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争相打造多元宇宙 影迷会厌倦吗?

2021-05-07田英编译

综艺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漫威蜘蛛侠索尼

田英编译

今年1月15日,漫威影业的老板凯文费奇( KevinFeige)将漫威电影宇宙正式扩展到了流媒体平台上——漫威开发的9集系列剧《旺达幻视》(WandaVision)登陆Disney+,这也是漫威影业为迪士尼寄予厚望的流媒体平台制作的首部原创剧集。除此之外,漫威今年还将推出5部电视剧和4部电影,主要目的就是不断为漫威宇宙的粉丝开发新剧,为Disney+吸引更多新用户,让已有用户成为长期用户。(注:Disnev+自2019年11月推出以来,已经积累了超过8600万订阅用户。)

凯文费奇表示,他正在开发的每部剧要么属于漫威院线电影,要么属于“其他切”;包括真人扮演系列、动画片系列及单独的影片,比如即将推出的《银河护卫队》假日特辑。他认为,Disney+上线的剧目重在推出新角色,同时发展新的剧情线,“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故事讲好,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让一位女性绿巨人或者一位惊奇女士登场。通常我们先花很多时间向观众介绍 个角色,等观众接受后,再给这些角色拍个人电影。”

游走于影院与流媒体之间

迪士尼近两年越来越重视旗下的流媒体平台,为了迎合数量庞大的动漫迷并将其转化为流媒体用户,迪士尼围绕院线大片开发出一系列扩展剧和衍生剧,漫威影业算得上执行这一战略的排头兵。向Disney+输送剧目时,迪士尼甚至数次放弃部分院线票房收入来反哺旗下流媒体。不过凯文费奇也从中看到凭借流媒体平台打造漫威电影的可能性,反之亦然,让漫威的角色游走在院线片和流媒体剧集之间,也有相当大的创作空间。举例来说,迪士尼较早前原本和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签约,为他在《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角色“鹰眼”拍摄一部个人影片。后来,迪土尼决定先为这个角色拍摄剧集,剧集将在今年登陆Disney+。

华纳媒体为打造其HBO Max平台砸下重金,近期也频有大动作——他们出资7000多万美元,支持导演扎克斯奈德(ZackSnyder)重新剪辑《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并放在HBOMax上播出。2017年上映的《正义联盟》备受批评,但有不少漫威影迷和漫画迷表示惋惜,此次重新剪辑也是顺应了他们的呼声。同时,华纳媒体还提出了多元宇宙的概念(注:即同一个故事情节中存在多条平行的时间线).为DC漫画旗下数十部影视剧创造了叙事上的连贯性。为此,他们邀请到迈克尔基顿出山,在计划于2022年上映的華纳兄弟影片《闪电侠》中,基顿将时隔30年再次扮演蝙蝠侠。DC漫画也在为HBO Max深入创作系列剧,比如詹姆斯古恩(JamesGunn)不仅要执导电影版《自杀小队》,还要为HBO Max执导《自杀小队》的衍生剧集《和平缔造者》(Peacemaker).这部剧已经于今年1月15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开机。此外,由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影片《蝙蝠侠》也正在开发衍生剧。

各“宇宙”竞相扩展

索尼影业也采用了这种策略,他们借助杰瑞德莱托(JaredLeto)主演的《吸血鬼莫比亚斯》( Morbius)扩大另外一部分漫威电影宇宙版图。索尼影业于201 7年正式开启“索尼漫威角色宇宙”,重点打造与“蜘蛛侠”相关的配角和故事线,目前索尼不仅拥有蜘蛛侠的电影版权,还拥有其他部分漫威英雄的版权。于2018年上映的《毒液:致命守护者》是“索尼漫威角色宇宙”发布的第部影片,不过这部影片完全没提及蜘蛛侠。而将于2022年1月21日上映的《吸血鬼莫比亚斯》,将是该项目中第部提及蜘蛛侠的影片,此外,迈克尔基顿将在该片中扮演反派角色“秃鹫”。早在2017年上映、由汤姆霍兰德主演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中,基顿就是“秃鹫”。的扮演者。这也暗示着索尼和漫威联合打造的蜘蛛侠系列影片,正在和索尼构建的电影宇宙逐步建立联系。很明显,索尼也为“索尼漫威角色宇宙”制订着一个宏伟的计划,眼下,这个宇宙正在萌芽。

