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的“拉面经济”

2021-05-04祁乐廷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拉面务工人员青海

祁乐廷

拉面经济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在化隆人成功经营拉面馆的示范带动作用下,青海各族群众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天津、杭州等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拉面馆。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拉面经济”作为青海东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加以扶持,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拉面经济作为群众首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已形成原料供应、物流、餐饮、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在新时代,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活跃期,民族工作对象正在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常住人口向城市等散居地区流动少数民族扩展。青海省约有20万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在外从事拉面餐饮经营活动,绝大部分是回族、撒拉族群众。未来,小小拉面馆将承载青海的宣传窗口、劳务输出的载体和土特产展销窗口的重要功能,进一步拉动青海经济发展。

“拉面经济”发展及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情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青海省一批少数民族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走出大山,发挥开拉面馆的特长,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拉面经济”。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务工群众开办的拉面店覆盖我国各省市区,约3.12万家,分布在全国280多个城市,从业人员18.58万人,年经营性收入约180亿元,利润45亿元,工资性收入53.22亿元。从业人员中90%以上是回族、撒拉族群众,以化隆、循化两县居多,化隆籍占到一半。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等地,其中,海东约2.57万家,16.7万人;西宁市3156家,1.5萬人;黄南州505家,1440人;海南州609家,1527人;海北州740家,2240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流出地、流入地省市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保障权益、尊重差异,促进交往、推动融合,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使“拉面经济”青海籍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务工群众依法诚信文明经营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融合性和当地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通过多年工作成效积累、坚持不懈地教育引导和务工群众的磨合适应,涉及青海“拉面经济”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矛盾纠纷逐年减少,总体上保持了和谐稳定,与城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一)流出地省市主动建立协作机制,跟进服务管理

青海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拉面经济”作为青海省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采取一列措施加快产业发展,并在全省民族工作、扶贫工作、“拉面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流出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落实、积极作为,使“拉面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青海积极履行流出地民族部门职责,与18个省市签订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协作协议》,加强信息沟通、宣传教育、协助处置矛盾纠纷方面的协作。海东市和化隆、循化等县民宗部门也与内地有关市县建立了协作机制,内地有关省市县也经常专程来青海省协调对接,流出地、流入地省市沟通联系、协调合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协调领域不断扩大,作用发挥更加凸显。

设立派驻劳务管理工作站。海东市在省外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设立劳务管理机构,派驻专职工作人员,强化了对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共在外设立劳务管理机构90个,派驻工作人员128人,通过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助办理证照、解决子女入学难问题,妥善处置矛盾纠纷等,促进了“拉面经济”健康发展,得到了务工群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信任和好评。

加强外出前培训教育。将政策法律知识培训纳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中,教育引导从业人员遵守当地城市法律法规,服从城市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融入当地社会。省伊斯兰教协会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前夕,向全体务工人员发出倡议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宗教教义角度引导其守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流入地省市积极接纳包容,提供优惠公共服务

流入地城市党委政府积极营造开放、包容、接纳的城市环境,引导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如广东省委领导指出,广东欢迎少数民族群众来粤创业发展,把外来各民族同胞当成广东人同样对待,给予热情关怀,真诚提供帮助和服务,引导少数民族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广东,更好地在广东发展。

提供优惠公共服务。流入地以城市民族工作为平台,推动公共服务覆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城市降低拉面经营准入门槛,对环保、场所面积一时不达标的,给予一定的整改时限,允许先经营、再提高。同时减免相关税费,简化办证手续,为拉面务工人员办理证照开辟绿色通道。流入地城市民宗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力帮助解决务工人员各种困难。

纳入当地社会管理。各城市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纳入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如广州市组建拉面联络员队伍,定期召开会议,收集分析信息和动态。将拉面店纳入城市“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创建和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对在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的人员,联合流出地政府授牌表彰。注重培养拉面务工人员优秀代表人士,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帮扶解困促进融入。各城市积极为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排忧解难,解决其经营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如广州、深圳等市新建清真屠宰场,规划建设回民公墓,解决了务工群众“人口、入寺、入土”特殊需求。广州市黄埔区领导带头开展“吃一碗拉面、拉一次家常、交一个朋友”活动,走访慰问拉面经营户,了解困难和诉求。组织青海拉面务工人员开展消防演练,通过社区民族之家平台,加强联谊互动,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当地城市。

(三)少数民族务工群众主动融入城市生活

流出地、流入地省市党委政府坚持“软引导”和“硬约束”并重,在教育引导、关心帮助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强化依法管理,少数民族务工群众也不断地自我调适、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素质,主动适应和融入了城市。

增强了守法诚信经营理念。随着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普及,守法诚信文明经营作为普遍的价值观,也逐渐被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务工群众所接受。与创业初期相比,拉面经营行为有所改变和提高,能够积极申办相关证照,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整改,遇事能够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通过合法渠道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自觉地在当地政府领导和帮助下经营发展。

