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下拓展性材料对幼儿创作的影响
2021-05-06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顾 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 创意艺术活动作为一种激发幼儿艺术潜能和创造力的实践性活动,通过创造性欣赏和自主创作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十分符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需求。材料作为创意艺术活动的支架、幼儿创作的“武器”和灵感来源,如何挖掘材料、投放材料等都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中班创意艺术活动“长城长”的追踪观察记录为例,谈谈拓展性材料对幼儿创作活动的影响。
表1.创意艺术活动“长城长”的追踪观察基本情况
情景一
主材料:泡沫积木
情景实录:在创作过程中,女孩子在创作烽火台,男孩子在创作城墙。涵涵选择和同伴一起合作,她先看了看同伴是怎么做的,然后就去拿材料模仿创作——她拿来了黄色的积木创作墙面,创作完第一层后发现没有足够多的黄色积木,于是又改成了两种颜色相间的方法继续创作;小威则抱来了好多泡沫积木开始创作,不一会儿他就创作好了:“看,我的烽火台高吧!”然后又跑到一边去看别人的作品;而小杰在一旁观望了一会儿,接着拿了几个积木独自开始了创作,创作到一半时说:“积木没有了怎么办呢?”
我的思考:材料是创意艺术活动的主打工具,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之一,因此材料的选择对于幼儿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作活动中,我提供了幼儿比较熟悉的泡沫积木,幼儿很感兴趣并第一次产生了合作意识,他们互相商量着如何建构,创作的时间也相对于其他活动更长一些,但是幼儿的技能只停留在垒高上,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到最后才发现材料数量不够。活动后我进行了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进行创作?无意间我发现纸袋比较适合幼儿,虽然无法让作品立体起来,但可以让作品有一定的整体性,气势强大而且数量充足。
表2.幼儿创作情景实录一
调整措施:创造性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而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将新材料投放在创意区中让幼儿去摆弄、探索材料的性质,为下次活动做好经验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服务。
情景二
主材料:泡沫积木、纸袋和小型清水积木
情景实录:第二次创意活动开始了,小威拿起小型清水积木看了看后好奇地问:“这个小积木可以用来干什么呀?”涵涵说:“这个可以用来装饰,还可以压住纸袋呀”小威听了说:“那我们一起做吧!”涵涵点了点头便把纸袋撑开,然后用积木压住做成了城垛。小威看了涵涵的城垛说:“我可以让纸袋站起来。”于是他把纸袋两边折进去让纸袋站立了起来,与同伴的长城相连就像长城上那些矮小的墙。另一边,小杰一个人拿着纸袋转来转去看了半天,只见他把纸袋一个竖着放一个横着放,就这样有规律地将纸袋一个一个连接了起来,纸袋长城就创作出来了。小威看到小杰的作品后问:“你这个是什么呀?”小杰答:“长城呀!”小威又问:“那怎么高高低低的呀?”小杰一本正经地说:“长城最上面一层不就是高高低低的吗!”涵涵拿着积木摆弄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创作出来,于是她走过来问我:“老师,有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制作小花呀?我想在长城下面添一些小花,这样就更漂亮了。”
我的思考:基于上次创作中材料数量的局限以及材料类型的单一,在第二次创作活动中,我提供了纸袋和小型清水积木供幼儿创作。小杰和小威两个男孩子对于材料都表现出了好奇、新鲜——小威会主动邀请同伴进行合作,并与同伴交流创作的想法;而小杰还是单独创作,但在活动中会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女孩子则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会主动与同伴合作创作,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新材料进行加工变形,使之成为新颖的作品。针对这两次活动,我对幼儿进行了仔细观察,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材料调整后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新增的材料更深层次地满足了幼儿的创作需求。
表3.幼儿创作情景实录二
调整措施:在创作过程中,幼儿想到了用小型积木来做一些背景装饰,但由于材料的色彩、大小等性质,他们的想法难以实现。因此,我将继续投放一些色彩鲜明、小型立体的材料供幼儿创作,如瓶盖、彩色卡纸等。
情景三
主材料:泡沫积木、纸袋和小型清水积木
辅助材料:彩色硬纸板、卷筒芯、瓶盖等装饰性材料
情景实录:今天的创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了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在原有的基础上给长城增添了背景。涵涵对小威说:“我们来做些小花吧!”于是两人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小花和叶子,然后剪下来贴在卷筒芯上,制作了立体式小花。小杰则用卡纸铺出了一条小路,并用瓶盖进行了装饰,“你们快来看我做的。”小威问:“你做的是什么呀?”小杰答:“我做的是一条石子路。”小威说:“那我可以做一些大炮放在长城上打坏人。”说完他用小型积木围成了一个炮台,并将卷筒纸架在上面当大炮,自己还躲在城墙后面喊:“敌人来啦,发射大炮,5、4、3、2、1,轰!”
我的思考: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加丰富立体,满足幼儿创作的欲望,我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辅助性材料,让幼儿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丰富作品的情境和美感。在创作过程中,小杰能多次与同伴沟通,并尝试与他人合作创作;小威能专注于作品的装饰上,分心的情况减少;而涵涵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伴沟通创作,并能较好地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三个孩子的创作时间相对于前两次持续得更长了。
表4.幼儿创作情景实录三
调整措施:在不断拓展材料的几次活动中,从对材料的兴趣、维持的时间、行为来分析,幼儿的创作兴趣随着材料的不断拓展而增长,持续的时间也逐步延长。由此研究表明,材料的拓展对于激发幼儿创意行为和延长幼儿创作时间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材料的刺激下进一步显现出来的这种积极的艺术学习态度正是创意艺术活动的内在动力。
重视幼儿这一学习主体的自我成长,关注儿童的操作态度,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美术技能,强调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开放而丰富的环境条件下充分相信儿童,为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耳朵、嘴巴、手脚调动各种资源优势,帮助儿童实现想法,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情感、想象创造能力等。让创意艺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满满的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