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GIS时空数据概念模型研究
2021-05-08鲁斌张梦霞
鲁斌,张梦霞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构建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逐渐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中,城市道路是精细化管理内容中不可或缺的对象之一。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市政设施,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和养护等环节均处于持续动态变化中,过程中产生的设施数据规模庞大。目前的城市道路管理模式以现场记录、人工处理和经验决策等为主[1],其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指标,均难以满足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构建以城市道路的时间、空间为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实现城市道路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但目前的模型仍存在不足,以部分城市道路内容为例,在城市道路的GIS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中,道路的空间特征一般简化为单线或双线要素,交叉口则为简单点要素,并且简化后主要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通情况。但在实际城市道路管理中,道路路段中包含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标识标志和综合杆等具体附属设施,这些设施的时空信息和设施本身的属性,在目前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中均难以体现。
基于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的提升需求,参考城市道路设计管理规范,对城市道路对象进行细分,转换为GIS可识别和表达的对象,并且梳理对象之间的时空关系,从而构建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以期指导后续城市道路网络逻辑的模型化、数据储存与调用,提升基于GIS的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水平。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城市市政设施运营、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国内外已有学者对基于GIS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张忠贵[2]研究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时空数据模型、增量时空信息表达模型和时空信息集成技术。研究认为,目前市政领域模型存在“偏空间、偏现状”的问题,构建时空数据模型,可有序组织、整合设施运营时态数据和空间数据,体现设施的历史与现状,并从设施要素、工程、维护、运行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
唐卫文[3]提出了关于市政道路的空间MRGISDM数据模型。研究认为当前市政道路的人工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构建GIS数据模型,采用GIS对市政道路的数据进行组织和储存。数据模型主要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三个方面,经研究,数据模型选择了Geodatabase数据模式进行储存,并采用了UML语言对其进行描述。
肖乐斌[4]等综述了常见GIS模型的主要特点,并对各模型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整体数据模型构建要点。研究认为,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强调几何要素之间的关系,较难表现复杂的地理实体。而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缺乏拓扑关系的表达,因此提出构建面向对象的整体数据模型,其要点在于重视对象的几何关系、拓扑关系和对象间的语义关系,即时间、空间及属性三个特征。
Q. K. Harpham[5]研究了一种普适性的时空数据集成分类技术。研究认为目前环境建模的辅助技术较多,且部分较为重复,因此提出了一种普适性的结构化理论框架,对时空数据进行了模拟分类,用于描述环境数据的时空结构,支撑实体对象数据在GIS中进行有效的集成。
以上研究均探究了城市设施实体在GIS中进行的模型映射问题,且均认为空间数据、时态数据和属性等是实体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市道路为对象,对其时空数据概念模型进行研究。在实际运营管理中,城市道路属性较为复杂,道路路段及路段上的附属设施均在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内,因此,首先应在GIS中构建详细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在数据模型中体现其完整的空间信息、时态信息与特征属性,进而支撑后续实际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智慧化发展。
3 基本定义
城市道路在概念上不仅包含道路本身,其管理的对象也更加广泛。根据最新的城市道路管理条例[6],城市道路的定义为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在建设管理主体方面,城市道路建设主体可以为政府、单位、国内外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而在城市道路的范围内,根据附属设施的类别不同,管理部门则进一步细分。例如,附属设施内的分隔带、绿岛、道路绿化带等绿化设施,一般由园林绿化管理局负责。井盖则依据“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根据管线的种类,由相应的管养单位进行养护管理,如供电公司负责电力电缆专用工井,电信、移动、联通通信部门分别管理其电信专用井等。
3.1 城市道路时空信息
城市道路的时空信息包括其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两部分:
1)城市道路空间信息数量、种类繁多,需对个体进行识别
城市道路的设施可分为通信、路灯、排水、园林、环境卫生等多个种类,由相应的部门负责管理,部门数量众多且权属划分独立,因此,需将附属设施细化为个体来管理其信息。而在空间分布上,个体间关系多元,如附属设施与道路空间就有包含、平行等多种空间关系。
