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溢的生命力

2021-05-04

收藏与投资 2021年2期
关键词:篆隶湖州市湖州

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有独特的思想与专注的研究和探索精神,是以艺术为修行的人。范斌对书法的研究可谓深入骨髓,作品具有很强的书写性。他独具慧眼,不拘一格,精彩作品信手可得,应该是厚积薄发的原因吧。

近日到范斌的书法工作室观赏了他在抗疫居家时写的书作,虽然艺术在疫情面前是无力和苍白的,但是会令人更加感到生命的幸运和对它的珍爱,这样的作品应该是有所感、有所爱和有激情的。

近年来,范斌注重楷法,对褚遂良、颜真卿、赵孟頫诸楷书法帖用功尤深,似乎要一探晋唐笔法的究竟。笔法的核心是三过其笔,每个点画都分起、行、收三个过程来写,通过提按顿挫来表现造型,通过用笔的轻重徐疾来表现节奏,变化丰富细腻,表现力强,甚至能使人感到神经末梢的震颤。褚楷的笔法精妙绝伦,这种精妙还在于随心所欲之中表现出严格的法度。范斌此时用褚楷创作的吴均《与朱元思书》、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则是一件件成功的力作,用笔的起止转折带行书笔意,在形态上造成承上启下的势头,线条中段与两头的轻重变化富于弹力感,充分发挥了毛笔的性能;字态婀娜灵巧,却又摆布匀称,中聚外展的疏密聚散变化有致,一路写来灵活自如,构成了美妙的韵律。

在范斌的行書创作中有“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苏轼书风,有米芾爽畅明快、内沉外扬、灵巧敏捷的用笔特征,更有黄庭坚笔画挺撑波曲、注重动作的提按运笔,在既放畅又逆涩的运动中创造出力感。在这些书作中有一种特别的文人气息或者气质、一种运动节奏的音乐感、一种在激荡豪情中施展的磊落气度。字形有长有扁,线条或肥厚或瘦劲,参互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爽利奔放的运笔中平添了一种贯气的节奏和流畅感。这成为范斌行书风格的基本特点之一,使人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

在范斌的创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向古代书法的延伸,传统沉淀在他的血液里,就像大树扎根在土地中一样。这传统更多是湖州文脉的传统,无论是楷书、行书,其中都有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的东西,而北宋四大家的苏、黄、米都是与湖州渊源很深的大家,因此都成了他学习书法的对象。

这次展示的篆隶作品大多是对联的形制。近日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州博物馆编辑的《韵海镜联》馆藏作品集中,湖州的篆隶大家杨见山、俞樾、吴昌硕等的篆隶对联成了湖州文脉的标配,范斌的这一类作品似乎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范斌篆隶作品的线条在自然笔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充分表现了刀、石、笔合成的意趣,用笔屈曲盘回,驻笔迅收,线条呈聚墨起伏之状,似颤动、似呼吸、似波荡,有一种凝重、拙朴的生命意味。

范斌对隶法的施展和发挥十分纯熟,结体的聚放纵横富于节律,势态拙朴天真,代表隶书的波磔,排笔呈飞扬之势,悠扬放逸,耐人寻味。这次写的篆书石鼓文,在吴昌硕深厚灵动的基础上,强调书写性,注重用笔的轻重缓急、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参差错落,变化较大,作出了一种自己的解读和阐释。

这次的篆刻作品,承续他一贯的战国玺印和汉印的风格,用刀更加纯熟,风格更趋严正古雅,文字欹侧恣放,布局疏密错综,形式纷繁多样,天真质朴,抒情写意,具有既传统又现代的古雅之美。

看范斌的近作,赏得其中的各种微妙,楷有楷的微妙处,行有行的微妙处,篆隶有篆隶的微妙处。用笔、结体、布局、线条造型语言都传递出它微妙的韵味。用笔的角度,一波三折的妙用,墨色的变化,体势的姿态,主次的配比,疏密与错综,俯仰与顾盼,处理皆微妙。书法创作要精益求精、细腻微妙,这就需要全神贯注,需要耐心与毅力,需要勤奋与执着,这就是范斌对书法的理念与脾性,是投入与细致入微的感性特质所致。

这些作品是范斌在他近期一大批书件中反复挑选出来的,为它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并且对它感到满足、满意,这是一种自信。那么我认为,这些作品的风格、气质、气息、气韵就是作者本人的风格、气质、气息、气韵,因为书如其人,风格就是人自己。书法在基础扎实、技巧过关,或者精雕细琢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书家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这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感染力,是使人能够全身心感受到的东西。书法原本就是一种对生命形式的赞美,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范斌的书法,那就是生命力的流溢。

在范斌的书室,他跟我说:“有时在静默里,书法会吐露自己的秘密。”艺术心灵的产生就是在忘我的时刻,心无挂碍,所谓“静照”,所谓“留白”。这时的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州市文化研究专家)

范斌

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先后师承乐泉、陈振濂、韩天衡诸先生。

现为湖州市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湖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浙江文澜书画院副院长,湖州文澜书画院院长。

2008年曾被《中国书画》杂志提名为浙江省“十大青年书法家”,2009年入选“浙江省青年书法20家”,2012年获得湖州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2014年被评为湖州市宣传文化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8年获得南太湖本土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主编)《湖州竹派与中国人文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印说湖州》(浙江教育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书法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碧浪翰墨》(西泠印社出版社)等多部。书法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省市专业展事并获奖。多次作为浙江和湖州书法家代表到日本、阿塞拜疆、泰国、韩国和台湾地区推广湖笔文化和书法文化并做展览。作品为多个国内外文化机构收藏。

猜你喜欢

篆隶湖州市湖州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两山”理念湖州探路
傅山“碑学先声”的源起之说
傅山《杂记》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清·傅山论书句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