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重器诉说宅兹中国

2021-05-06翟胜利

百姓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邑周武王铭文

翟胜利

西周距今已逾三千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逐渐损减消解,许多曾经无比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事迹都变得异常模糊难辨。所幸在传世和出土载体之中,还残留着一些珍贵的记忆碎片,成为人们感知西周和重构历史的有机密码。青铜重器——何尊,就是这样一件载体。

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贾村(今宝鸡市贾村镇)村民陈堆家后院土崖坍塌,发现一件青铜尊,后辗转入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75年,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先生最早发现该青铜尊内底铸有铭文,器主名何,故定名为何尊。

经张政烺、马承源、唐兰、李学勤、朱凤瀚等学者考证,何尊铭文释读如下: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徹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铭文记载: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111年),周成王迁居于(或曰营建、相宅)成周,又自太室山开始举行对周武王的福祭。在四月丙戌日,周成王在京室训诰宗小子何说:“昔日你的父辈公氏能够仇匹周文王,周文王接受了大命。周武王攻克大邑商之后,就在太室山告祭说,‘我要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治理民众。呜呼!你这年轻人啊,没有智识,要效法公氏为实现天命建立功勋,遵循天命,敬事君王,要协助王奉行明德,希望上天能够护视我们这些不够敏慧的人。”周成王的训诰结束后,赏赐三十朋贝给何,何因此制作了这件礼器来祭祀祖先。

“宅兹中国”的意思就是居于天下之中。因为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所以何尊备受公众瞩目。铭文中“中或(国)”的本义为诸国之中、天下之中,尽管与当今的专有国名“中国”差异显著,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的出现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关联。在古文字中,“中”为象形字,本义是指一种上、下都带旒的旗子,又有内、里之义。“或”是“國”“国”“或”“域”等字的共同初文,从戈从口,口像城邑,会用戈守城之意,其本义为邦国、城邑。

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大邑商、中商、东土、南土、西土、北土等地名称谓,将居于中央的商邑与其他四土相对应,体现了居中而治的观念。然而商朝城邑多称“邑”“邦”,迄今没有发现甲骨文中“中国”连用的现象。传世典籍中的“中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左传》等,时代都在西周以后。何尊銘文中最早的“中国”一词,既体现了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标志着早期“中国”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周人兴起于岐周,即现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地区;周武王克商之前已经向东迁都至宗周,即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丰镐地区。不过以辽阔的西周疆域而言,这里仍然偏居西隅。据《尚书》《逸周书》《史记》等文献记载,周武王克商之后,就已经开始谋划在宗周以东地区建立都城,以便有效控制新拓展的广阔疆域。在一系列考察、选址之后,最终决定定都于伊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地区的成周。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秉承先辈遗志,命周公、召公等朝廷重臣继续主持成周的营建,按照当时的习俗先后举行了卜宅、相宅、定宅等活动。不少学者认为,何尊铭文记载的在太室山举行的典礼,就与营建成周时的相宅、定宅或禋祀等活动有关。

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特别是记录了周成王对于宗小子何的训诰之辞,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是西周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也勾勒了西周定鼎成周、治理天下的宏伟蓝图。

何尊铭文肯定了周武王、周成王对于定都成周的谋略和经营,然而由于对具体字句理解不同,关于周成王是否曾经迁都等问题仍颇有争议。此外,何尊铭文还涉及周公摄政、周成王纪年等诸多西周重大史事,在揭开谜案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大邑周武王铭文
优教大邑:办“美丽而有温度”的教育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武王伐纣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讲诚信到极致的炎黄先祖
讲诚信到极致的炎黄先祖
太邑彝族的本土崇拜
奴隶倒戈
大邑区块新型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研究
夔膚簠铭文读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