2)城市道路的时间信息是城市道路高效运营的基础
在城市道路数字化运营的背景下,城市道路空间信息随着时间发生改变,运营管理业务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如随着城市道路规模的扩张,其空间布局、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均随时间改变。在城市道路建设到运营的过程中,施工、竣工等工程进度随着时间变化。城市道路维修、巡检过程中,事件发生有明确的时间等,均体现了城市道路时间信息的重要性。
3.2 城市道路时空数据概念模型
城市道路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是现实时空信息在GIS中的表达。城市道路中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等时空信息作为现实世界信息,需要经过理解、研究,再通过抽象、组织,将时空信息映射为GIS可识别处理的数据形式,用以明确城市道路中需要管理的时空实体对象,及对象间的网络相互关系,以此构建模型,从而为后续逻辑、物理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
4 时空数据概念模型对象及网络
4.1 时空对象
城市道路时空对象可抽象为要素与要素类。在GIS表达中,实体对象被抽象为要素,且相同要素构成要素类;非实体对象如时间,则抽象成对象与对象类。城市道路包含道路、路段、桥梁、隧道和道路附属设施等多种要素,一定规模的某种要素,如多个路段可组成路段类,城市道路时空数据概念模型描述要素、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如泛化、实现、关联、聚合等关系。
4.1.1 空间对象
城市道路的空间对象包含实体、类型两个层次,对应要素与要素类。在实体中,根据系统包含的关系,也可将要素分为三个等级,道路为一级要素,往下为二级要素路段,再往下由桥梁、隧道和附属设施等组成三级要素,其中包含道路绿化带、占道灯箱、供电箱式变、路名牌、广告牌、公交站台和综合杆等,均为路段内部的实体设施。在类型中,每个实体形成一种类型,如道路类、路段类、桥梁类和隧道类等(见图1)。
空间对象中应包含各实体的属性信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在GIS系统中细分城市道路管理对象,便于市政管理对道路设施数据的记录与读取,因此需对每个类型增加其属性字段。以道路为例,在市政管理中,道路作为面要素,其属性如下:
1)道路等级
根据规范,城市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
2)道路长度
道路由一定规模的路段组成,道路长度为其包含的路段总长。
3)道路宽度
文章研究的道路包含人行道、道路绿化带等,因此宽度应为道路两侧地块红线间的水平距离。
4)路面材质
车行道与人行道的路面材质不同。车行道材质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及其他材料路面;人行道材质包括彩色预制铺砖路面、现浇混凝土路面、天然石材路面等。
4.1.2 时间对象
图1 城市道路实体层级
表1 城市道路时间拓扑关系
城市道路的时间对象包含结构、维度、密度和粒度等。在时间结构上,城市道路管理往往经历施工、竣工、运营、维修和报废等一系列按时间递进的事件,宜采用线性结构。城市道路主要考虑现实事件发生的时间,维度上采用有效时间。城市道路养护的特征为某一稳定状态下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可采用离散型时间数据描述其密度。由于城市道路离散型的状态较为稳定,可采用单位“日”作为其时间粒度,即最小的时间单位。
4.2 时空对象关系
4.2.1 空间关系
根据空间上的所属关系,城市道路在空间关系上主要有一对一、一对多两类。一对一表示元素在空间上互不包含,一对多表示一个元素包含多个另一元素。例如,道路由多个路段组成,则道路与路段为一对多关系;一个路段由多条车行道、人行道、隧道和多个附属设施组成,因此路段与其包含的元素均为一对多关系。而人行道与道路绿化带则互相分离、平行,为一对一关系。从实体的三个等级来看,一级要素与二级要素、二级要素与三级要素均为一对多关系,三级要素间均为一对一关系。在GIS中,空间关系用于对应其中要素间的拓扑关系,一对多可对应“包含”“点在区域内”的关系,一对一则对应“相邻”等关系。
4.2.2 时间关系
时间关系表达了实体在时间上的分布。城市道路的时间对象可分为时刻、时段,同时可分为时间方向、时间距离及时间拓扑关系三种类型。时间方向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如城市道路先开工,然后才是竣工、运营等事件。时间距离则描述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如城市道路从开工到竣工间隔1年。时间拓扑关系则描述时刻、时段之间的关系,时间点代表时刻,时间边代表时段,其拓扑关系如表1所示。
5 时空数据概念模型构建
以前述内容为基础,采用UML语言构建城市道路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首先构建空间数据概念模型。城市道路的空间对象较为复杂,模型中包含其空间特征、拓扑关系及属性信息。其中,道路的几何特征可抽象为“线要素”,表示道路中心线,具体内容由路段表达。而路段及其中的桥梁、隧道、车行道、人行道、广场、分隔带绿岛、道路绿化带及盲道,均需要在管理中体现其宽度、长度等属性,因此其几何特征表现均为“面要素”。城市道路上的点状附属设施,如占道灯箱、供电箱式变、路名牌、广告牌、公交站台和综合杆等,占地面积较小,且管理中侧重于坐标、产权单位等信息,因此可作为“点要素”。多个对象形成对象类,其几何关系均在模型中表达,如图2所示。
城市道路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由空间与时态数据共同组成。时空模型包括空间数据模型中的全部对象及对象类。以路段为例,路段的时空对象为特定时间内,路段的状态及操作信息,包括路段的施工、维修等,路段的时空对象类则为多个路段的集合,其余城市道路对象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均以此逻辑构建。路段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如图3所示。
图2 城市道路空间数据概念模型
图3 路段时空数据概念模型
6 结语
本文研究构建了城市道路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信息化基础。城市道路的时空信息数量庞大,不仅包含路段、桥梁、隧道和附属设施等空间信息,也包括不断变化的运营过程的时间信息,通过将时空信息抽象成模型,可被GIS系统识别并进行管理。在模型中,城市道路的实体空间对象可分为要素、要素类,同时包含实体需管理的属性,如等级、长度和宽度等。城市道路中按时间发展的一系列施工、维修等事件,则采用线性、离散的时间对象,并以“日”为单位描述。在时空关系上,城市道路内部对象在空间上有一对一、一对多的关系,在时间上主要描述时间点、时间段之间的拓扑关系。依据以上信息,本文构建了城市道路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为后续逻辑、物理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