附近动物的生存范围,有些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必要保护现有的生态,尽量减少人类对湖周围环境的破坏,严格制止私人耕作、捕鱼等破坏行为,倡导建设更多的人工保护区,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5.4 零环境影响的生态发展策略

①在景区的景观设计中尽量融入天然特色(例如保护本地植物及易受破坏的自然景观);

②控制树木移植,以维持自然环境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③在道路上采用渗透性物料,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④在景观设计中采用本土植物,以木材和石头作为元素,最大限度地保留湖的生态原貌;

⑤在景观设计中使用本地相关的文化、本地资源及可持续管理物料(如在墙壁、围栏、停车位等上写上本地的祝福语或图案)。

5.5 湖岸加固技术

对风景区湖岸进行加固整治,保持湖岸线柔软。在湖岸又宽又浅的地区,种植各种植物,不仅可以加固河岸,而且可以改善水源的质量,还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如区域的河岸又宽又深,可以利用岩石加固湖岸。在溪流处可利用自然石材组合成景观叠水和水上汀步,利用现状山泉涌跃的自然资源,增加景观叠水效果。岩石间的裂缝将为小型生物提供栖息地,为动物提高再次生存地方(见图2)。

图2 溪流、护岸生态技术

6 赛里木湖重要风景片区开发策略

6.1 三台海子景区

1)规划结构

打造“一线串四区”的规划景观结构,一线指特色景观游览线(牧道+木栈道+砾石路),四区指入口迎宾区、月亮湾片区、三台草原片区、三台古驿片区。

2)开发策略

水上舞台秀:利用月亮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营造以演绎赛里木湖特有的民俗文化、故事传说为主题的水上艺术剧场。另外在适当区域植入帆板,水上自行车,水上滑滑梯等水上娱乐活动。

草原客厅:利用三台草原区广袤的大草原,不定期的举办草原音乐会,草原风筝节,草原集市等大型户外活动。并适度开发,打造一些诸如赛马,滑草,草原露营等草原运动项目。

古驿游:通过对历史文化悠久的三台古驿站的重塑,使游客能一睹古驿站千百年前的繁华风貌。除此之外,游客还能在古驿集市中购买一些赛湖特有的纪念品。

6.2 博尔汗山景区

1)规划结构

打造一线联四区的规划结构,一线指杉谷溪流观光主交通线,四区指入口服务区、登山览胜区、自然探索区以及迷彩飞跃区。

2)开发策略

强化景点故事性:以丘处机为故事线,强化佛头祈福吉祥灵验传说。

运动及科普的商业化:利用大区位优势提高登山运动及自然科普的专业度,通过招商模式实现业态升级。

游客流量控制:根据片区吸引群体的不同,自动控制游客进入数量。

6.3 西海草原景区

1)规划结构

二线构一环:包含草原牧道线、特色小火车线。

一环联五区:五区包含西海草原(站点服务区)、草原花毯(花海休闲区)、西海人家 (游牧生活聚落)、高山牧场(休闲区)以及银河穿越(草原活动区)。

2)开发策略

游牧生活再现:原味古朴的情景式体验,增加与牧民互动交流,领略淳厚的游牧风情。

激发产品粘度:将单一的游牧转化成多种具备参与粘度的娱乐休闲项目,实现多日游多次游。

牧民共建:引导牧民实现牧业向休闲牧业转型,提供最具本土文化的休闲旅游服务。

7 结语

赛里木湖风景区景观提升设计项目力求创造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展示自然美景与人文内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保护,恢复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赛里木湖风景区草原
赛里木湖蓝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赛里木湖里有些云(组诗)
可可托海的草原
冰上的赛里木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