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初探
2021-05-06黑志燕
黑志燕
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禁锢,20世纪初,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先进知识女性对权利、责任等有了新认识,重视男女平等。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觉醒,促使女性的人格观念逐渐转变,体现了女性对自由平等权利的追求,对社会整体发展与当代女性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女性逐渐意识到自我和独立,到后来的参政和参与社会活动,都彰显着女性积极向上的追求与精神,也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近代以来,女性主体地位逐渐提升和人权的稳固,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具有时代意义。女性在呼吁男女平等的同时,也继承了历史的传统,使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方向。研究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对新时代的发展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女性思想意识的转变,反映出中国社会近代化蹒跚脚步的特征。
一、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中国先进知识女性在20世纪初推动了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为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真正觉醒的重要阶段,也标志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主体意识逐渐由自在自然阶段进化到自觉自为阶段,女性对自身的价值、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且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新型力量。
(一)自立自尊自信的人格意识自觉确立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自立才能独立生存,20世纪初的中国先进知识女性不愿意再依靠他人维持自己的生活,对自立的意义十分重视。这个时期有很多知识女性讲出了自己的见解,张竹君在一次演说中强调“欲言救国,必先于女子。而女子所宜先者,则首自立自爱,次则肆力学问,厚结团体”。1903年龚圆常这样指出:“盖期望人者,决不欲其有所依赖,而必求其独立。”这些都是女性在思想上对自立的认知,也重点强调了女子独立的重要性,对女性人权和地位有评价意义。20世纪初期的中国先进知识女性更多地认为经济上保持自立对自身的生活十分重要,要从依附男性生活的模式中走出来,就应该有独立的能力去选择自己生活的道路,从心理上能够得到自由。秋瑾针对当时社会上女子依附男子生活的现象,反复地告诫“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于是,社会上逐渐开设了一些女子工艺厂、女子手工传习所等,尝试靠自己的劳动和付出获得经济上的自立,能够在生活中真正地摆脱对男子的经济依赖。在辛亥革命后,女性在“实业救国论”的进一步影响下,发起了女子实业运动。这个时期女性已经对自立、自尊有了深刻的认识,“外国女子是人,中国女子亦是人,外国女子能争得权利,中国女子同样能争得权利”。女性对女权有了更新的认识,并要求女子也参与政权,具有强烈的革命主义精神,这是中国女性自强不息的体现。
(二)自由平等的权利意识普遍确认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女性能够深刻意识到过去一直生活在男权社会中,女子的生活模式只是围绕着养育子女、孝敬公婆、操劳家务、侍奉丈夫展开,无法享受女性作为人的普遍权利。进而,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加重视女子权利,而不只是片面地注重女子义务,能够体现出女子对自由平等权利的渴望,这是女子追求人权的思想武器。中国先进知识女性用语言生动地表达了对男女平等的憧憬,有的在刊物上发出“女权不复,毋宁死”的口号。女子对于权利的表达,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女子对独立、自由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标志着女性权利意识的苏醒。当时,中国女性要求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女子身体健康权、女子受教育权、婚姻自由权、女子经济独立权、女子政治参与权,充分体现了女性对各方面权利平等自由的要求,这也是女性思想的觉醒,逐渐脱离了传统男权的生活模式。自此后就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不缠足运动,让女子不再受这些陋习的束缚,能够以更加健康的方式生活。女性还十分重视受教育程度,要求男女都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兴办女学,越来越多的先进女性为女学出钱出力。在婚姻上,女性更加想要摆脱旧时的“专制婚姻”,呼吁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结婚,进而将女性的婚姻自由与国家富强结合起来。此外,女性还十分清楚地认识到经济与生活自由息息相关,女性无法达到经济独立也是失去人格独立的关键,只有经济保持独立才能从依赖男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实现男女平等的第一步。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女性认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应当只是不停地尽义务,也应该享受应有的权利,女子也应该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这也是人类进化的必至阶段。随着中国女子参政实践活动的不断推动,女权思想进一步发展,也是压抑数千年的中国女性权利意识全面苏醒的标志。
(三)救亡强国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人心
权利常常与责任意识紧密相连,女性在追求权利平等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与男性一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男性本位制约下,女性通常会被封闭在家庭中,只能做一些家务而不能讨论外界的事情,那时女子追求的人格目标仅仅是成为“賢妻良母”。随着女性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维新女性提出了“国家兴亡,匹妇亦有责”的口号,女性要求能够与男性一同承担救亡兴国之责任。20世纪初,中国女性深化了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这一思想认知,认为只有像男性一样为国家发展献力才是实现权利的平等,才能尽作为一个国民的义务。女性要求权利与义务的相辅相成,“世岂有不尽义务而能享权利者也,今日之义务轻一分,日后之权利减十分”,这是女性提倡男女平等的重要体现。国家的文明和发展不仅仅只应男性去维护,女性也需要参与到社会文明建设过程中,能够享受与男子一样的尊重和重视,要有平等的社会责任。