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以A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2021-05-07章建林朱朝霞郑东旭

南方农机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的体系评价

章建林 , 朱朝霞 , 郑东旭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6)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1]。基于此,湖南省就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做出部署。近年来,湖南的制造业发展很快,主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制造业向“湖南智造”“湖南创造”转变,努力实现制造强省的科技跨越。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三高四新”的实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而现代学徒制能培养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三高四新”的高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能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2014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旨在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遴选一批高职院校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从此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进行实践阶段。A校为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到目前为止,A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共有9个班级进行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了325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 现代学徒制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为制造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A校在《中国制造2025》下,从规划、组织、管理、过程监控和成效评价等方面和投入、过程、产出等要素,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美的厨卫集团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中构建了评价体系[2-4]。

2.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情况说明

本文以2017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美的厨卫集团的2个现代学徒班共76名学生为例(以下简称“美的现代学徒制班”),对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数据收集、总结和分析。评价体系从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要素着手,对各对应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设定相应权重,总分为100分。各评价指标有对应的相关制度或管理办法,如为了保障人才培养顺利进行,基于协同和相关者利益视角,A校机电工程系与美的厨卫集团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实施相关保障制度,其中包括企业为美的现代学徒制班提供实训条件、建设哪些实训基地或投入实训建设的资金、选拔到班任教的企业师傅的评选标准、选派学校任课老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的相关规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学习用品等,学校选任教师的标准、教学管理、教研教改的规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等教学资料细则的一系列相关制度或管理办法。专家按相关制度或管理办法进行评分,总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说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问题,将取消本专业与此企业合作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的资格直到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评分在60分~80分为合格,说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需针对性解决问题;80分~90分为良好,说明人才培养模式有部分问题;90分以上为优秀,表示人才培养模式只需进行微调。

2.2 美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模式评价评分统计

通过对2017级美的现代学徒班人才培养模式跟踪调查,收集、分析、总结其评价数据,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2.3 美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结果分析

按评价标准对美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可知,2017级美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模式良好,其中学校与企业重视教育教学的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很强,校内的实训实施的利用率高。但校企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经验欠丰富,学生管理制度未及时更新,企业师傅教学经验不足和学校老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个别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欠合理,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有待提高,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不高,参加职业鉴定考证不积极等问题,这需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合理改进措施并逐项改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重。

表1 2017级美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得分表

3 与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比较

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教育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校督导评教为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未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评价,从而出现毕业学生需在企业进行一段时间实习才能正式上岗的现象,不能保障学生和岗位的无缝对接,增加人才培养成本,降低效率。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其评价主体为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人事部门、企业师傅、学校教务处、老师、学生,还有家长与社会组成的“九位一体”,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从各个角度来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合理、更真实。

3.2 评价体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

传统教育一般是采用终结性评价,在期末,学生对老师进行评教,老师组织相关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办对教师进行评教,终结性评价很片面,不能全面、真实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对每个阶段制定相关制度,确定对应评价内容设定评价标准,以至对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也进行相关评价,评价体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中,使评价内容过程化,合理地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机结合,为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有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

3.3 快速全面找出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点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不能全面、系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问题很难被发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且逐项评分,能清晰地分析得分较低的内容,找出得分较低的原因,有利用于快速找出问题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开展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4 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表1得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教育评价体系有创新、更合理,但还有如评价内容可更全面、评价标准更细化等改进的地方。

4.1 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考核标准不合理

评价体系虽然对各要素进行了评价,但评价内容还可更全面,如以人为诉求的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潜在能力未作为评价对象等;同时,各评价内容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制定或管理办法),但评价标准还不够细化,专家在评价考核时存在主观性,其评价得分不能完全体现真实性。

4.2 对企业“学生”身份评价不到位

A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对每个评价内容的权重进行了赋分,但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日常管理归属学校,虽然企业参与各种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制定,但对学生的学习日常管理缺少经验,学校对企业的管理又一知半懂,在企业的学徒又是学生身份,从而出现对学生在企业的“学生”身份的管理和评价不到位。

5 结语

A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多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其评价体系是一种繁杂的体系,评价内容还需更全面,评价标准和权重还需更细化。但评价体系在一年又一年的经验积累后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取得了可喜成绩,能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能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和“三高四新”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美的体系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