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0块银幕目标实现后,影院如何可持续发展
2021-05-07刘汉文
刘汉文
我国彩院数量已经达到较大规模了,下一步应该考虑如何让彩院布局更加合理,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彩院品牌,培养观彩习惯
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影院行业历经挫折,但银幕数还是实现了8.3%的增长,达到75581块,比2019年增加了5794块。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增2000余块银幕,总数达到77769块。业界预计,80000块银幕的目标将很快实现,我国放映市场容量稳居世界首位。
如果时间倒回2010年之前,80000块银幕对电影行业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因为当年,全国只有6000余块银幕,而电影市场最发达的北美地区,长期保有40000块银幕。当时,业内人士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们国家的银幕数能达到北美地区的规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谁能想到,10年后,我国的银幕数量即将是北美地区的两倍。
但与影院行业的朋友交流,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而是觉得行业还存在一些很棘手的问题。
一是单银幕产出大幅降低。根据灯塔研究院的数据,去年全国影院的场均人次为9.7,比2019年下降3.9人次;上座率为8.1%,比2019年降低2.8个百分点;单银幕产出26.9万元,同比下降了70.8%。今年火爆的春节档之后,因为较长时间没有重量级的新片上映,3月23日,内地电影市场票房仅为2400万元左右(需知单日票房纪录是超过17亿元),跌至去年影院复工之后的一个低点,影院的状况可谓“门可罗雀”。
二是影院竞争更加激烈。部分城市影院市场已经饱和,有人戏称,在一线城市某个繁华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往往分布着四家影院互相竞争。同时影院的运营成本较高,20%左右的影院面临停业危机。据企查查数据,2020年约有2800家影院类企业关门。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对包括电影院在内的全行业存在影响。比如今年春节期间,石家庄、哈尔滨等地的影院因为疫情防控,一直没有营业,错过了春节档这个全年最重要的档期。
电影院不仅是大电影市场多窗口、多渠道发行的发动机,也是电影资本循环的主要途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电影放映单位一度发展到16万余个,每人每年观影20余次,达到“村村挂银幕,人人看电影”的盛况。后来遭遇全行业的萎缩,大量影院改做他用,教训非常深刻。当前随着80000块银幕目标的实现,影院如何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
首先是要丰富影片的供给。通常年份,日本影院每年上映的影片超过1000部( 2018年为1192部),而我国每年上映的影片约为500部,导致同时放映的影片数量明显不足,未能体现出放映的差异性。
其次是要拓展影院的业态。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场面,首次在全国70家影院中实现了4K超高清直播,将重大事件宣传报道的直播信号历史性地引进影院。此前,国家大剧院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舞剧电影《天路》,并通过5G技术在首都电影院及网络同步直播。这两个活动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由此也提示我们,电影院除了放电影,还能产生什么新的业态?这很值得行业去共同探索。
再次是要鼓励影院做好服务。据统计,去年票房在200万元以下的影院达8000家,这意味着大部分影院都经营得不够理想。笔者曾去呼和浩特凯诺星空影城调研,该影城的硬件条件并不好,但影院员工经常策划电影沙龙造影响。《烈火英雄》放映时,该影院邀请消防员讲电影党课; “六一”时,该影院策划在影厅做儿童跳蚤市场。这些活动密切了影院和附近观众的关系,影院经营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
最后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电影产业带来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消除的,很可能是长期的、持续性的。针对疫情防控,政府和行业协会已经出台了很多及时的规定。在实践中,有影院业主认为,在餐馆就餐不需要测体温、戴口罩的时候,影院应该参照执行。因为通常来说,标准影院的层高比餐館要高,空间要大。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建议行业智库对疫情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影院科学合理地应对。
总体来看,我国影院数量已经达到较大规模了,下一步应该考虑如何让影院布局更加合理,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影院品牌,培养观影习惯。这些将是未来影院建设和经营长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中国走向电影强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