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疃丝绸:一纤一丝总关情
2021-05-06魏伟李凤蕾
魏伟 李凤蕾
地处山东半岛西北端、潍河下游的昌邑市,享有“丝绸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驰名中外的柳疃丝绸即诞生于此。柳疃,即昌邑市柳疃镇,从这里生产、销售的丝绸被称作柳疃丝绸,简称“柳绸”。历史上,柳疃丝绸曾盛极一时,并跟随华侨的脚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柳疃丝绸技艺已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闪耀着熠熠光辉。
织就一城繁华
柳疃丝绸兴起于清代嘉庆年间,鼎盛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不同于南方丝绸以桑蚕茧作为原料,柳疃丝绸最具标志性的特点就是以野生柞蚕茧织绸,其丝绸成品被称作茧绸或柞绸。
柞蚕茧、桑蚕茧皆为制作丝绸的主要原料,分别由柞蚕、桑蚕吐丝形成。柞蚕,又称山蚕,是中国北方特有蚕种;桑蚕,别名家蚕,为中国南方特有蚕种。两相比较,柞蚕个头较大,柞蚕丝更粗、更有韧性,而且在耐酸碱性方面更胜一筹。
在中国古代,以桑蚕茧制作丝绸一直是丝绸业的主流。明代末年,山东诸城、五莲等地开始用柞蚕丝捻线织绸,这为柞绸此后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柳疃丝绸正是把握住了柞绸兴起的时机,才最终发展成为“丝绸之乡”。
清代道光年间,柳疃机匠掌握了纩车缫丝和纺车纺线技术后,开始将胶东地区、鲁中南地区的柞蚕茧运回柳疃缫丝纺线,进行本地织造。柳疃镇第一家丝绸商号“福盛店”茧庄开业后,“广盛店”“双盛合”等众多商号相继开设,昌邑丝绸业迎来大发展,柳疃丝绸声名日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柳疃丝绸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由于沿海口岸的开放,柳疃丝绸外销数量成倍增长,几乎村村一片织机声。以柳疃为中心,昌邑当地绸缎商号猛增至400余家,从事丝绸生产和贸易的人达10万之众,年出口丝绸60万匹。在此期间,古老的柳疃小镇天天如集市,白银市场、镖局、旅店、戏园一应俱全,市面上各国货币随处可见。
成书于1902年的《野蚕录》,记载了柳疃丝绸业当时的繁荣,“今之茧绸,以莱为盛,莱之昌邑柳疃集,为丝业荟萃之区,机户如林,商贾骈比,茧绸之名,溢于四远……一切商业,亦无不仰承鼻息,随以周转,县城商业视之反若集镇。”
凭借精湛的工艺、优良的品质,柳疃丝绸在1915年、1933年举办的两届世博会上均获殊荣及盛赞,成为国货的代表。
“丝路”上的绸商
随着柳疃丝绸业的兴盛,昌邑当地身背丝绸包的涉洋经商者络绎不绝。他们下南洋、上北邦、涉东洋、走欧美,为柳疃丝绸开辟出一条畅通的国际商路,让柳疃丝绸走向了世界,也成就了以昌邑为根基的“华侨之乡”。
丝绸商人从柳疃出发,或踏上大漠古道,沿陆上丝绸之路走到中亚、西亚各国,或从码头乘船起航,沿海上丝绸之路远涉重洋。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海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这些闯荡世界的绸商当中,前往东南亚做生意的人最多。据史料记载,至1936年,下南洋卖绸的昌邑侨商不下万人。除行商如张锡恩、韩其宽、任铭东等人外,还有部分坐庄开店者,如杨茂春在印度尼西亚开设的“源兴泰”绸布庄,是昌邑绸商在东南亚最早的商号。
不怕吃苦、敢闯敢干的昌邑人,用精美的丝绸,书写了传奇故事,也让柳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名扬四海。当年一些身在异国的昌邑侨商给家里寄信时,只要在信封上写上“中国柳疃”四字,便能邮寄到家,足见柳疃的知名度。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昌邑侨商选择回国,支援家乡经济建设,兴办公益事业。1956年,昌邑、平度的旅外侨胞倡导兴办山东省华侨中学,韩其宽参与筹建工作,并任第二届董事会顾问,任铭东、张锡恩等人热情捐资。改革开放以来,侨胞、侨眷集资兴办华侨绣服厂、华侨旅游服务公司、侨乡小学,并多次向家乡捐赠款物。在增进对外交流方面,侨胞起到了桥梁作用,促成部分外国使团、国际友人来昌邑参观访问,进行商务活动。
2020年6月,山东省首家侨史馆——潍坊侨史馆在柳疃镇揭牌。该馆收藏有涉及华侨与柳疃丝绸的相关生产生活用具、票据、证件、书信等2000余件,再现了当年身背丝绸包的昌邑华侨的海外创业史。昌邑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韩旭红表示,昌邑华侨在整个潍坊华侨当中所占比例较大,目前,昌邑海外华侨达2万余人,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潍坊侨史馆的建成,对于宣传昌邑的丝绸文化和侨乡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绸乡人的情怀
