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06肖冰吴诗翩
肖冰 吴诗翩
摘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对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看作一个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熵值法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识别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各影响因素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中所占权重最大,为0.1617;经济和交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力较大,其作用系数分别为0.36、0.22。因此,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应以农业为主线,利用经济和交通驱动农业的發展,再通过这三者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余子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权重;熵值法;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4-0231-06
作者简介:肖冰(1974—),女,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系统工程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E-mail:88093096@qq.com。
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无疑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农村人口、资源不断流失,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现象更加严重(图1);从2012年开始,农村农业的单位播种面积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率都呈下降趋势。可见,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出现一定的滞留甚至倒退现象,农村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受到农村的经济、治理、文化教育、环境、交通和农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须要以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研究,解安等探讨了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历史逻辑、战略定位、实现途径等关键性问题,并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1];祝志川等从农业经济、科技水平、生活保障和农业生态等4个方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2];焦永利等基于“资产-流动-收入”系统分析了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各地在统筹城乡过程中更为全面地审视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3];张应武等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了测度,并且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4];Islam等利用物种丰富度、物种间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这3个指标来评估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现代化程度,并提出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植物多样性正在减少[5];Otchia则采用了微观模拟模型(CGE)来分析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并估计了增长和再分配对刚果民主共和国贫困变化的贡献,提出利用劳动力的技术变革会产生一定的扶贫效果,而利用资本技术变革会导致这种增长不均衡[6]。这些研究大多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框架、发展路径和发展现状等内容的研究,也有文献对农村地区的农业[7]、经济[8]、环境[9]、交通[10]、文教[11]、医疗[12]、治理[13]、生活[14]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某一层面进行研究。但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少。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从系统的视角出发,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子系统,并利用熵值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子系统,并分析各子系统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力,以期深入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内部结构间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好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1研究思路与方法
1.1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1.1.1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行实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各方面的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划分为8个子系统,分别是农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环境现代化、文教现代化、医疗现代化、交通现代化和生活现代化,并将这8个子系统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8个一级影响因素。由于这8个一级影响因素指标都是不可测量的潜变量,须要再选取可测量的二级指标变量。根据系统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可塑性、层次性、简易性和可比性等原则,结合专家组意见,最后选取人均用电量、恩格尔系数等24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1.1.2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和归一化处理
本研究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其他相关资料获取收集了1998—2017年的所有二级指标数据。由于二级指标中存在2个逆向数据,须要对这2个逆向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取倒数),然后利用公式(1)对全部数据做无量纲化和归一化处理。
1.2熵值法计算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的权重
熵值法(entropymethod)、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都是常见的计算权重的分析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是主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是客观赋权法,但主成分分析无法直接得出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客观地逐一获取农业农村现代化所有影响因素的权重,本研究选取熵值法来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影响因素所占权重,具体思路如下:
从而得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的权重为0.1617,在所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中权重最大。结合图1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影响因素更严重;因此,可以判断农业现代化所占权重最大的结果是可靠的。
1.3计算潜变量目标层和一级指标的数值
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层)及其一级指标都是不可测量的潜变量,须要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二级指标变量的数值和权重获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i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的归一化数值;w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中的第j项二级指标的权重;y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中的第j项指标值的归一化数值;T表示目标层的归一化数值;Wi表示一级指标权重。通过计算最终得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其一级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表3)。
2农业农村现代化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拟合及分析
2.1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模型构建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多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15]。本研究构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结构方程模型,主要描述的是8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间的相互关系。9个潜变量都是通过二级指标的归一化数值和权重得到唯一的数值,因此各潜在变量都能够完全由观测变量解释,即测量误差为0,此时的结构方程可以进行路径分析。因此,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展开验证式因子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1)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相关性;
(2)8个影响因素都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初步影响;
(3)农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因子载荷较大。
根据上述假设,初步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的路径模型,如图2所示,子影响因素之间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用双箭头表示,e表示残差值;各子系统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系数用单箭头表示。其中路径系数就是单箭头两端之间的因子载荷,箭头开始一端是因,箭头指向的一端是果,因子载荷代表其作用强度。指标的数据为模型导入数据(表3)。
2.2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模型修正
根据上述构建的路径模型,运用Amo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矩阵是非正定矩阵;于是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现代化与生活现代化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994,非常接近于1,存在高度共线性。由此可知二者是造成矩阵非正定的原因,须要剔除其中的1个指标。由于在前述权重分析过程中经济现代化的权重比生活现代化的权重大,因此本研究选择剔除生活现代化指标。剔除指标后重新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子系统的作用路径进行分析,得到协方差正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模型和相关统计指标。
根据图3和表4可知,各影响因素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均为正向,并且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显著相关(P<0.01)。同时可看出在标准化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图中对农业农村现代化作用最强的是经济现代化(0.36),其次是交通现代化(0.22),即经济指标和交通指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驱动力最强。
2.3农业农村现代化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
根据Amos软件得出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由表5可知,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模型的拟合指标基本都达到可接受标准,模型通过检验。即本研究提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模型成立,从而直接得出假设1和假设2成立;由图3可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作用较强的为经济现代化和交通现代化,所以假设3不成立。
3结论
本研究基于熵值法和SEM分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的权重并且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路径模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权重最大,为0.1617;经济现代化和交通现代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系数最大,分别为0.36、0.22。权重代表重要性,作用系数代表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力依赖性,因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农村经济和交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须要农村经济和交通的带动。
(2)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核心的部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须要提高农业现代化。
(3)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农业、经济和交通。通过这三者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余子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发展。
而对于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农业、交通这3个方面的发展,学者们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了,本研究不再赘述。但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都是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在侧重经济、交通和农業发展的同时,也要协同推进其他子系统的发展,使农村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障、基层治理和农村生活都跟上现代化的步伐,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解安,路子达.农村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J].河北学刊,2019,39(6):105-109.
[2]祝志川,张国超,张君妍,等.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差异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9):386-391.
[3]焦永利,叶裕民.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分析框架与应用——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1):104-109.
[4]张应武,欧阳子怡.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动态演进及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9,35(20):95-98.
[5]IslamMR,BatenMA,HossainSMA,etal.FactorsaffectingplantbiodiversityinthehomesteadsofruralareasunderprocessofmodernizationinBangladesh[J].International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Innovation&Technology,2018,8(1):44-54.
[6]OtchiaCS.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structuralchangeandpro-poorgrowth:policyoptionsfortheDemocraticRepublicofCongo[J].JournalofEconomicStructures,2014,3(1):1-43
[7]OgemahVK.Sustainableagriculture:developingacommonunderstandingformodernizationofagricultureinAfrica[J].AfricanJournalofFood,Agriculture,NutritionandDevelopment,2017,17(1):11673-11690.
[8]刘义圣,陈昌健,张梦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的隱忧和改革路径[J].经济问题,2019(11):81-88.
[9]张勉.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规制[J].农业经济,2019(11):6-8.
[10]李斌,尤笠,李拓.交通基础设施、FDI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21(1):69-77.
[11]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5-144.
[12]StrasserR,CouperI,Wynn-JonesJ,etal.Educationforruralpracticeinruralpractice[J].EducationforPrimaryCare,2016,27(1):10-14.
[13]熊万胜,方垚.体系化:当代乡村治理的新方向[J].浙江社会科学,2019(11):41-50,156.
[14]李琼,赵阳,周宇.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ESDA—GWR模型的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5):841-850.
[15]任立,吴萌,甘臣林,等.基于SEM-SD模型的城市近郊区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决策机制仿真研究[J].资源科学,2020,42(2):28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