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决策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06黄世俊汤银银吴德全
黄世俊 汤银银 刘 辉 吴德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为13.7%,60岁以上人群超过27.0%[2]。COPD治疗贯穿整个疾病阶段,不同治疗方案的获益与风险并存。而目前的临床决策模式以家长式和知情同意模式为主,较少考虑到患者价值观和个人偏好。患者是医疗活动最直接的获益者,近年来随着患者权利意识的强化,其在医疗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共享决策作为以患者为中心决策模式,是指在无明确最佳选择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偏好和价值观,从而使医患双方在医疗和护理相关问题中达成一致意见[3]。研究显示,共享决策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患者的风险感知,提升治疗决策的满意度及治疗计划的依从性[4-5]。本研究探讨共享决策干预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62例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诊断标准;(2)本次入院诊断为COPD 病情加重;(3)无心理或精神疾病以及认知障碍,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肺部疾病;(2)拒绝参与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男性2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73.55±8.61)岁,平均病程(6.24±4.24)年;吸烟18例,不吸烟13例;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7例,中度13例,重度1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2.61±8.99)岁,平均病程(6.32±4.72)年;吸烟20例,不吸烟11例;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9例,中度10例,重度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共享决策干预。
1.2.1干预准备阶段
1.2.1.1决策辅助工具制定:(1)COPD患者治疗决策需求评估表。本研究以渥太华个人决策指南(OPDG)为基础,从知识、价值观、治疗确定性以及决策支持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由患者对选项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帮助患者明确个人偏好,评估其决策需求及支持情况。(2)COPD治疗决策辅助手册。手册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COPD基本知识,含COPD概念、症状、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医患沟通质量;第二部分为治疗方案决策对比表,内容含不同吸入药物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风险、治疗费用;不同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风险、治疗时间、舒适度、治疗费用。
1.2.1.2共享决策干预团队人员组建:由2名主治医生、护士长和3名护士组成。医生主要负责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及决策支持;护士主要负责共享决策干预方案制定、修改和实施,协调医患关系,保证信息有效沟通。
1.2.1.3共享决策团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共享决策理念的内涵、国内外实施现状及患者共享决策意义;纳入对象的标准、干预内容、干预的时机、决策辅助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共享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沟通技巧及注意事项。每次培训时间1h,共3次。
1.2.2干预实施阶段
1.2.2.1入院日:医生首诊,根据患者症状和急性加重个体化评估,明确患者可选择的COPD治疗方案,开具检查医嘱;护士发放COPD患者治疗决策需求评估表,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治疗选择偏好和价值观及决策支持需求等,从而提供针对性决策支持。护士向患者发放COPD辅助决策手册,指导患者及家属阅读COPD基本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医患沟通质量。
1.2.2.2决策前(入院1~2日):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治疗选择谈话,护士参与其中。医生针对患者病情,提出当前面临选择的治疗方案,解释不同治疗方案的各自优势和风险,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虑,给予耐心解释。护士针对治疗方案决策对比表的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逐条解释,帮助患者明确对疾病和治疗疑问,指导患者根据自身价值观、偏好、实际需求等对备选方案进行选择和排序,给予患者充分时间权衡治疗选择的利弊。
1.2.2.3决策日(入院2~3日):医生与患者进行决策性谈话,由主治医生再次询问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和最终决策,达成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
1.3.1治疗满意度问卷 采用自制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指导患者完成问卷,评价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该问卷Cronbach's α 为0.88,内容效度为1.00。
1.3.2治疗依从性问卷 根据滕小华等[1]研究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是否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是否自行停药或滥用药物,是否遵医嘱进行氧疗,是否合理饮食和规律休息,是否戒烟戒酒,是否保持平稳情绪,完成以上5~6项判定依从性好,完成1~4项判定依从性差。
1.3.3COPD评估测试(CAT)[6]该量表用于评价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咳嗽、咳痰、胸闷、运动、家务、外出、睡眠、精力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5分评分法,总分为0~4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3.4血气分析指标 包括PH值、PaO2、PaCO2指标,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度,动脉血氧状况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n(%)
2.3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满意度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满意度的比较 n(%)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3.1 共享决策干预提高COPD患者治疗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共享决策理念即医患双方在充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治疗共识,这需要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偏好做出符合自身最佳利益决策,同时医护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意愿和需求判断决策的可行性。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同协作,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医疗冲突;另一方面充分保障患者治疗决策参与权,体现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因此,共享决策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3.2 共享决策干预提升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80.65%,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共享决策干预能够改善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卞盼盼[7]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本研究中在决策前医护人员向患者发放决策辅助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COPD疾病基本知识及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知晓度及风险感知水平。同时,重视患者在决策过程传递的看法和疑虑等信息,鼓励并支持患者根据自身价值观、偏好、实际需求等进行决策,提高患者疾病治疗自主权,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管理内在动力,促进治疗依从行为的转变。
3.3 共享决策干预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转变,COPD治疗不仅要关注于患者症状减轻,生存时间的延长,还应重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COPD患者由于CO2潴留,导致呼吸困难、高碳酸血症,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通过共享决策干预缓解患者CO2潴留状况,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但PaCO2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与预期结果存在一定差距。原因可能是患者生活质量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研究表明,共享决策干预使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决策,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升患者希望水平[10];同时,促进医患信息沟通交流,使患者感知更多支持和鼓励[11]。因此,共享决策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共享决策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