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2021-05-04张红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

张红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會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传递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一)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

从农业来看,重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2019年为66384万吨,人均占有474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水平。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6949万吨,比上年增加565万吨,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肉类总量和水产品总量分别为7759万吨和6480万吨,也分别远超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用世界10%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25%以上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2020年,我国在粮食丰收的同时,畜禽、水产、果蔬产业的总量一直呈线性增长之势。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多元化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业产业类型和产品品种丰富程度处于全球前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体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五要素,一是产品好,二是结构优,三是成本低,四是竞争力强,五是效益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观光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在实现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2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增加值达到2.2∶1;观光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已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作为新产业,线上交易作为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乡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投入品减量增效,抓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积极开展土壤修复,退耕还草还湿地,节水节肥节药成为了自觉行动,如2019年,化肥使用量由2015年的6023万吨减少到5404万吨,减少10%;2018年,农药使用量由2015年的150万吨减少到122万吨,减少18%。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利用率、农膜残留回收率分别达到86%、75%和80%,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效果。这一切都显现出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从农民来看,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提前一年实现了收入翻番的目标。2020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全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再创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基础。土地制度的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从农村来看,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得以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成为工作重心,农村村容村貌不断得到改善。据统计,2018年以来累计新改造农村户厕3000多万户。2016—2019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20万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约45.8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1.5万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支持改造农村危房830余万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2.27亿人,解决了615万人口氟超标饮水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我们在看到“三农”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理应注意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比如,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安全需要高度重视。还比如,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不断缩小,但缩小势头明显减弱,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

(二)

当前,面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美好方面再创佳绩。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高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水平,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质量安全,提高畜禽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坚持市场和消费导向,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实现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宜居宜业。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饮水、物流、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基建规划,加快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提挡升级,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全面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农田环境,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强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富裕富足。继续深入推进分工分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通过将城市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地区产业园转移、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等方式,拓展就近就地就业空间。研究制定农民收入增长的中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应具有约束性,短期目标应具有指导性,制定具有一定弹性的短期目标,既能适应短期形势变化,又能完成农民增收的长期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平稳过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基于此,未来对于欠发达地区、新培育的产业业态、已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等,必须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人才队伍,防止致贫返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乡村振兴在实现民族复兴、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发展阶段,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政策举措、保障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转化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自觉行动。

坚持以我为主的产业安全观。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农业产业总量安全、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紧紧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产销平衡。以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以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牢牢把握住农业产业安全的主动权。

優先保障“三农”投入。一方面,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保险、期货、再保险等政策工具在服务主体、发展产业、防范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巩固“三农”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

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其一,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盘活用好农村宅基地。其二,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其三,全面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深入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握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展现新作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发展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