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黑话”,建“圈”自缚
2021-05-06石羚
石羚
“底层逻辑是打通信息屏障,创建行业新生态。顶层设计是聚焦用户感知赛道,通过差异化进而颗粒度达到引爆点。”近日,一份难晓其意的互联网“大厂”,即大企业报告引发热议。从链路、拉通,到势能积累、高频触达,再到OKR、trans,这样的“黑话”在互联网公司颇为流行。圈外人表示,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懂了。
正如股票行业的“头肩底”“抢帽子”,编辑出版的“三审三校”“转活亏活”,各行各业都有特定术语。互联网公司用“落地”表示“将项目执行完成”,用“颗粒度”形容事件的清晰程度,或是新词相沿成习,或是学术语言转化,或是简称及外来词汇,这些抽象凝练的词汇起到了提高表达效率的作用,为人们描述世界、呈现思想提供了称手工具。
在过去,很多“黑话”属于隐语。随着时代发展,刻意使用“加密”表达进而防备外人的现象少了,但专有表述仍在发挥标识团队成员、加强内部认同的作用。从饭圈用语到“大厂黑话”,使用“这路话”成为辨识自己人的重要符号。
有人说:学习“黑话”是职场小白蜕变为老炮的必修课。话糙理不糙。新人学习必备术语,一定程度上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熟悉内部用语,也有助于统一认识、共同干事。从这个角度看,术语、隐语,对企业而言都有内在价值。问题在于,很多人对“大厂黑话”的不满从何处起?
一是以辞害意。堆砌术语、为用而用,打乱了词语应有的用法,违背了语言的表意初衷。二是故作高深。明明是投广告,非得说“全链路深度营销、矩阵式打法”;明明是有销售经验,非得说“对裂变增长有完整方法论”。晦涩不是专业,生造概念是肤浅的自我包装。这些化简为繁、生搬硬套的表达,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相去甚远。
更重要的是,语言生态反映社会生态。一些企业将“黑话”用得好不好当作能力高低、入行早晚的标准,将“黑话”长短当作绩效多少的标志,超出日常交流范畴,助长了不健康的企业文化。福柯说:话语即权力。一旦“黑话”被鼓励甚至强制使用,它客观上成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催生更多标准化员工的同时,将支配人们消除个体差异、改变表达习惯,甚至制约干实事、出实绩的热情。
好好说话是一种美德,但这不意味着各行各业必须说大白话。由于地域、文化、行业等差异,不同场景中的语言各有特点。日常生活中的俚语俗谚,学术著作中的严谨术语,甚至是外资企业中的中英混合,在便于交流的前提下理应并行不悖、各美其美。但用刻意修建的围墙拒圈外人于千里之外,分圈内人为三六九等,这样封闭的语言太小家子气,注定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因时损益,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由于技术革新改变了物质世界及媒介形式,人们的表达内容和说话方式也为之一新。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创新先导的互联网行业,也肩负着塑造时代表达的使命。对“大厂黑话”的热议,是人们对互联网高度关注的一种呈现。我们期待,互聯网行业在创造更丰富产品的同时,让更多符合时代的生动表达“破圈”进入日常生活,为开放的语言之海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