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用建筑精品记录前进中的中国
2021-05-07李雷
李雷
从兴建虎门海战博物馆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科技馆到惊艳世界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他用2000多个建筑精品生动记录了前进中的中国。同时,他的人生也与新中国同频进步。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
深圳科学馆,开启事业新征程
何镜堂1938年出生在广东东莞,自幼喜爱绘画,1956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时又因学业优异被推荐为研究生,攻读民用建筑专业。
1973年,何镜堂工作调动,来到首都轻工业部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他不仅在工作中完成了办公楼、厂区规划的设计任务,还在业余时间参加建筑绘画、小型铁路客站、农村住宅设计等竞赛。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何镜堂心中“捂”了十几年的建筑师激情,也期待着有机会尽情燃烧。他专程去了一次深圳,看到昔日荒凉的地方正成为繁忙的建筑工地,他感受到了“热土”的含义,内心也跟着沸腾了起来。
1983年,何镜堂带着家人从北京回到母校华南工学院。回来的第三天,他就接到一个竞赛任务设计深圳科学馆。“本来还想去买点安家的东西,一听到竞赛,我想‘机会来了,立刻放下手头其他事情。”于是,何镜堂和同为建筑师的妻子李绮霞一起工作了20多天,把深圳科学馆的方案和模型做了出来。“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速度确实是快。我的模型中午送到,下午就开始评选,傍晚便通知我中选了。”在45岁的那年,何镜堂打响了人生第一炮。
何镜堂告诫青年人:“只要肯努力永远都不迟。”
此后的36年,何镜堂先后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映秀震中纪念地等2000多个建筑精品、200多项重大工程。
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见证了包括反法西斯战争、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抗震救灾、“一带一路”等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成就事业巅峰
1999年年底,何镜堂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首届梁思成建筑奖。有人觉得何镜堂可以歇一歇了,毕竟那个时候的他已经61岁了,但是,何镜堂没有停歇下来,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大设计招标现场和建筑施工现场。“这个时代令我倍受鼓舞。整个社会在推着你往前走,你不走,就太对不起社会了。”他说。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一项万众瞩目的工程,也是何镜堂的巅峰之作。此作品将何镜堂只争朝夕的干劲儿、合作共事的风范、与时俱进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2007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彼时,已经做了8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何镜堂,觉得这是一项崇高的历史重任,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欣喜的同时也倍感压力。他立刻组织自己的团队参加竞赛。在设计之初,何镜堂给予了中国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定位,其设计方案历经多轮残酷的竞选最终胜出。何镜堂以“东方之冠”构思中国馆的外观主题,表达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以及今日中国的大国风范,并在设计中追求尽可能多的开放空间,实现多元化的人文交流。该作品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成为上海世博会乃至全球建筑界近年来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建筑的背后,当时已近70岁高龄的何镜堂有着怎样的付出。以中国馆外墙的颜色为例,大家都认为要采用代表着喜庆、热烈的“中国红”,但确定这个红色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团队就花费了一番心思。“参考的意见很多,争议也很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红。”何镜堂回忆说:“我们想过用天安门的红、国旗的红,甚至是中华牌香烟的红……各个层次的讨论就不下20次。”
另外,这种红色的外观,用什么材料制成最适宜?能不能经受长期的雨淋日晒?如此大体量的红色建筑,做出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很忐忑,连何镜堂自己心里也没底。他提议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协助设计团队攻克这一难题,而他自己,更是全身心扑到了这个项目上。有一次,为了确认材料的效果,他一天内飞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地方;而“中国红”的最佳數值,也在长达半年的反复比对筛选后得以确定。
中国馆建成后,有人说它像个粮仓,建筑界的人说像个斗拱,重庆人说像个火锅,成都人说是打麻将的桌子……听到这些评价,何镜堂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欣慰:“建筑就应该接地气,这正是每个人心中理解的中国,如果大家都说像同一个东西那就代表不了中国,而好的建筑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比起它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涵。”
意大利著名建筑评论家卡萨帝认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具有典型中国建筑风格,整个过程用了现代主义手法,表达一种现代建筑风格,但又保留中国韵味,把“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分水岭,开创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时代。
何镜堂觉得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把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向全世界做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通过中国馆,他做到了。
学无止境,把每天的工作当生活
何镜堂的很多建筑作品都强调场所精神的表达,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就是他这种建筑理念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他和团队把主题设定为“从战争到和平”。下沉广场的设计营造了肃穆的场所精神,300位抗战英烈的名字,镌刻于抛光黑色大理石之上,伫立于广场一侧。这是希望人们可以在参观后感到震撼,永远记住这个历史事件,最终把人类带向共同的文明道路。
近年来,由何镜堂领衔设计的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撼的作品不断问世。令他感到荣幸的是,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一起见证了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追求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大半辈子都在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设计研究。
有一天,何镜堂在广州大学城观看完演出,和夫人李绮霞在校园散步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给他深深鞠了一躬。她替自己的父亲给何镜堂鞠躬她的父亲说,感谢何镜堂设计了这么美的校园,让女儿可以在画一般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何镜堂表示,那一刻是自己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何镜堂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已有18人获得了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成为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2011年,在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何镜堂将所获奖金200万元全部捐出,并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牵头各方累计捐赠1100多万元,奖励优秀青年学生以及教师,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
有句老话说:“建筑师是个晚熟的职业。”“不怕输,不怕向年轻人学习”的何镜堂院士,83岁的他仍活跃在建筑设计的舞台上,带领着他的设计团队,成为在很多国际竞赛和重要工程中频频亮相的“热门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