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拉萨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2021-05-07平措卓嘎郭小青

西藏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典型成人

平措卓嘎 郭小青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 拉萨 850007)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为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导致幼儿教师情绪和精力消耗过多,从而出现身心疲惫状态和对工作以及工作对象的疏离感[1]。职业倦怠作为衡量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指标,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6]。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心理韧性”等,指个体在经历困境或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发展现象。[2]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心理弹性主要受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影响。其中,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人格和能力等;心理弹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又可分为家庭外和家庭内因素。以往有关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的多个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3-5]

探讨西藏拉萨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对促进当地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进行剖析,明确成人心理弹性水平在预防和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的重要作用,为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特点的心理健康援助和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拉萨市城关区选取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其中有效问卷269份,问卷有效率为92.8%.在调查对象中,男教师19人,女教师250人;藏族教师有147人,汉族教师有122人;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7人,21~30岁的有170人,31~40岁的有72人,41~50 岁的有20 人;教师学历方面,高中毕业的有14人,中专或技校毕业的有59 人,大专毕业的有112 人,本科毕业84 人;公办园教师156 人,民办教师113 人;教龄在0~5 年的教师有130 人,教龄在6~10 年的教师有75人,教龄在11~15年的教师有64人。

1.2 工具

1.2.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Kindergarten Teacher Burnout Inventory,KTBI)[1],包括“低成就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及“工作热情衰减”三个维度。其中第一个维度包括9 个项目,涉及个人工作成就方面的问题;第二个维度维度包括11个项目,涉及职业负荷、压力感受方面的问题;第三个维度包括6个项目,涉及工作热情方面的问题。该量表共26 个题目,采用5 点记分法,量表中的反向题目转换后,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88。

1.2.2 成人心理弹性(复原力)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主要用于测量心理失衡时提高或维持适应能力的个体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2]。量表包括自我感知(自我的知觉)、未来目标、社会能力、组织风格(工作计划风格)、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6个维度,共33 个条目按1~7 级评分,其中,第一个维度有6 个项目,第二个维度有4 个项目,第三个维度有4 个项目,第四个维度有6 个项目,第五个维度有6 个项目,第六个维度有7 个项目。量表中的反向题目转换后,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弹性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4。

1.3 统计分析

本调查集体施测,匿名答题,统一收回。利用SPSS 23.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幼儿教师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以及心理弹性状况。通过Pearson 相关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关系。职业倦怠3 个维度(工作热情衰减X1、低成就感X2、职业负荷压力X3 组成U 变量集合,成人心理弹性6 个维度(自我感知Y1、未来目标Y2、组织风格Y3、社交能力Y4、家庭凝聚力Y5、社会资源Y6)组成V 变量集合。检验水准a=0.05。

2 研究结果

2.1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情况

综合考虑已有研究中有关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划分的标准,将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划分为三组,即得分从最小值~2.499分为低职业倦怠组,得分2.5~3.499分的为中度职业倦怠组,得分为3.5~最大值为职业倦怠重度组。结果发现,本次调查中,幼儿教师低职业倦怠组有26 人,占9.7%;职业倦怠中度组有112 人,占43.1%;职业倦怠重度组有127 人,占47.2%.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情况(N=269)

以幼儿教师的性别、民族、教师所在园的办园性质、以及教师教龄为自变量,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各维度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在性别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男性倦怠程度高于女性,且职业倦怠的各维度在不同人口学统计变量上均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在职业负荷压力维度上男性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性教师;在低成就感维度上汉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藏族教师,民办园幼儿教师感受到的低成就感维度上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公办园幼儿教师。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受试的职业倦怠得分比较(±s)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受试的职业倦怠得分比较(±s)

注:*P<0.05,**P<0.01,***P<0.001。

2.2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弹性得分情况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弹性总分为(3.1±0.7),总分低于理论中值(4),[6]表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状况表现不佳,各维度得分呈现出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社会资源得分(3.3±0.8)、社交能力得分(3.3±1.1)、自我感知得分(3.1±1.1)、未来目标得分(3.1±1.3)、组织风格得分(3.0±1.3)、家庭凝聚力得分(2.6±1.1)。

2.3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成人弹性量表的一般相关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和成人弹性量表各维度进行Pearson 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为正相关;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为正相关,个别项目为0 相关;除了成认弹性量表社会资源维度之外,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与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及总得分均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结果见表3。

表3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的描述统计与相关(N=269人)

