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歌地理意象的文旅开发新思路
——以常山“宋诗之河”为例
2021-05-08陆星雨衢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陆星雨 衢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在后疫情时代,国外旅游市场大幅萎缩,无疑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好时机。作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脱贫减困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文旅融合开发成为推动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主题。但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忽略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特色,旅游景观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挖掘乡村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文旅融合是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作为浙西地区古迹众多、山川多姿、风景秀丽的历史古镇,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何家乡、黄岗山景区承担着推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任。大力推动此地的文旅开发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020年10月,“宋诗之河”调研小组联合常山县委宣传部、黄岗村村支部,对常山县何家乡、黄岗山景区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
调研发现,不合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忽略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与地方特色,重复建设乡村旅游项目,游客对旅游景区观感雷同,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是当前乡村文旅开发的突出现象。乡村在进行文旅开发时,并未从自身村落的文化底蕴出发,没有找好根基与立足点。一味模仿当下古镇商业化开发模式,存在格式化、刻板化等问题。并未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深度解剖,找寻古诗歌中的意象,提出有针对性的,使诗歌文本中的地理意象真正“物化、活化、景观化”的文旅开发方案。文旅融合开发应该力求在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建设中找寻平衡点,让古韵美与现代节奏进行完美的碰撞。接下来,我将结合常山宋诗地理意象研究,提出诗歌地理意象对于乡村文旅建设的重要性,对何家乡、黄岗山景区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文旅开发有底气”——关于何家乡、黄岗山景区的文化底蕴
(一)黄岗山景区历史极为悠久。早在数千年前,便深受南宋贤相赵鼎的深刻眷念。“暮年得此幽栖地,枕上烟岚万叠秋”,寥寥数笔,刻画出一幅烟雾缭绕、宁静致远的山间美景。满目青山皆实景,林间一室独享静。“多碧轩”正是黄岗山隐居文化与原始自然生态的典型写照。
(二)何家乡长风村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鱼肴品尝文化。常山江畔,更是种植了多样化的竹林、蒹葭、橘林。继承了数千年来的自然生态与田园风光。而有关竹林、橘林等生态自然风光的描写,在常山宋诗中也层出不穷。如赵鼎所言,种柳栽花旧惜春,不知春色为谁新。又似闻道倒戈回易水,行看休战牧桃林。
(三)何家乡景区中,保留着许多古建筑与古民居。体现出当地历史悠久的古民居特色。
二、“文旅开发不可急”——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呈失去文化底色趋势
走访中发现,当地政府已对何家乡、黄岗山景区进行了初步开发,但其偏重于现代化旅游设施的建造,打破当地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存在以下六点问题。
(一)何家乡景区开设古渡金沙与水城堡公园特别景点。其沙滩、椰树原材料皆由厦门高价运送而来,打造内陆地区的海边特景,可称为是旅游设计的“别出心裁”。但是,这种奇思妙想是否会过于商业化?这种奇思妙想是否真正能与小镇的古文化底蕴完美融合?在节奏如此之快的快餐式消费文化中,如何将慢节奏的诗歌美韵融入到现代社会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便是当下文旅开发的难点与重点。
(二)渔家美食一条街的开设,吸引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为大幅度盈利,商家必然加入更高效率的机械化设备,改造古村落的现存设施。都市化与古村落的碰撞,带走了古时酒肆的悠长与底蕴,留下的是日益增长的都市烟火气和嘈杂不安的商业文化.美食街开设的同时,存在沿街商业空间单调、狭长、饮食环境差、人无法久留、停车场未曾梳理等问题。乡村文旅开发其内涵是为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当古镇商业街逐渐繁盛,随之而来的卫生问题与交通空间问题成为旅游景点的重点。
(三)交通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G205国道上,大型货车众多、车速较快,噪音灰尘大,缺少隔离栏和红绿灯等防护设备。在国道路边更是缺少人行道和防护隔离带,存在随意停车、不规范且形象和安全性差等现象。村与村,村与水岸,古渡口与月亮湾景区被国道分割,游线被打破。
(四)在建设开发中,何家乡古渡口加入了现代化船只设备。作为渔家乐一条街(原文图村)存在着违章建筑,兴建于各个时期的民居缺少统一规划,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公共设施老旧。在改造民居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缺乏有效利用、人工环境脏乱差。在即将进行的改造渔家乐一条街、建设渔香小镇的工程中,将会对现有民居进行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与景区景观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融合何家乡原有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使其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五)景区内城市化、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与景区原有的自然风貌融合不够;兴建于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杂多,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考虑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融合。
