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理念下居住空间设计需求变化及应对策略
2021-05-08黄雨萌
刘 非 黄雨萌
武汉轻工大学(43002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的居住空间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人的需求。 2020 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无疑给现代居住空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现代居住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疫情下,当前的居住空间设计模式不能很好的满足防疫需求。如何设计出能够满足防疫需求的居住空间,文章将从空间布局、室内装饰及智能消毒家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疫情下居家防疫要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 年1 月发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以帮助人们做好居家隔离。
1.1 普通居家人员
普通居家人员为无密切接触人群,仅需做好自身防护。 防疫要点有:①减少外出活动,少去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区;②必要外出后,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用于下次使用;③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④家中需备有口罩、体温计、家用消毒用品等;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⑥室内应保持整洁,要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以及定时消毒工作;⑦每日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观察, 如出现可疑症状,要根据病情,及时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1]。
1.2 居家隔离人员
图1 某住宅户型改造图(图源:作者自绘)
居家隔离人员通常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 医学观察期限为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 d。 居家隔离人员的防疫要点:①应相对独立居住,并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居住成员的接触;②做好居住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③每日至少进行2 次体温测量;④不得与家属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⑤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 需规范佩戴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1.3 居家防疫要点总结
在防疫理念下,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防护指南可以总结出居家防疫有以下要点:①外出人员在回家时应做好病毒消杀工作; ②家中需配备常用的健康检测设备及病毒消杀用品; ③在尽量避免外出的同时也要适度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④定期做好室内的消杀工作以预防病毒入侵; ⑤居家隔离人员需要单独隔离区域用以日常生活, 避免和其他家庭成员接触。
2 疫情下室内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根据居家防疫要点可针对性的对室内居住空间设计进行改造,下面主要从室内空间布局、室内装饰和智能消毒电器三个方面论述疫情下室内空间设计的变化趋势。
2.1 空间布局
2.1.1 门厅和临时隔离空间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包括呼吸道飞沫、飞沫形成的气凝胶、 皮肤接触或直接接触带有病毒的分泌物进行传播, 所以空间布局中设有单独的相对封闭的门厅和临时的隔离空间就变得十分重要[2]。
门厅是外界与室内联通的第一道关卡,现有户型中的门厅大多直接与客餐厅联通, 不能很好的做到防疫消毒隔离的效果。 而在外出归家时首先要做好一系列防护消毒措施, 如将可达到重复使用标准的口罩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以便下次使用;将外衣、外裤、鞋子等做好消毒工作,并悬挂于干燥通风处;对外出携带物品消毒并做好手卫生等。 在做完一系列措施之后方可进入室内。 在这种情况下,室内的门厅就需配备常用消毒物品、 放置口罩外衣等的干燥通风处以及常用物品储藏区域[3]。
临时的单独隔离空间则用于居家隔离人员的使用,在单独的隔离空间内需配备单独卫生间以避免交叉感染[4]。 文章作者根据某小区平面图做了简单的户型改造,更改了次卧的门洞位置,使入户门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并设置了储存区域和挂衣区域, 方便居住人员外出归来后的消杀工作。并将临近主卧的小书房和卫生间并入主卧空间,形成临时的隔离空间, 用于居家隔离人员的使用,书房改做消毒间,用于其他家庭人员送饭及日常生活用品的过渡区域, 在送完隔离人员所需物品后,在此空间进行消毒工作后方能进入房间其他区域,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证居家其他成员的安全性。
2.1.2 客餐厅及阳台
疫情中居家人员应尽量避免外出, 在此情况下,人的运动量会大量减少。 而适当的居家锻炼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能够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等运动器官的保持和生长,增强心肺功能。 同时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进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5];从心理学角度,有助于缓解人长期居家的紧张、烦躁、忧虑情绪,减少长期居家的压力,提高生活质量[6]。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空间布局划分将客餐厅和阳台空间用于适当的体育锻炼。
意大利一名叫法布里奇奥·德拉吉的男子在自己的家中完成了全长21 km 的半程马拉松,这给我们居家运动带来了一些启发。 首先客餐厅及阳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功能,使人在锻炼时候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 其次在客餐厅及阳台的空间布局上,应尽量保证空间流线的通畅,防止运动过程中发生磕绊等情况。 在家具及物品摆放上则应遵从少而精原则,为运动留出合适的空间。
2.1.3 厨房及卫生间
厨房卫生间需要有窗户作为良好的通风基础,同时需要着重注意下水管道的密封性、地漏及排气中防护措施是否已完全做好,防止为病毒气溶胶的传播提供条件。 卫生间的干湿分离能够使病毒消杀工作更加简单方便,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病毒的粪口传播。
2.2 室内装饰
2.2.1 室内硬装装饰
室内硬装装饰部分,分为墙面造型、地面造型和顶面造型。
现代装修主流地面铺设分别有:实木地板、复合地板、瓷砖、天然石材、地毯及多材质组合铺贴等。而在疫情下,地面的清洁维护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地面铺贴材料的选择上,瓷砖和石材更为方便清洁消毒以及日常维护。 而在颜色选择上则易选取浅色,在保持室内色调轻松的同时不易藏污纳垢。
室内的墙面和顶面, 在颜色上以浅色为主,在保证白天的室内光照的同时可以让人在心理上感到轻松, 在材质上以便于保持清洁的乳胶漆为主,墙面造型则尽量选用玻璃不锈钢等易于清洁材料,同时墙顶面造型都不易过于复杂,避免给日常消杀工作带来不便。
2.2.2 室内软装装饰
室内软装分为家具、布艺、饰品、画品、灯具、花品、日用品七大类。 在数量上过多的室内装饰物品不利于室内的清洁消毒,易留下卫生死角;在材质上,孔隙过多的棉麻等材质也为细菌病毒的提供了藏匿之处。 在色彩上,久居在家的人群,面对杂乱过多的颜色会更易产生烦躁情绪。
所以在室内软装中, 装饰品数量不宜过多,材质上要选择易清洁的石材、皮革、木材、玻璃等。 色彩搭配方面则要色调统一,让在家久居者不易产生烦躁情绪。 在造型上以简洁为主,以便于清理消毒工作的进行。
2.3 智能消毒电器
随着近几年来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具设施一体化设计日趋完善,在疫情下,带有消杀功能的智能家电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入户开始,智能消毒鞋柜可以帮助外出人员对鞋子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智能感应灯具也可以帮助外出者在无接触的情况下成功打开灯具。 在客餐厅及卧室里,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进行全方位的地面清洁工作。 在厨房中,带有高温紫外线消毒功能的洗碗机、消毒柜可以帮助人们顺利的完成餐具的清洗及消毒工作;在卫生间里,智能马桶、牙刷消毒器、毛巾消毒设备及智能烘干洗衣机等,都为人们抗击病毒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未来, 随着智能消毒电器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消毒电器的运用将会越来越普遍,也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3 结语
2020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于各行各业的深入思考,如何在疫情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文章基于防疫理念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变化进行思考总结,认为在空间布局方面,门厅和卫生间以及临时隔离空间重要程度将会增加; 在室内装饰中,硬装和软装在材料上以易于清洁、环保安全为标准,在色彩上以清新自然为主,在造型上以简约大方为主;在智能家电方面,新的带有智能消杀系统的电器配合已逐渐成熟的智能家居体系可以在防疫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