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墓葬中的陶俑研究
2021-05-05高丁丁王宇航
高丁丁 王宇航
【摘要】 北朝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五朝的总称,历时两百余年,在北朝的墓葬中,陶俑作为陪葬物品经常出现。北方五朝中,北齐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朝代,其陶俑的造型可作为北朝墓葬中陶俑研究的一个代表。北朝墓葬中的陶俑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域的不同以及功能的差异划分为各种类型,从形态、服饰等方面间接反映了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发展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北朝墓葬中的陶俑进行分类对比,对陪葬陶俑蕴含的深层次信息进行重点讨论,有助于深层次地了解北朝的历史。
【关键词】 北朝;墓葬;陶俑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110-02
陶俑作为我国墓葬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许多朝代均有出现,在古代的墓葬等级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北朝墓葬中的陶俑通常按大類分为镇墓兽、镇墓武士俑、男立俑、女立俑和骑马俑等类型,还有陶甲马、陶鞍马、陶牛车、陶猪、陶羊、陶鸡等工具和动物俑。各大类中,还能进行细分,如男立俑可以细分为文吏俑、武官俑、役夫俑等;女立俑可细分为女舞俑、女乐俑等诸多类型。墓葬中的陶俑配置往往能代表墓主人身前的级别和民族文化,对于研究北朝的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北朝时期由于大批量的胡人来我国经商,这就导致了北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在不少的北朝墓葬中出现了深目高鼻具有明显胡人特征的胡俑,对于胡俑的梳理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北朝时期我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
一、北朝墓葬中陶俑的分类
目前考古学中对于陶俑的分类没用明确的定义,不少文献按照陶俑的头饰、服饰进行分类,也有部分按照陶俑的种族和姿势进行分类,总体来说,根据墓葬内陶俑的摆放位置和陶俑的功能进行大类的划分比较合理。本文首先根据功能将北朝墓葬中的陶俑分为了三大类,第一类是镇墓守墓类,如镇墓兽、镇墓武士俑等;第二类是仪仗礼仪类,如侍卫俑、文吏俑、笼冠俑等;第三类是娱乐侍仆类,如乐俑、舞俑和仆人俑等。在仪仗礼仪类中,笼冠俑的身份比较复杂,有可能是专门的奏乐俑,也可能是较高级别的官员,身份不太容易识别,需要单独进行专门的分析。
(一)镇墓守墓类陶俑
镇墓守墓类陶俑分为镇墓兽、镇墓武士俑和一些用于镇墓辟邪类的陶俑。镇墓兽又细分为人面和兽面镇墓兽两大类。人面镇墓兽根据不同的姿势可以划分成兽的四肢直立、蹲立和卧式三种形式。在四肢直立的镇墓兽中,一般头戴一顶较小的帽子,兽身跟马的形状较为相似,身上有鳞片和鬃毛,身下有托板,这种镇墓兽就是典型的人兽结合陶俑,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兽蹲立的镇墓兽较多,按足的类型不同分为足五指状和足马蹄状。足五指状的镇墓兽,多数都带有三角形的尖顶帽,另一部分有髻状角,在脊竖部位或者全身有鬃毛,兽身多数有红、黑等颜色的条纹,身下一般都有托板。足为马蹄状的镇墓兽则有所不同,通常深目高鼻,拥有一些胡俑的特征背脊上有可能有鬃毛、也有可能没有,但是有鳞片。通体呈红彩或者乌黑状,高度在30-60厘米不等。卧式人面镇墓兽,一般头顶有角且呈仰望状、微张嘴、有尾巴且足有五趾,这类卧式人面镇墓兽长度在18厘米左右,一般较小。兽面镇墓兽和人面镇墓兽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直立的呈现形式。蹲立式兽面镇墓兽也分为足五趾状和马蹄状两个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兽面镇墓兽基于传统文化,一般都是处于口大张,舌头朱红,看起来比较亢奋的模样,因为这样的形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般能吓跑其他的牛鬼蛇神,与传统文化中的门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各种类型的镇墓兽流行的时期和地区各不同,有的流行于东魏至北齐之间,有的流行于北魏迁洛之后。有的流行于山西、陕西地区,有的流行于河北、河南地区,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镇墓武士俑一般按照其身着的铠甲进行分类,大致分为筩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和全身铠甲。身穿筩袖铠双手向外摊开,头和手比例偏大的镇墓武士俑流行于北魏迁平城的时期,迄今为止仅发现一例。身穿两当铠的镇墓武士俑则流行于528年以前。镇墓武士俑身穿明光铠,手持盾牌的,则流行于528年及以后的东魏和北齐,范围主要以河北、河南和山西为主。其他的镇墓辟邪类陶俑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匍匐跪拜俑以及双人连体俑为主,这些墓葬中的陶俑在东魏、北齐时的山东淄博的墓葬中发现较多,其他地区目前尚未发现,带着浓烈的地域风俗。
(二)仪仗礼仪类陶俑
