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帮扶之路

2021-05-07席岫峰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吉林贫困户攻坚

席岫峰

洮南市那金镇的好田村远没有名字描述得那样富饶,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贫困的帽子一戴就是几十年。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吉林农业大学承担了好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学校党委以“党建扶志助推攻坚,科技扶智助力扶贫”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科教、人才和技术优势,构建起“党委+支部+项目+专家+合作组织+农户”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农业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一、党委统筹,形成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实施精准扶贫“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全面统筹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列入学校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并写进学校的“十三五”规划;在校内扶贫工作中,学校党委牵头抓总,扶贫办统筹协调,二级党组织及处级单位负责组织落实,形成上下联动、主动参与的工作氛围。将精准扶贫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17次,专门研究脱贫攻坚,集体学习相关文件;校领导先后17次带队深入贫困村走访调研,听取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把握扶贫工作的标准及要求,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强化精准扶贫工作保障。学校第一时间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和驻村工作队,择优选派正处级干部为驻村第一书记,在副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和种植养殖领域的专家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组建驻村工作队,2017年又从全校机关部门遴选15名同志轮流常驻贫困村,统筹协调全校的精准扶贫工作;着眼于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建设,统筹谋划帮扶计划、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从机制、制度、政策等方面对精准帮扶给予有力保障。学校还设立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做到干部、人才、技术、资金保障到位。针对好田村大田面积大且集中、水利设施极其不足等因素,学校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帮扶的一项重要工作,多方协调完成高标准农田的田间道路建设,打井91眼,从根本上解决了好田村农田长期缺水的问题。

二、建强支部,打造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活动载体建设和标准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好田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在村民心中的威信。学校党委在好田村成立吉林农业大学扶贫办党支部,注入资金,加强村部硬件建设,与村党支部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带动村党支部建设与发展;着力提升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决策和执行能力,形成“一心一意抓扶贫、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科技培训中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奠定基础,让贫困户实打实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同时,着力带强村支部书记,带强村“三委”班子成员,带强广大党员。学校党委和那金镇党委在好田村共同开展了3届优秀共产党员和勤劳致富之星、尊老爱幼之星等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用身边典型带动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

三、壮大产业,夯实精准扶贫的经济基础

针对好田村生产发展状况,吉林农业大学不断引进种植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建设新项目,在好田村设立科技扶贫基地,帮助好田村发展玉木耳种植示范、吉林白鹅养殖及关键技术推广示范、优质芦花鸡养殖技术示范、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半干旱区玉米水肥一体化及新型种植技术示范、手工编织、电子商务等产业项目18个,有125个贫困户参与项目实施实现增收,部分项目辐射带动了全村所有种植、养殖户。目前,玉木耳种植、吉林白鹅养殖、高標准农田试验、手工编织、农村电商培训5个特色产业项目极具市场竞争力。为了实现产业带动就业,让贫困群众实现离土不离乡的致富目标,吉林农大把扶贫车间建在了村里,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人。围绕吉林白鹅和玉木耳两大项目,在好田村建设了孵化厂、饲料基地,并和当地政府、好田村村委会三方合力建设了菌包厂,学校还组织师生积极参与产品开发、包装设计、产品营销等。目前,已累计生产菌包36万袋,产出玉木耳2.7万斤,产值130余万元,贫困户分红9.1万元;投放鹅雏1万只,成活率98%以上,产值80万元,户均增收1600元。此外,手工编织产品产值也达到了5万余元。

四、志智双扶,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单位的帮扶措施片面追求“短平快”等问题,吉林农业大学始终将“扶志”与“扶智”贯穿始终,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挥农业高校的独特优势,千方百计调动好田村党组织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从思想上拔穷根;开展农业现代技术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发展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脱贫攻坚以来,学校先后选派6批专家服务团、20余名专家学者就种子和化肥农药、栽培方式、电商营销等方面问题开展了现场培训和生产实践指导,对600人次的贫困户青年、种养殖大户、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致富理念、手工编织、电子商务等培训,发放了《玉木耳高产栽培标准》等科技宣传资料3000余册。除了安排专家到村里,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东北亚博览会、长春农博会等展会参观,到一些企业考察,开阔村民视野的同时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更多机会。

五、结对包保,落实精准帮扶的具体责任

以学校基层党组织为单位,对好田村的贫困户实施“一对一”对接,充分发挥各单位资源优势,全面落实包保帮扶的具体责任,架起党群联系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学校领导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47次,处级单位走访慰问260余次、电话联系1000余次,发放慰问品折合人民币4万余元,解决实际问题140余个。各包保部门(单位)积极协调涉农资金,陆续开展村部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文体卫生活动室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村容绿化美化、村道硬化、围墙修建、自来水入户、厕所改造、危房改造等项目;募集各类图书2000余册,进一步充实了好田村农家书屋。同时,开展特色帮扶活动,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校组织部、校医院、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校团委、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继到村开展助力党员、助学、助医、助残、助老、助孤等主题活动,每年对贫困户开展一次体检、一次志愿支教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的好田村,村庄美了,百姓富了。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凭借着更新的农业生产观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好田村必将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致富之路。(作者系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    文

猜你喜欢

吉林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