女性对以往男子独大的奴化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了思想上的觉醒,不再将自己封闭在家庭中。但同时女性也不反对做一个贤妻良母,“女子者,国民之母也,安敢辞教子之责任;若谓除此之外,则女子之义务为已尽,则失之过甚矣”。女性对自身的责任和权利有一个比较理智的理解,不会放弃养育子女或完全放弃做一个贤妻良母,只不过女性不能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更要融入大社会中担负起其他方面的责任。中国近代女性要求扩大家庭责任的范围,能够真正地获得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对待,可以在国家发展中同男性一样尽到责任和义务,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女性对自由的要求更加明确,“巾帼英雄”秋瑾就唱出了女性的心声,“爱自由”更要“恢复江山”,这是女性的共同心愿。当时有大量的文字作品都反映了女性要求男女平等的心理状态,在弹词《精卫石》中有这样的表达:“扫尽胡氛安社樱,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道出了女性对男女平等的呼声,要求无论在哪里女性都应该与男性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和待遇,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战斗。女性不愿总在人后,更愿意获得责任意识上的平等,突破传统的束缚,所谓“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女性更加重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要求社会能够公平对待女性应当行使的责任。女性在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显示出政治层面的觉醒,更多女性积极投身于反清斗争、爱国运动中,这些都是女性参与政治运动的思想基础,彰显了女性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女性已经在权利觉醒中更深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达到了更高的程度,能够对女性的身份地位有新的认识,也是近代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充分展示。
二、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原因
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不是偶然的,20世纪初,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女性逐渐对自身的权利和主体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时局的严重压迫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国家的发展与时代变革有重要关联。1901年《辛丑条约》让国民感受到紧迫感和危机感,尤其是女性对国家存亡的认识在变化。女性认为不应该仅仅将自己的价值限制在家庭中,而要像男性一样能够担负起国家救亡的责任。先进知识女性深刻地意识到在当时的近代社会,女性更需要站出来为国家发展献一份力,而不应仅仅“为男子计、为家庭计”。她们认为,如果国家动荡不安、国破河碎,那受到灾祸的不只是男性,女性也会受其祸;如果面临国家危机女性无法参与到救国活动中,那么无论男女都是有罪的。面临国家的发展存亡,女性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也催生了女性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女性自身素质的显著提升
20世纪初,在清政府官方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女性的教育形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先进的知识女性内在素质不断提高,这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条件。戊戌变法推动了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式学堂也兴办起来,为女子教育开拓了新道路,这个时期也是女学热的兴起和发展阶段。据资料显示,我国女子学堂在1907年已有428所,培养的女学生也超过一万人,其他各类学校中女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女性的受教育范围逐渐扩大,女性的知识素养逐渐提高,能够在知识学习中满足女性对自身发展的追求,逐步完成对社会的实践改造。女性留学生也在增多。
(三)西方女权理论的广泛传播
我国在近代时期逐渐接触到外来思想,资产阶级民主学说得到广泛传播,西方女权理论成为我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思想武器。随着西方国家有关女权理论思想的大量输入,中国女性从思想和心理上更加重視女权的追求,在受到启迪之后对女性的主体意识有直接的影响。《女权宣言》《女人压制论》等理论一时间成为近代女性关注的核心,使女性对她们的权利具有更深层的认识,并且逐渐将女权思想渗透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近代先进知识女性深入研读西方女权理论,让女性对自我人格有新的认识,能够获得主体意识的觉醒,强调社会权利的男女平等,这是促进女性解放的重要力量。这些来自西方的“新空气”在中国快速盛行,成为灌溉女性自由的理论思想,西方女权理论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催化剂。中国女性在历史变迁中,面对深痛变局下的救亡图存,她们以更加的自立、勇敢维护权利,在西方女权文化与时代召唤的碰撞之下产生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
三、结语
随着我国历史文化的推进,女性从守旧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达到了真正的主体意识上的觉醒。近代先进知识女性彰显了积极的革命精神,她们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枷锁,不断提升自我意识,追求平等的人权和自由。女性要求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能够参与到政治实践中,只有突破传统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定位,改变整个妇女的地位,使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融合在一起,才能促使女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黄慧.《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张竹君.在爱国女学校欢迎会上的演说词[A].全国妇联.中国妇女运动资料(1840-1918)[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4]龚圆常.男女平权说[A].中国妇联.中国妇女运动资料(1840-1918)[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5]吕碧城.论某督札幼稚园公文[A].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 宁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