在仪仗礼仪类陶俑中属步行俑的种类最为繁多,伎乐俑、男侍从俑、女侍从俑、持盾侍卫俑、负箭侍卫俑、一般侍卫俑、套衣俑、文吏俑、笼冠立俑、胡俑和牵引俑。伎乐俑一般戴尖顶小帽或束发,斜披外衣并着长裤,手中击鼓或者击锣。男女侍从俑的着装有较大差异,男侍从俑一般着衣和裤,上衣较宽而配有腰束带并缚裤。女侍从则着袍或者是裙,穿上衫下裤较少,这部分陶俑仅流行于东魏和北齐的山东境内。持盾侍卫俑也成为持盾俑,根据其背部和头身的比例判断其所属的年代和地区,这也说明了北朝时期,各地区人的特征略有不同,可以通过体型进行完全的区分。负箭侍卫俑也就是带箭的侍从,一般侍卫俑的着装打扮则根据地区的不同,差异较大,充分说明了北朝时期,各民族在服饰和装扮上的差异很大,均有各自的特色。套衣俑多风帽或小冠装扮,多为拱手姿势,除了个别细节上的差距,多大同小异,变化不大。文吏俑多为贵族墓葬的陪葬品,凸显出墓主人身前地位的显赫程度,其穿着一般是戴冠、穿袍以拱手或者双手下垂姿势呈现。笼冠立俑以女俑为主,各地区的服饰和造型差异较大。胡俑跟其他俑的外貌特征差异明显是古代多民族融合的缩影。除此之外,也为墓主人的坐骑配备了牵引俑。骑俑与步行俑的种类大同小异,除了文吏俑变成武官俑以外,差别并不明显,只是在姿势方面多采取坐姿。
(三)娱乐侍仆类陶俑
娱乐侍仆类陶俑种类较少,一般分为汉人和胡人的乐俑、舞俑,主要区别在于汉人和胡人的外貌和着装区别。汉人的乐俑会将头高髻,多为坐姿,手中抚琴或者弹琵琶等弦乐。汉人的舞俑则所有不同,着裙装或者长衫,有手部或者腿部的舞蹈动作,身姿较为婀娜。胡人的乐舞俑多为卷发,带有异域风采,也有部分老者跳舞的陶俑。总的来说,汉人和胡人无论从乐舞俑的着装还是手持的乐器还有舞蹈的姿势来看,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正是各民族之间传统差异的体现。北朝墓葬中出土的仆俑多呈踞坐状,手中的器物以劳动生活日常用具为主,均呈现出日常劳作的场景。除此之外,在北朝皇家墓葬中也发现了童俑和老人俑的身影,说明墓葬的级别越高,陪葬的陶俑种类越多,符合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二、北朝墓葬中陶俑的分期与分区
(一)魏迁洛前的北朝前期墓葬中的陶俑
北朝前期墓葬中的陶俑从地域上来划分,一般将陕西和宁夏分为一个区域,此区域主要特点是没有镇墓兽俑,只有少量的镇墓武士俑,陶俑的头型较大,体型又较为消瘦,多用笔墨直接勾勒五官。从墓葬中陶俑的分布状况来看,侍卫俑、伎乐骑俑的比例较高,也有部分陶乐器的模型,整体来说偏重生活和娱乐。另外山西和内蒙古被划分为另一个区域,该地区墓葬的特征则是镇墓兽、镇墓武士俑占有相当的比重,侍俑头身比例多数大于四分之一,面部五官之间的距离较短,看起来像少年儿童。另外陶俑的服饰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可能战争较多,成年人较少。
(二)魏迁洛后的北朝晚期墓葬中的陶俑
依据已出土的墓葬陶俑造型,以526年为界,将山东和陕西墓葬中的陶俑分为前后两段。前段的陶俑身体修长,腹部轻微前凸、后背比较平坦,比较符合当地人的特质。这一段的陶俑中几乎没有伎乐俑、笼冠立俑的出现,说明墓穴的主人更注重鎮墓和守墓,不太注重娱乐享受。后端的陶俑根据墓穴主人的官职大小,也略有不同。一二品官员墓穴中陶俑的种类配备齐全,三至五品官员的墓葬中种类略微少一些,出行队列阵型也有所不同。
(三)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墓葬中的陶俑
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淄博属于东魏、北齐的统治区,该地区墓葬中的陶俑以560年为界分为了前后两段。与前两个时期相比较,该段前期出现了负箭菔俑、外罩翻领短褐的侍卫俑等新种类的陶俑,坐蹲式的胡俑已经消失,陶俑的体型有了细小的变化,腹部的凸起不再明显,面部五官的距离逐步增大。该地区后段陶俑的体型变得健硕,陶俑的腹部不再凸起,面相不再年轻以成人相为主。
西魏、北周的统治区以咸阳和宁夏的部分地区为主,以572年为界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陶俑沿袭了北魏陶俑背部扁平的特点,总体来说各类陶俑的体型较小。后段陶俑的体型不断变大,造型较为规整,通过服饰颜色来区分等级的贵贱。
三、结语
总的来说,北朝墓葬中各地区和各时期陶俑的造型和服饰穿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研究北朝墓葬中的用俑制度和陶俑阵型排列,能使考古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北朝历史文化的变迁和民族融合发展的进程,为深入了解北朝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正乔,苏婷.论江苏徐州地区南北朝墓葬中的陶俑[J].东南文化,2019,(6):65-73.
[2]海青.山西北朝陶俑首服研究[J].文物世界,2015,(1):21-27.
[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航天城北朝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4,(5):12-17.
[4]王毅.北朝胡俑类型研究[J].文物春秋,2014,(1):14-23.
[5]朱浒.魏晋北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J].艺术探索,2017,(1):58-85.
作者简介:
高丁丁,第一作者,男,汉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文博馆员,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南北朝历史、丝路文化等。
王宇航,第二作者,男,汉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南北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