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下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研究

2021-05-08岳显文

大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药物制剂医药产业双高

岳显文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137000)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意见中明确指出每五年为一个建设支持周期,列入“双高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在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要显著提升,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示范田”[1]。2020年12月,吉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对吉林省服务县域振兴示范性职教中心、吉林省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评审结果的公式》,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列入13 所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群列入130 个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一、药学专业群建设思路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药学专业为核心建设专业,辐射带动药品经营与管理和中药学两个专业建设发展,建设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国际交流等方面,依托现有的药学专业办学条件,按照共有共享原则,重点突出药学服务领域,逐步开展药学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群内各专业协调发展,服务吉林医药产业发展。

二、“双高”药学专业群建设背景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链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

按照专业群发展理念,药学专业群重点突出药学服务领域,对应医药产业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培养人才的单一性,无法应对经济发展下医药产业链对药学服务领域人才的要求,比如药学服务里包括中药服务、西药服务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仅针对中药或西药进行单一、深入的学习,没有交叉培养理念。

(二)传统知识课程体系不适应医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

传统知识课程体系滞后于医药产业发展,对新兴行业产业需求的岗位缺乏及时调研,没有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课程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内在联系,毕业生普遍存在岗位不适应,用人单位也需要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养,致使人才培养滞后于医药产业发展。

(三)传统人才培养观念不适应现代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人才支撑,需要更改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医药产业人才。目前,吉林省提出“一主六双”空间产业布局,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药学专业传统的培养人才目标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三、以成果为导向开展“双高”建设下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成果导向教育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理念,在国内广泛用于工科专业建设,根据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原则,本文运用成果导向探索构建“双高”建设下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2]。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路径

(一)调研医药产业需求,形成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对医药产业需求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医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分化形成了药学服务、药物制剂、药品经营管理三大职业岗位方向,药学服务方向主要涉及药品调剂、用药指导、药库管理、静脉配置4 个典型工作岗位,涉及典型工作任务16 个;药物制剂方向主要涉及各种制剂生产、质量控制、质量保证3 个岗位,涉及典型工作任务13 个;药品经营管理方向主要涉及市场开发、质量管理与物流管理、零售服务等3 个岗位,涉及典型工作任务10 项。

(二)明确毕业能力要求,合理设计指标体系

根据岗位调研后形成的人才培养规格,明确毕业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预期,设计对应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3]。以突出药学服务为主的药学专业群建设思路,毕业生应该具备上述人才培养规格所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对应需具备的核心岗位能力:1.药事管理相关法规的理解、实践能力;2.药物化学性质及其药理作用分析应用能力;3.处方设计能力;4.药品质量标准查阅能力;5.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护保养能力;6.合理采集、分析数据能力;7.基本药品营销能力;8.药品调剂能力;9.药品采购与库存能力;10.临床用药咨询能力;11.制剂生产能力;12.质量分析能力;13.生产管理能力。

(三)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正向开展课堂教学

按照“专业平台+职业方向”的原则开展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平台课程包括人文素质课程和药学专业通用能力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与法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药学人文素质。包括思想道德课、公共文化课、药学人文素质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其中,药学人文素质课程包括校企合作搭建的文化节,中医药文化馆,社会实践等。药学专业通用能力课程根据药学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融入药学资格标准,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其相对应实验指导等药学专业通用能力课程。

职业方向课程有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顶岗实习。

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根据药学服务,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3 个不同的职业方向岗位群能力要求,分别构建职业方向能力课程。其中,药学服务方向包括药学导论,实用药物学基础、药物制剂基础等课程;药物制剂方向包括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等课程;药学经营管理方向包括医药市场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等课程。

拓展能力课程:鉴于药物制剂企业生产人员岗位和营销岗位之间的调整,药物制剂技术方向开设医药市场营销等课程,拓展医药营销能力;鉴于药品经营企业在主营西药的同时,常兼营中药商品,药品经营管理方向开设常用中医药商品、临床药物治疗学等课程,拓展药学商品经营管理能力。

(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保障条件建设

1.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开展“双向交流”活动

开展“骨干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入校园”的“双向交流”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协同授课团队的教学质量评价,实现兼职教师长期、稳定参与课程教学,实现专、兼职教师之间互助与互融[4]。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校企共建校院(企)“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一线岗位教师企业工作站,依托企业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能手”实践培养,满足行业产品工艺改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2.形成服务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基层药学服务队伍

依托校外工作站、校内药学服务工作室,开展药师下乡等活动,通过慢病合理用药讲座等向基层提供安全合理用药指导服务。建设基层服务实践中心,拓展养老机构、康复中心等药学服务项目,建设系列基层服务实践中心,开展老年人慢病用药指导、安全合理用药科普教学等主题实践活动。

(五)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培养规格

开展多元教学质量评价,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考核维度与标准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持续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人才培养需求调查。企业、行业、学校和第三方组织机构协同开展包括教学信息监控、教学督导监控和教学管理监控的内部评价体系与产业贡献程度、社会服务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外部评价体系,最终形成“8”字螺旋,持续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修订[5]。

猜你喜欢

药物制剂医药产业双高
“双高计划”背景下汽车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与实践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探究
TPP生物制品数据保护条款与中国政策定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PEG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朝阳产业何时能走出发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