黄冈山作为国家3A景区向4A景区的延伸,目前的建设重点为生态修复,旨在恢复黄冈山原有的山野风貌。但在景区入口处,景观设计借用了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枯山水重在禅意,适合于精致、典雅的日式园林,与修葺整齐、人工痕迹明显的植被相得益彰,却与黄冈山的自然山野形态格格不入。此外,都市化的亭台楼阁,和修整后过于规整的河堤,也难以与这座古山的原始自然环境相融合。
(六)作为千年古刹的万佛寺,庙宇较为破落,周围环境不够优美。并未深挖四贤祠的典故与历史文化,没有以此为基础建设隐居文化与禅意文化品牌。
三、“文旅开发是难题”——古遗址与现代开发存在难以平衡的问题
常山县何家乡、黄岗山景区作为世界上古遗址的缩影,深刻反映出拥有历史遗迹的古村落存在开发难、设计难、实现难的问题。如何做到在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旧保持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色,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
当今社会,过度商业化的古镇案例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五花八门的小吃、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充斥着现代化的装修设计、前卫的体验项目。古镇不再是原来的古镇,尽管那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人们却再也体会不到记忆中那份宁静致远的美好惬意。开发古镇旅游业本是好事,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起到保护古老建筑,传承和发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一味只顾盈利,过度复刻古镇旅游项目,将古镇旅游商业化、模式化。只会消耗游客的热情和耐心,逐渐失去旅游市场。
四、“文旅开发如何做”——地理意象研究对于何家乡、黄岗山景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古镇为何会被过度商业化、模式化开发?究其根本,在于古镇原本历史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缺失。守不住根基,又何谈在此基础上造起摩天大楼。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地文旅开发的灵魂与精神,没有文化的积淀与滋润,会使当地的旅游项目机械化、枯燥化,失去内在的文化激荡与洗涤。着眼于外在浅层的刺激性旅游项目设计,无异于谋近利而失长远。从历史文化底蕴入手,方为长远之道。
如何做到深挖历史特色与文化底蕴,助推何家乡、黄岗山景区的发展?将常山宋诗中具有人文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地理意象,融入“宋诗之河”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撰写可行性方案,提升景区历史文化底蕴,形成景区地域特色,打造景区文化品牌。基于诗歌地理意象的旅游开发,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景区景观打造相结合,能突显地域特色,使景区的美学风格、人文价值获得清晰定位,从而使何家乡、黄岗山景区实现全域旅游规划成为可能。
2018年常山县委提出打造“宋诗之河”文化品牌,将宋诗物化、活化、景观化,将“宋诗之河”的文化品牌与常山现存旅游地融合起来。目前“宋诗之河”文化品牌建设已取得一系列进展,组建了“宋诗之河”文化研究会,并与浙大宋学研究中心、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中文系合作,分别成立了研究基地。在2019年12月举办的“宋诗之河”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中共常山县委宣传部和常山县社科联发布了《常山县宋诗地图》,对常山县宋诗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历史考证,同时对相关地名进行了考证。以衢州学院常山宋诗研究所成员为主要编委的《常山宋诗一百首选注》已出版,选录了最具影响力与文学价值的一百首常山宋诗,并进行了详细批注。
通过研读具有重要文旅价值的常山宋诗,把握其中的地理意象并进行深入研究,考证其地理方位、描述其形象特征与审美特征、解释其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从而将宋诗中的地理意象融入“宋诗之河”的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中。
地理意象分为实体性地理意象和虚拟性地理意象。实体性地理意象主要分为区域意象、地名意象、地景意象和动植物意象,是具有独特地域特色、丰富文化意蕴和深厚主体情感的具体意象,也是客观存在并能转化为现实的自然、人文景观的文学意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旅游价值。虚拟性地理意象虽非客观存在的现实景观,但因经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可以依托文学文本打造成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常山县文旅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一)在常山县“宋诗之河”文化品牌的现有研究成果《常山宋诗一百首选注》 和《常山县宋诗地图》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宋代诗人在古常山江沿岸今何家乡、黄岗山地区创作的诗歌。从中选定具体研究对象,即与当地乡村文旅开发有着重要关联的常山宋代诗歌。利用诗歌地理意象,提升旅游景区的人文内涵,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
(二)在领悟诗歌意蕴的基础上,对常山江宋诗中的地理意象进行分类。将其主要分为地景意象如黄岗山、独往亭、永年寺;动植物和物品意象如白鹭、黄鹂、芙蓉、禾田、桑林、橘林、竹林。例如黄冈山景区,“多碧轩”曾多次出现在诗歌中,诗歌所刻画的静谧禅意便可以作为开发重点,打造慢节奏的禅文化主题景区。
(三)对不同形态的地理意象的内涵与还原方式进行深入探析。对于黄岗山景区,我们可以采用场地还原的解读方式。通过修建亭廊、营造小型景观,还原独往亭的秀美风光与该景区的宁静致远。针对何家乡景区,可通过景观化种植的方式,强化当地仍存在的农家风光与自然景观。例如,建造桑林、竹林,重塑田园风光。在古渡口等地可放养白鹭和黄鹂,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充满古韵美的乡村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慢节奏生活的自由与旷达,舒缓平日工作生活的压力,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