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疗中的价值

2021-05-07杜娟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宫腔内子宫出血宫腔镜

杜娟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宿迁 223800

异常子宫出血属于临床妇科十分常见的病状表现之一,病因较为复杂,诊疗难度较高,对女性的生活质量、生理健康的危害较大。研究发现[1],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生殖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失调、器质性病变等,例如子宫内膜增生、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快速、准确鉴别疾病对后续临床治疗十分重要。传统鉴别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常用方法为刮宫或经阴道B超技术,效果一般,极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宫腔镜技术的改进与完善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优点在于视野清晰、准确性高,操作安全,备受医生及患者的认可[2]。该文以2018 年1月—2019 年12 月该院收治82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例,简要介绍宫腔镜技术的应用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选该院接受诊治的异常子宫出血病患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为28 岁,最大为59岁,平均年龄(34.5±1.4)岁;病程时间短则 3 个月,长则4 年,平均病程(1.4±0.6)年;主要症状表现为:38 例患者经期时间延长、 经量较多,25 例患者经期无规律出血,9 例患者围绝经期出血,10 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纳入标准[3]:①经临床诊断确定为异常子宫出血情况,符合相关判定要求;②年龄在28~59 岁;③均对该次研究知情,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患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②排斥参与检查的患者。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1.2 方法

1.2.1 阴道B 超检查方法 检查时患者采取平卧仰卧位,双腿自然放于支撑架上,充分暴露阴道口。在B 超探头上佩戴安全套,并涂抹润滑油后插入阴道内,针对骨盆水平面、垂直面进行扫描,记录动态数据变化[4]。

1.2.2 宫腔镜检查方法 检查时体位与B 超完全一致,同时开展静脉麻醉处理,并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检查,在完全排除宫腔镜检查禁忌后方可开展。检查在月经干净后3~7 d 进行,不规则出血者止血后检查,出血期间检查者,需抗生素治疗3 d 后进行;如有自行口服止血药物史,则需在停药至少1 d 后检查。检查前需执行6 h 禁食和4 h 禁饮。检查前需在宫腔内注入膨宫液,可选择葡萄糖试剂,浓度控制在5%即可,宫内注液后压力控制在10~15 kPa。沿宫腔生理方向缓慢将其送入,待腔镜达到宫底部位,且周围液压稳定后进行检查。利用腔镜观察宫腔黏膜和结构的完整程度,同时记录内膜厚度、黏膜颜色、是否存在肿瘤病灶或赘生物病灶等,在检查时采用由内而外的方式,检查的同时逐渐将宫腔镜退出。如发现异常病变,需进一步检查该病变区域,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区域的观察,以进一步降低漏诊概率[5]。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宫腔镜技术诊断与经阴道B 超技术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诊断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所示,82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发现,1 例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占比1.22%,1 例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占比1.22%,35 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占比42.68%,13 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占比15.85%,12 例诊断为妊娠组织残留,占比 14.63%,19 例诊断为宫颈息肉,占比23.17%,1 例诊断为子宫瘢痕憩室,占比1.22%。

2.2 宫腔镜技术与经阴道B 超诊断准确性比较

该次82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技术诊断后,81 例患者明确病因,准确率为98.78%,相较经阴道B 超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宫腔镜技术与经阴道B 超诊断准确性比较(%)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引发此类疾病的原因相对复杂,通常宫腔内肿瘤病灶、炎症、黏膜损伤等均可产生出血症状,如未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可能会出现贫血、盆腔炎症等,癌前病变患者还可能因病情迁延导致癌变[6]。目前临床治疗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中最有效者为外科手术,该治疗措施可直接对宫腔内病灶区域进行切除,但根据病情程度不同所需要切除的范围也有明显差别,部分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将整个子宫切除。因此在治疗前需对病症进行严格、准确的诊断,确定疾病程度后方可实施相应的治疗[7]。

在以往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最多的诊断方式为宫腔刮诊、阴道内B 超检查等,虽然可以确定部分患者的病情程度,但总体准确率普遍不高。其中宫腔内刮诊无法直视病灶,所存在的弊端较大,无法准确寻找病灶所在位置,存在漏诊可能,因此目前已经被绝大多数医院所淘汰[8]。阴道B 超则有效弥补了刮诊的非直视性缺陷,且操作也相对简单,患者应用过程中安全系数较高,不会对宫腔、宫腔内黏膜构成损伤,且可准确获取宫腔黏膜供血量、厚度等相关数据,对宫腔黏膜病变程度可以进行大致判断。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子宫内膜的病变程度的诊断准确性较差,其无法准确判断病灶直径在2 mm 以下的情况,对此类小型损伤的漏诊率普遍偏高,由此可见B 超阴道检查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病情诊断的切实需求。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革新,内镜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宫腔镜就是针对妇科子宫内病变的检查技术,其不仅具有内镜包含的直观性、无创性等特点,同时也使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应用时还可借助膨宫液对宫腔内组织进行保护。检查时利用宫腔镜可直观地对病变结构、与健康组织的关系等进行观察,也可确定病变程度、 生物学解剖情况、 宫腔内异物分布等诸多信息,使得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同时宫腔镜诊断可直接与外科手术相互结合,在诊断确诊后即可实施相应的止血或切割手术,无需再行开腹治疗,有效降低了实际治疗时患者承受的痛苦[9]。与传统B 超检查相比:①宫腔镜诊断对于小直径病灶的准确性更高,针对内膜息肉、黏膜组织下病灶等也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对局限性子宫内膜肿瘤类病变进行判断。②宫腔镜对于病灶的定位更加准确,不仅降低了漏诊概率,也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了方便。③传统B 超只能从外形异常特征对出血病灶进行判断,而宫腔镜可以直视宫腔内病变,确定病灶与健康组织间的准确关系,且部分疾病在检查同时可以直接实施治疗。④目前现行的宫腔镜检查所导致的并发症率极低,基本控制在2.5%以下,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子宫穿孔、气体栓塞、稀释性低钠血症,主要因操作不规范导致。而几乎不会引发远期并发症,进一步说明了该诊断方式的安全性。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宫腔镜检查的操作难度较B 超更高,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方能操作,重视适用证的选择,严格遵守规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0-11]。

该次研究结果所示,82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78%,而经阴道B 超诊准确率仅为 85.37%(P<0.05)。该结果与李燕茹等[12]发表文章结果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准确率91.49%高于经阴道 B 超准确率 61.70%(χ2=12.067,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异常子宫出血情况采取宫腔镜技术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鉴别患者出血原因,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宫腔内子宫出血宫腔镜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试论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宫腔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负压吸宫术后B超提示宫腔内回声改变处理方法的探讨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