普遍树立感恩回报意识。很多拉面店主表示,在外地创业10余年,自己脱了贫、致了富,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当地和家乡各级政府帮助支持。普遍树立了感恩回报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在献爱心、捐款捐物、扶危解困等方面表现积极,体现了致富思源,不忘回馈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近年来,在青海省少数民族务工群体中发生了很多充满正能量、感动人心的好人好事。如化隆回族群众马牙古拜拾金不昧,马吾买日为环卫工人免费供餐等善行义举,体现了满满的正能量,先后获得了“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海南省诚实守信模范”“最美青海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深圳山体滑坡事故中,青海拉面人免费向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提供爱心拉面、矿泉水等事迹也得到人们广泛称赞。

融入意识逐渐提升。青海省在外务工少数民族群众经历了“从流入到适应,从适应到融入”的过程,自觉在就业创业、语言文化、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力求适应所处环境,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一些较为成功的拉面人,已将户口迁到当地城市,购房定居,其子女在当地就学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地人”。务工群众积极参与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主动与其他民族交流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

“拉面经济”发展及务工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取得的成效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拉面经济”已成为青海省贫困群众的脱贫经济和富民产业,在转移就业、保护生态、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已成为青海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脱真贫、真脱贫。海东市是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地区,6个县(区)中5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海东“拉面经济”创造的收入占到全市劳务总收入的57%。化隆、循化两县“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占两县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拉面经济”收入占到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目前,海东市已有1.28万户、约7.26万贫困人口通过“拉面经济”脱贫,占各县(区)近10年脱贫人数19.6万人的37.1%,特别是化隆县累计脱贫的13万人中有9万人是通过从事拉面餐饮脱贫的。2017年,海东市贫困户开办拉面店113家,从业人员3876人,经营性收入7895万元,实现利润2086万元。“拉面经济”助推扶贫攻坚不仅成效十分明显,而且长久持续,实现了脱真贫、真脱贫。

第二,转变了思想观念,助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务工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摒弃了保守、落后、狭隘观念,接受了城市现代文明和新发展理念,逐步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法治意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意识,勤劳致富的能動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实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同时,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经济形态和产业的多样性,为其实现更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有力地助推青海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县域社会稳定。“拉面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使近20万最难就业的农牧民被输出转移就业,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促进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顺利实施,留住了绿水青山。同时,因“拉面经济”发展,化隆县摘掉了枪患县的帽子,昔日因贫困制贩枪支的“化隆造”,变成了今日致富的“化隆灶”,人们对化隆县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009年化隆县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近期,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将青海“拉面经济”作为推动农民工就业创业先进经验的首条经验,向全国推广。

第四,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新生代的融入观更强。转变观念的务工少数民族群众,对其子女上学极为重视,期望在城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很多务工少数民族子女在内地就学后回青海原籍高考,取得很好成绩,如循化县2016、2017连续两年的高考状元均是撒拉族务工人员子女。目前,新生代少数民族人口逐渐成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主体,他们文化程度更高,更愿意在城市创业就业、实现人生目标。他们与不同民族成员通婚,融入城市,扎根城市,使民族分布格局发生永久性变化,民族团结的基础更加牢靠。

第五,促进了民族交融,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拉面经济”打破了地区和民族间的壁垒,近20万少数民族务工群众整体融入城市,与当地大中城市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互动中,进行着直接地交往交流交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增加了彼此间的尊重信任,促进了互学互鉴、互助合作,务工群众的公民意识显著增强,宗教信仰更加理性,在城市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的事例很多,真实地展现了互敬互助、团结和谐、“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画面,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拉面经济”及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实践的启示

一是“拉面经济”是青海省实现脱贫致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双赢经济”。“拉面经济”助推脱贫致富效果明显,按照青海省发展规划,“拉面经济”还将继续扩面提标,将会有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内地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广度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要站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站在实现青海省“四个转变”,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高度,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务工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做大做强“拉面经济”产业。

二是发展“拉面经济”应当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龙头带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餐饮业正在向高品质、连锁化方向发展,只有顺应市场潮流,从政策支持、金融扶持方面加强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规范店、示范店的引领效应,在竞争中培育壮大优质品牌,因势利导地引导群众提档升级,“拉面经济”才能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创造新业绩。

三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必须纠正“两个主义”“一个现象”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当前,针对流动少数民族人员的“关门主义”“放任主义”和处理矛盾纠纷时“花钱买平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关门主义”是一种歧视行为,“放任主义”是一种玩忽职守,“花钱买平安”则助长了违法行为。只有坚决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和做法,切实担负起责任,履行好职责,把法律面前各民族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四是建立完善流出地、流入地省市两头对接机制,是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进城后,对城市管理和生活方式存在一些不适应,急需教育、引导和帮助。同时,交往交流中的摩擦和磕磕碰碰不可避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需要及时化解、妥善处置,只有加强流出地、流入地省市两头对接,提升协作层次和水平,实现双向服务、双向管理,才能帮助他们融入城市,在城市安居乐业。

五是城市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把握这个时代特征。新时代,各民族逐渐离开传统聚居区到城市等散居地方生活,民族分布更加广泛,民族构成更加多元,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和活跃,城市已经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只有把握城市民族工作的这个时代特征,让少数民族在城市进得来、融得下、过得好,才能赢得民族工作的未来。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统战部)

猜你喜欢

拉面务工人员青海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大美青海
神奇的拉面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