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三疑三探”导学案设计研究

2021-05-08陈璇大连市第十三中学

消费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学案生物

陈璇 大连市第十三中学

引言:近年来,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要求逐渐提高,生物教师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法设计导学案,希望高中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后续生物课堂高效打造奠定良好基础。可见,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深入分析高中生物“三疑三探”导学案的设计,这具有探究性意义和现实性意义,内容阐述如下。

一、三疑三探的基本介绍

(一)内涵

三疑三探内涵主要从三个层面解析,第一层面是设疑自探,即教师围绕教材知识点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知识留下深刻影响。第二层面是解疑合探,即学生通过组内探究,或者与教师讨论,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锻炼组间合作能力。第三层面是质疑再探,即教师从广度、深度进行提问,通过习题布置,全面拓展学生思维、完善知识架构,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运用[1]。

(二)作用

思维型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三疑三探教学法的实践价值较高,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两方面体现。

1.学生发展。三疑三探思维型课堂中,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知识,并逐渐养成乐学的学习习惯,强化探究意识。无论是中等生,还是差等生,均能获得问题讨论机会,这无疑会提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尽享学习乐趣。随着学生进步速度的加快,学生探究式学习动力会大大增强,进而呈现良性学习效果。

2.教师成长。由于三疑三探教学法属于新兴产物,对于教师来说,应适时创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通过渗透人本理念,激发学生在导学案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做自我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保持学习心态,探索新教学法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路径,这既能锻炼教师教学能力,又能为新课程改革贡献重要力量。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三疑三探”导学案设计

(一)设疑自探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生物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此期间,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以提纲的形式呈现问题。最后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探究等方式试图解答疑问。例如,导课阶段生物教师为学生创设提问机会,教师以图片、视频方式展示不同环境、不同形态的藻类植物,让学生细致观察,并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接下来,生物教师整理发言内容,围绕疑问类的内容进一步总结,由浅入深的呈现在表格中。如:藻类植物生活环境有哪些?藻类植物形态完全不同还是基本相同?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哪些作用?藻类植物与人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即学生以资料查阅、教材阅读、生物知识积累等多种方式答疑。

(二)解疑合探

指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上述自主探究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2]。具体来说,生物教师随机点名,让被点到的同学逐项回答上述问题,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教师做好回答记录。对于回答正确或回答全面的环节,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单个学生给出的答案难免片面,或者存在不当之处,对此,教师为其他学生提供答案补充或者非同意见表达机会,进而为合作探究做铺垫。例如,学生回答“藻类植物形态完全不同还是基本相同?”这一问题时,个别学生会从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外形特征总结藻类植物形态,具体到植物根、茎、叶等器官。当教师发现,通过学生交流无法准确探究问题答案时,教师从藻类植物形成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如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的叶状体被称为藻类植物,言外之意,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趋势,这类植物与日常带有根茎叶器官的植物存在差异。需注意的是,生物教师要想提高解疑合探有效性,重点围绕学生易混淆、不懂、合探无解类问题重点讲解,对学生已懂、未探究等问题尽量不讲,主要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此外,教师遵循一视同仁原则,兼顾中等生、差等生,为其提供问题探究、课堂回答的机会,从而增强每位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质疑再探

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生物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高难度的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同创新的目的。这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学习的益处,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印象。

例如,藻类植物锐减,会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吗?又会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影响吗?这类问题显然上升到新的高度,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无疑会在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搭建桥梁,这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质疑再探环节的育人效用,生物教师向学生细致讲解藻类植物自养原理,即藻类植物凭借体叶绿色光合作用,即释放氧气、吸入二氧化碳。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意识到氧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所以学生能理解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教师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滤食性鱼池内为何投放藻类植物,部分学生猜想,藻类植物为其提供天然饵料。教师补充道,不仅如此,藻类植物还能用来制药、制作食品,如虎耳菜,最后学生能理解藻类植物在生物圈及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拓展运用环节,生物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选择题、填空题、思考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确保三疑三探导学案的教育效用全面发挥。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之路的拓展刻不容缓,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应不断攀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全面创新三疑三探导学案设计思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生物学科,真正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这对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有促进意义,并且学生探究能力会逐渐提高。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学案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乡愁导学案
第12话 完美生物
“比例尺(一)”导学案
生物学科思想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