2.4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2.4.1 典型相关系数及典型变量的系数。三对典型变量对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依次为0.4211,0.222 和0.065,但是经似然比和F 统计量检验仅第一个典型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贡献率为79.32 %,如表4 所示。职业倦怠对应的第一典型变量(U1)的标准化变量线性组合为:U1=0.526X1+0.373X2+0.253X3;成人心理弹性对应的第一典型变量(V1)的标准化变量线性组合为:V1=-0.037Y1-0.173Y2-0.560Y3-0.499Y4-0.119Y5-0.009Y6,可以看出U1 主要受工作热情衰减X1 的影响,而V1 主要由组织风格(工作计划风格)Y3 和社交能力Y4 贡献较为突出,其余各维度对V1 的贡献相近,具体见表5。

表4 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结果

2.4.2 典型结构分析,即原始变量和典型变量的相关程度。在第1 对典型变量的结构图中,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指标中X1(工作热情衰减),X2(低职业成就)和X3(职业负荷压力)与U1,呈正相关关系,成人弹性量表(RSA)各维度与V1 呈负相关关系,U1,和V1 显著正相关,说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与成人弹性量表各维度呈现负相关关系。职业倦怠原始变量中X1(工作热情衰减)与典型变量U1 相关性较高,其典型因素负荷量为0.925;成人心理弹性原始变量中以Y3(组织风格)和Y4(社交能力)与典型变量V1的相关性较高,其典型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808,-0.754。因此职业倦怠与成人心理弹性的第1对典型相关关系主要由Y3(组织风格)和Y4(社交能力)通过第1 个典型变量(V1),来影响X 组变量中的第1个典型变量(U1),而与U1相关较高的变量为X1(工作热情衰减)。具体见图1所示。

图1 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结构图

2.4.3 典型冗余分析,用于分析各典型变量对原始变量组整体的变差解释程度。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变异可以被U1 和Vl(典型相关的第一个变量)解释的比例为73.3%和13.1%;成人心理弹性的变异可以被V1和U1解释的比例依次为32.7%和5.80%.具体情况见表4。

表5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对应典型变量的系数

3 讨论

3.1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现状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得分较高,表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总体上出现了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这一研究结果与我国其他研究人员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一致。[3,7-9]。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表明,民族地区不同性别,民族、属于不同办园体制下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职业负荷压力维度上男性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性教师;在低成就感维度,汉族教师得分高于藏族教师;民办园幼儿教师得分高于公办园幼儿教师,上述因素可能是影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8-10]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减轻应基于性别、文化和体制差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

本次调查中,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弹性得状况表现一般,得分低于理论中值(4)。各维度平均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资源、社交能力、自我感知、未来目标、组织风格得分、家庭凝聚力。在心理弹性的各维度上,幼儿教师社会资源、社交能力、自我感知等均值排在前三位,表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对己有社会资源支配能力、自己的社交能力方面相对而言是比较满意的;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说明幼儿教师能通过人际交往和交流合作来加强与亲人以及重要社会他人的交往,能通过积极改造外部环境的方法来营造具有相对保护作用的环境,最终达到克服危险性困难和压力的目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家庭凝聚力、组织风格(工作计划风格)、未来目标均值较低,家庭凝聚力维度反应的是成人心理弹性外部环境支持方面。良好的社会支持主要体现在得到家庭的支持,并由此产生归属感。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在这一维度上得分较低,表明来自家庭情感支持方面的感受较低。同时,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弹性水平在个体内部保护性因素方面感受较低。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对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自己未来能否顺利达成目标的信心不足,或者说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3.2 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水平的典型相关分析

工作热情衰竭、低成就感和职业负荷压力与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呈负相关,由此可见,心理弹性变量集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5][11]。本研究中,在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中,工作热情衰减(X1)是检验职业倦怠最重要的指标[8-9][12-13],成人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个体内部保护性因素组织风格(Y3)和社交能力(Y4)主要影响职业倦怠中的工作热情衰减维度(X1),并呈现负相关,这说明幼儿教师的组织风格即工作计划风格和社交能力水平越高,其职业倦怠中最实质的部分,工作热情衰减(X1)发生的程度就会越低。研究建议,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可以与提升教师心理弹性水平工作结合其来。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利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来监测或预测其心理弹性的水平,并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从预警到干预对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的教师建立和启动动态化、及时性的社会应对机制。其次,本研究中,由于工作计划风格和社交能力维度是反应成人心理弹性变量集的重要的指标,可以选择通过提高涉及成人心理弹性中的个体内部保护性因素,如个人时间管理能力、工作计划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效能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项目的开展,消除或减弱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进而做到维持和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质。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典型成人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成人不自在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Un rite de passage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