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变坏,都是从第一次被冤枉开始的
2021-05-06曹林
曹林
很久没像这样了,人们面对这样一条新闻时如此感动,为一个孩子受到善待而欣慰。看到警察的调查还孩子以清白时,很多人松了一口气,比给自己洗清某种委屈时还高兴。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这种教育能在这张白纸上留下铭记一生的美好,对规则和正义的依赖。
重庆10岁男孩被疑划车却坚决否认,父亲认赔3500元,民警看监控追查3天,真相大白,事实证明不是孩子划的,车主退了赔偿并给孩子道歉。很多网友觉得这条新闻太治愈了,是看多了那种“不敢做好人”之类堵心新闻后的治愈。男孩父亲事后发声说:“这件事情能得到圆满解决,真的要感谢认真负责的邹警官,虽然事情本身不是很大,但是邹警官一直觉得不能冤枉孩子,积极沟通,反复研判,连续几天查阅监控录像,尽心尽力去寻找真相,还了孩子一个清白,守护了孩子心灵中的阳光。”
优秀的家长,负责的警官,让一个诚实而坚定的孩子更加坚信正义的力量,教科书般的办案态度,教科书般的教育过程,不仅在一个孩子心中投射进阳光,也是一次鲜活的诚信教育、法律教育、家庭教育、家长教育。
培根那句话常被引用,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但错误的审判是污染了水源。这句话用在这里尤其贴切,如果开始对孩子的错判没有及时纠错,那么这件事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孩子的心就是水源。但负责任的警察扭转了这个结果,用实际行动把培根那句话改写成,一次公正的审判,其善果甚至超过十次善行,因为这种公正的审判滋养了正义之源,尤其当这种判决事关孩子、被孩子凝视的时候,更是如此。
很多孩子的变坏,都是从第一次被冤枉开始的。尤其是当大人都觉得你做错了,肯定是你做的,甚至你的亲人都一口咬定是你干的,连象征着法律正义的警察叔叔都这么认为时,就会觉得无所适从,天塌下来了。明明心里清楚不是自己干的,但孩子自己无法自证清白,说什么都被大人武断地判为“孩子撒谎”。成人面对这种情况时,也许还能诉诸自我调查和法律诉讼去澄清冤情,一个孩子能怎么选择?很多时候,他只能在内心选择不信任这个世界,既然我不被信任,我为什么要信任别人?法律都这样,怎能靠它去讨回正义?这种心结得不到疏解,渐渐就会选择相信拳头、欺骗、厚黑、尔虞我诈。
这件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成人的武断是多么可怕,而孩子面对那种武断时又是多么无助,他们的世界,就是大人对他们贴的一个个标签,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在一个个这种标签中形成的。面对某种对孩子的指控时,成人更多顾及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早点解决,责问孩子,不顾场景的羞辱,本能觉得孩子会撒谎,没有事实证据就妄下结论,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是用平等的姿态和确凿的事实去说服,而是用家长权威去迅速“解决”。
因为反衬出这些问题,这条新闻才格外触动我们,这个家长太值得学习了,这个过程的处置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在证据对孩子不利的情况下,没有恼羞成怒通过羞辱和呵斥孩子维护自己的面子,意识到在这种公开场合这样七嘴八舌询问孩子对孩子的不公平,即使做错了事,应该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进行教育。也不能以“闹”的方式解决,会给孩子形成错觉。先行协商解决,尽快带孩子离开,回家后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回家后与孩子长谈,孩子坚持说不是自己干的,确信与孩子无关,趁机跟孩子讲了“如何面对这种似乎洗不清的误解”的道理。这种耐心,和与孩子基于事实和信任的平等交流,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邹警官尤其值得赞赏,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耐心与信任,是天然的情感,而一个警官对陌生孩子的负责,却需要高度的职业精神。好像不是太大的事,他似乎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就作出判断,无须费心费力去看那么长时间的监控,事情已经在赔偿3500元中解决了。但他没有糊涂官判糊涂案,没有放过疑点,没有觉得“孩子的事儿是多大的事儿啊”,而觉得要拿证据说话,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法律正义与每个人相关,即使这事儿是孩子干的,也要用证据让孩子心服口服。
一个优秀的父亲和一个负责的警察,不仅避免了对一个孩子的伤害,让孩子有了规则和诚信自信。也是对社会公义的滋养,好人不会被欺负,老实人会有法律保护。孩子变坏,许多就是从第一次被冤枉开始的,怎么说都无人相信,从而选擇相信拳头、迷信反规则潜规则、甚至破坏规则的。相比教育孩子不说谎和相信正义,成人担负着更多责任,一个良性循环,需要从成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