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无常加剧,产业应对待解

2021-05-04陈伧铭

产城 2021年2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天气

陈伧铭

全球气候诡谲难测,极端气象灾害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显著增加,对几乎所有产业都造成了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应对。

天气是经济生活的“晴雨表”,事关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然而近年来各个产业领域都饱受天气“任性”之苦。2月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2020年我国气温高、降水多,气候年景偏差;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多。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很多地区极端天气频繁。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端的高温事件和极端的强降水事件频率还会增强,强度还会加大。气候变化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气候没有以前那样稳定了,也就是气候变率在加剧。”这对旨在发力复苏与发展的各产业领域而言,显然不是好消息。

被重视的气候经济学

如今要当一名合格的经济分析师,熟知气象成了必要条件之一,在越来越多的人眼里,懂得搭建“经济气候模型”的经济学家显然更具前瞻性。201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家所致力研究的正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气候经济学。《气候经济学》所提出的案例也被广泛引述于各个产业领域,“如果夏天变得比较温暖,那么每十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人会比去年多买一件T-Shirt,如此一来,T-Shirt的生產与销售总额就多了八百多万件。”

此前,对于产业领域,天气变化的影响是即时的;对于消费领域,天气变化的影响可能即时性不足但更加久远,人们将根据对天气变化的印象和经验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和决策。若非极端天气,这种影响是较为隐性且缓慢的,“更大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来自于较小的、不太明显的,但在递增的季节性气温上升。”

但在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后,一切都变得莫测与严重。

频频发作的极端天气

气候变化具有不可预测性,或者说非线性变化的特征。2020年是极端天气频发的一年,仅被正式命名的飓风就有30个,以至于给飓风命名的26个拉丁字母用完后不得不以希腊字母应急。而2021年全球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可能上升,沿海地区经受暴雨、台风、飓风,主要森林地区爆发大规模山火,主要粮食产区经受洪涝、干旱、蝗灾,北极地区夏季无冰区扩大,南极地区大面积冰盖消失……这些问题可能比2020年更加严重,全球性的气候风险正在加剧。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显示,气候系统多项关键指标呈加速变化趋势;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极端性增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生态气候总体趋好,区域生态环境不稳定性加大。咨询巨头麦肯锡发布的报告则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亚太地区,致命热浪、干旱、洪水和台风将变得更加普遍,与很多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更严重的影响。去年年末首次发布的《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指出,全球的持续升温正对我国每个省份的人群健康和福祉带来巨大威胁,“因高温造成的劳动效率降低和工作时间损失(2019年)高达全国0.5%的总工作时间,(2017年)致使中国损失了约1%的GDP(126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每年投入到科技领域的财政总预算。”

算一算天气的经济帐

极端天气造成无数的生命流失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也让一二三产业从业者疲于应对,持续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大雨引起交通堵塞造成制造业物流受阻、服务业人流量低迷等……每年的天气事件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无论是农、林、渔、能源,还是公用事业、金融及保险业、零售业、旅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人类的经济活动为气候而买单,这份经济账已经越来越不可轻视。

由气象灾害所引起的大宗商品价格突发性上涨是国际市场里始终弥漫的乌云,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让其墨色更重。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日气温变化每多出1摄氏度,将导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在任何给定年份下降至少5个百分点。“如果这些高频率的天气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不断改变,那将对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越来越关键的能源领域,极端天气事件和天气变化将影响能源需求及能源供应系统的弹性,这种影响被业界人士称为,“极端天气气候如一头‘灰犀牛冲进能源行业”,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在农业领域,天气一直是影响农产品大行情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棉花、玉米、大豆、白糖、棕榈油等。为应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科学应对“拉尼娜”影响,减轻灾害损失,我国农业农村部已制定发布《科学应对“拉尼娜”奋力抗灾夺丰收预案》。

人类应该怎样应对才能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频发的气候事件促使气候科学家合作建立强大的数据库,通过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提高预测极端天气的能力。产业界也应做出应有的表现与贡献,这是所有产业领域的大小企业都需施为的事情。在2020年底腾讯的内部员工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特别提到,“此次疫情爆发,让我们更加关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作为科技企业,我们要更为关注企业运营对气候、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宣布碳中和目标,腾讯也要加快推进碳中和规划研究。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应对地球重大挑战上的潜力,大步推进科技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天气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Weather(天气)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