索尼一直非常关注影迷对漫威英雄衍生剧的反响,该公司有个负责监控社交媒体上粉丝的言论,并从剧本开发到后期宣发都参与出谋划策的营销团队。2018年《毒液:致命守护者》首支预告片发布之后,市场反应平淡,这个团队就给出建议,认为影迷渴望看到的预告片是犀利而幽默的.同时必须出现原著漫画中最经典的毒液咬下人头的情节。索尼后来根据这些建议,剪辑发布了第二支官方预告,引发不少影迷关注。最终《毒液致命守护者》拿下了8.5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无论是影迷还是漫画迷,给出的评价都可圈可点。

漫威影业的多元宇宙也在扩张,在201 4年的影片《超凡蜘蛛侠2》里扮演反派电光人的杰米福克斯将在下一部由霍兰德主演的《蜘蛛侠》中再次出演电光人,而在2004年上映的由山姆雷米(Sam Raimi)执导的《蜘蛛侠2》中饰演反派章鱼博士的阿尔弗雷德莫里纳(AlfredMolina)也将回归。

环球影业这边,《侏罗纪世界3统治》(Jurassic World:Dominion)是其2018年收获13亿美元票房的《侏罗纪世界2:失落王国》( Fally Kingdom)的续集,这部影片召集了《侏罗纪》系列所有的演员班底,包括山姆尼尔(Sam Neill)、劳拉邓恩(Laura Dern)和杰夫戈德布卢姆(Jeff Goldblum)。

当影迷们为演员班底的回归而喝彩的时候,导演科林特雷沃罗(Colin Trevorrow)却表示出担忧,他认为仅仅把这些角色堆砌在一起是不行的,“原班人马回归让人们兴奋,但这只是浅层的。兴奋过后,我们必须讨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让他们回归?要让这些角色成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该让他们做些什么?” 需要提及的是,科林特雷沃罗担任制片人的剧集《侏罗纪世界白垩纪营地》(JurassicWorld: Camp Cretaceous)第二季已于1月22日登陆N etflix。

实际上,流媒体设想打造的剧情相互交织的剧集,电视台早有实践。自2014年以来,cw电视台每年都会利用其DC超级英雄的角色制作交叉联动剧集,这 形式在2019年的《无限地球危机》(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中达到巅峰:这部联动剧集对DC漫画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改编,集合了女超人、蝙蝠女侠、闪电侠、绿箭侠和剧集《明日传奇》等;此外,来自其他DC系列影视剧中的角色也前来客串,比如在电影《正义联盟》中扮演闪电侠的埃兹拉米勒(EzraMiller)。监制过cw电视台多部超级英雄电视剧的马克古根海姆( Mare Guggenheirl])认为,“一开始我们也在讨论 ”这样会很酷吗?会有人喜欢吗? 讨论来讨论去,类似粉丝们会喜欢的‘及人们会为此疯狂的这样的论点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讨论中。其实,我们想要的和粉丝想要的很大部分是重合的。

过犹不及

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看过犹不及的风险,漫画出版业就有过这样痛苦的教训。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不少大型出版商似乎没完没了地发行畅销书的续作和衍生作品,随着市场饱和和读者的审美疲劳,漫画出版业因此经历了 轮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美国电影公司也并非没有遭遇过类似的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初期,派拉蒙公司不断开发《星际迷航》系列的影视作品,由于开发过度及剧情越来越套路化,这部成功的系列最终被认为创意枯竭,也只有铁杆粉才会买单,普通观众早已失去兴趣。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研究粉丝文化的电视学教授迈克尔尼德曼对此总结,“人们很看重叙事逻辑,他们喜欢出乎意料但又符合常理的情节设计。”

继斯坦李之后,漫威的第任主编罗伊托马斯(Roy Thomas)经常引用漫威之父的一句话,当然这句话或许是虚构的:不管观众怎么说,他们其实并不想要改变。斯坦李曾解释,实际上观众想要的是“改变的幻觉”。今年各大电影公司将更加小心翼翼地遵从这告诫。制片人兼编剧古根海姆就说:“我写作时当然总是把粉丝考虑在内,但他们并不能决定我创作的方向。”

向Disney+输送剧目时,迪士尼甚至数次放弃部分院线票房收入来反哺旗下流媒体。

猜你喜欢

漫威蜘蛛侠索尼
漫威“开山之作”卖了240万美元
“蜘蛛侠”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中篇
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
蜘蛛侠
蜘蛛侠大变身
搞懂这些你才能看懂漫威电影
索尼推新型存储卡
街头数码美女特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