丝绸文化是柳疃历史长河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生产技术的采用等原因,传统的丝绸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柳疃丝绸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柳疃丝绸文化,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传承柳疃丝绸文化,当地企业家韩良忠投资兴建了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韩良忠从小生长在丝绸之乡,祖父辈都做丝绸生意,情感与责任驱使他要为家乡、为柳疃丝绸做点事情。“通过陈列展出关于昌邑丝绸生产销售等社会活动相关联的重要实物,给昌邑人、柳疃人留下看得见的乡愁,将丝绸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韩良忠说,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寄托了绸乡人的情怀。
目前,柳疃絲绸文化博物馆陈列着与柳疃丝绸有关的各类文物实物3万余件。在进行文物征集的近4年时间里,闫竹云与刘景贤等博物馆筹建人员行程达6万多公里,遍访柳疃、都昌、奎聚、龙池、卜庄、下营、围子7个镇(街)的早期丝绸工商业者和华侨后人,为28名健在的柳疃丝绸工商业者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走进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历史厅、红楼厅、工艺厅、绸乡厅、丝路厅、文化厅、现代厅、展销厅八个展厅以及丝绸之乡名人展台和红色教育、绸乡民俗等特色展厅,全景再现了柳疃丝绸的前世今生。
在博物馆中间的开阔地带,摆放着十多个织机,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这里进行展演。已过古稀之年的刘元勋老人从小在柳疃镇长大,退休前一直从事茧绸织染工作。他一边演示着茧绸织染技艺,一边介绍说:“我17岁就跟着家里老人学习丝绸织染,干这个活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技巧,现在真正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了。”不光在此处,只要有非遗展示活动,刘元勋都会参加。他希望通过现场展演,让更多人了解柳疃丝绸技艺,将丝绸文化传承下去。
??刁艳杰
liuTuan Silk: relaTing To naTional CondiTionS
Located at the northwest end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Wei River, Changyi City is not only reputed as the “Land of Silk” and the“Land of Overseas Chinese”, but also the cradle of the world-famous Liutuan Silk.
Liutuan Silk emerge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qing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flourish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unlike the southern silk made from silkworm cocoons, Liutuan Silk is made from wild tussah silk, which is its most iconic characteristic. Relying on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and fine quality, Liutuan Silk won honors and praise at the World Expo in 1915 and 1933, becoming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goods.
In 2006, the Liutuan Silk technique was inscribed on the list of Shandongs first bat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 Liangzhong, a local entrepreneur, invested in and built Liutuan Silk Culture Museum. “We strive to carry forward the silk culture in a better manner by displaying important article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Changyi silk,” said Han Liangzhong.
At present, more than 30,000 cultural relics relating to Liutuan Silk are displayed in the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