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星:偏爱绿松石的玉雕大师
2021-05-06李平吴若男
李平 吴若男
湖北省竹山县有“东方绿松石之乡”之称。在这里,有一群爱石、刻石之人,多年坚守绿松石雕刻工艺的传承,曹红星就是其中一位。他独具匠心的创意、巧夺天工的手艺,将绿松石厚重的文化底蕴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红星1974年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曹家湾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宝丰镇是久负盛名的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艺人在雕刻、彩船歌舞等方面名声在外,当地文化艺术人才层出不穷。曹红星从小就爱刻刻画画,捏泥人、画花草是他的最爱。因家境贫寒,他读完初二就辍学跟随表哥去外地做建筑工人,后来回到家乡做了几年小生意。
1994年9月,曹红星来到广东省惠东县,跟一个亲戚学习玉石雕刻和绘画。学了一年,他发现自己在雕刻上很有天赋,也很感兴趣,于是更加刻苦钻研。业余时间他还自学艺术课程,阅读中外古典名著,提升艺术鉴赏水平。随后,他进入一家工艺美术厂做小件动物雕刻,边打工边学习。
1996年,曹红星与人合伙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办了一家加工天然水晶石的工厂,但不到一年,工厂就倒闭了,曹红星不得不另谋生路。此后十多年间,他辗转了10多个工艺美术厂做雕刻匠人。平时,他潜心研究各位师傅的雕刻技巧,揣摩他们的创意巧思,学到了很多东西。
2008年春节回家,曹红星了解到家乡的绿松石行业比较景气。一位相熟的老板想试试曹红星的手艺,拿出一块绿松石请他设计并雕刻。曹红星根据这块绿松石的颜色、纹路,用7天时间雕刻出《五子闹佛》的作品。就是这件作品,让曹红星的雕刻才艺得到当地一位领导的赏识,领导劝说曹红星回家乡创业,做绿松石深加工。曹红星心动了,开始做回乡的打算。
2009年,曹红星回乡办起了“红星雕刻”工作室。2011年,他注册成立“竹山县红星绿宝工艺厂”,专门从事绿松石雕刻艺术品的生产与销售。
据曹红星介绍,我国的玉雕界人才辈出,但大都选择和田玉、南红、翡翠等料性相通的材质为原料。而绿松石的料性有别于其他玉种,设计、雕刻难度很大,其易碎、不易下刀的特点,让很多玉雕匠人望而却步,造成了绿松石雕刻人才的短缺,也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生硬呆板的绿松石机雕作品。
从事绿松石雕刻艺术,是一份苦差事,从设计到雕琢,再到打磨抛光,完成一件作品要花费很长时间,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双重付出,而且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灵气,打磨抛光过程中还要忍受刺耳的噪音。体力、耐力不好,没有坚强的意志,都很难坚持下去。而曹红星不仅坚持下來了,还教出了一批徒弟。
曹红星说,绿松石加工首先要扒皮选料,根据料子形状设计题材,先用铅笔画出图案,然后用毛笔描绘;第二道工序开始雕刻,使用工具上有讲究,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工具,这样雕刻出的作品线条流畅,立体感强,有层次;第三道工序进行抛光打磨;最后配雕刻木座。
“在选材时先掂分量,料越沉越好。接下来要一看、二摸、三泼、四照。”曹红星说,“‘一看就是要看表皮、观质量;‘二摸指摸润度;‘三泼是泼水看颜色和密度;‘四照指用强光灯照射看材质好坏。雕刻时选择题材很重要,在雕刻过程中使用挖、挡、遮(丑)、留(保料)等技术,再加上平常练就的技能,进行精雕细刻,这样才能雕刻出一件好作品。”在曹红星看来,绿松石雕刻最难的还是构思,因势造型、依色取巧,怎样依势而雕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石料的技巧很难掌握。他会反复地观察石料,根据结构、纹理进行构思,让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近些年,绿松石原料价格一直在攀升,从原来的每公斤500元至1000元,到现在已升值了100倍。曹红星擅长雕刻人物,他雕刻的一件700余克的绿松石作品《女娲补天》卖出了45万元的价格。如今,曹红星的绿松石雕刻事业如日中天,有些作品还在绘图环节,就有绿松石爱好者早早预订了。
凭着精湛的雕刻技艺与巧妙的构思,曹红星的绿松石作品频频获奖。其中,《刘海戏蟾》获2013年“中国玉器百花奖”银奖,《五子闹佛》获2014年北京中华玉雕精品展“中华龙奖”金奖。2016年,曹红星被中国玉雕艺术研究会评为“中华玉雕艺术大师”。2017年,他又荣获“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荣誉与口碑之下,曹红星一如既往地钻研着绿松石雕刻技法,以手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待每一件作品,用精湛的技艺赢得尊重,以可靠的品质获得认可。
目前,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曹红星已收了十多名徒弟。“我要把绿松石雕刻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曹红星的心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宝玉插上艺术的翅膀,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绿松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