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动升级,撬动万亿市场
2021-05-04许小燕
许小燕
超高清视频是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硬件产品不断突破、内容资源逐步丰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日趋完善成熟、行业应用加快落地的良好态势。随着5G商用进程的加速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屏芯端”发力,产业生态炫动升级。
从高清迈向超高清
超高清是国际电信联盟最新批准的信息显示“4K分辨率(3840×2160像素)”的正式名称(UltraHD:UltraHigh-Definition),超高清源容量巨大。當前,视频技术正在从高清向超高清演进,主要表现是视频分辨率从1080P(1920×1080)提升到4K(3840×2160)、8K(7680×4320)及以上,极大地提高用户观看视频的体验。而超高清产业则是以超高清视频的采集、制作、传输、呈现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业内人士预测,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芯片、显示面板、传感器、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创新发展,对促进网络传输建设、加快5G商用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粗略统计,目前已开通的4K超高清频道,节目类型主要包括体育、电影、电视剧、新闻、文艺、娱乐、纪录片等。其中,体育类节目占比最大;电影、文艺、纪录片节目占比次之;新闻类节目占比最小。新产业的普及推广需要一定的过程。为吸引用户关注,目前近半数4K超高清频道仍处于免费阶段,已开始收费的4K超高清频道多采用“设备收费+节目收费”的方式,且节目定价相对较贵。
随着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的升级优化,超高清视频产业可以分为上游(核心设备层)、中游(服务层)及下游(应用层)。其中,上游提供超高清视频的硬件设备制造,主要是视频生产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终端呈现设备及核心元器件等,涉及芯片、显示面板、传感器以及集成电路等零部件生产制造。中游提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以及平台的配套支撑,包括集成服务、内容服务、分发服务、增值服务、安全服务等。下游提供超高清视频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应用,以更加清晰的视频图像数据服务用户,例如新媒体、在线互动教育、安防监控、医疗影像检测以及机器人巡检等行业应用发展。
企业布局,产业链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发展迅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业化条件已近成熟,正步入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期。从终端设备方面看,VR终端设备产品、4K机顶盒芯片、4K电视机等在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国内市场销售4K超高清电视2079万台,硬件设备不断突破,占国内市场电视销量近70%。
于网络传输支撑能力而言,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截至2020年底,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
从超高清视频应用内容方面看,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截至2020年9月1日,全国经批准的4K频道有5个,另有多个地方4K频道在筹备中。5G助力下,今年2月11日,央视总台对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全程8K制作,并通过8K超高清电视频道对央视春晚进行直播,这是全球8K超高清电视领域的首次直播。
从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的运营来讲,我国超高清视频企业在全球IPTV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65%,国内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都在加快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当前,海康威视、欧菲光、网宿科技等各领域的知名厂商都在围绕产业链加紧布局,国内超高清视频产业链日益壮大。针对4K超高清视频传输,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商以及网宿科技等CDN服务商对超高清视频产业开启探寻。长虹、海信、创维等企业在5G+超高清视频技术的产业布局上着力颇深。
传统电视龙头企业代表长虹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提前布局 5G+8K+IoT生态体系外,借助5G技术,长虹有效解决8K大屏电视在传播中对接不精准、画面延迟性差、体验感不好等痛点。
作为走在新媒体创新前沿的公司,芒果TV于高清视觉品质上不断推出精品,更在用户沉浸式体验方面推陈出新。芒果超媒总经理、芒果TV总裁蔡怀军表示:“5G时代,内容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从‘给你想看的到‘看我想看的”。
2019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为14795亿。据赛迪顾问预计,2022年,电视机、高清面板等硬件产值将达到1875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宽带建设、视频制作等相关产值将达到12420亿,复合增长率为80%;有关应用和服务将达到9024亿,复合增长率为90%。
政府加持,构建良好格局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创新与发展。2019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实现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超过3万小时/年,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2亿。
为响应《行动计划》,同年5月,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部省合作机制建立,广东、北京、上海、安徽、湖南、重庆、四川以及青岛等八省市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政策,将形成由点到面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2020年9月,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制定发布HDR团体标准。2020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重点强调加快发展高清超高清视频和5G高新视频,推动高标清同播向高清化发展,缩短同播过渡期,逐步关停标清频道。超高清视频全面普及的时代逐渐显现。
5G或捅破行业天花板
超高清视频技术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已经在新媒体、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医疗健康、安防监控、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广泛应用。日前,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已形成终端先行、频道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应用初步兴起的良好态势。同时,产业发展中也存在内容应用标准不一致、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匮乏、产业协同发展不够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把握战略机遇期,强化产业顶层规划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对于超高清视频产业而言,网络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命脉。5G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超高清视频产业亦能借此乘势而上。
在去年10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华为无线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武亮平介绍,当前视频市场已日趋饱和,新用户获取需要付出更高成本,视频网站的竞争將进入新的阶段。“而5G的到来被业内视作破局的重点——在5G全新技术的驱动下,看似已经触顶的行业天花板,将重新被捅破,迎来新的蓝海。”在大会分论坛上,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CUVA)发布国内首个《5G+8K超高清国产化白皮书”》。5G+超高清大视频时代已经来临,内容供给是在8K供应链中最为薄弱也是增长潜力最大的环节,而8K体育、影视等视频内容将有巨大机会,5G+8K超高清产业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在随后举行的2020第十六届中国音视频产业大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处长王中指出,随着5G时代来临,音视频产业将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具体而言,赛迪智库调查分析显示,在医疗健康领域,5G的低时延特点赋能超高清,促进医院利用远程医疗进行诊疗及手术,如5G+4K技术助力协和医院完成首例远程眼底手术示范。在文化娱乐领域,VR、5G与超高清结合,助力云博物馆、云演唱会、云直播等应用场景落地,如中国移动咪咕视频在2020年5月开展的5G+4K+VR珠峰直播。在智能交通领域,华为联合海康威视、大华利用AI+5G+超高清技术更好地分析城市交通情况,实现精准调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2020年11月初,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部门密切合作,将从四个方面全力推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强与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协同配合,指导地方积极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协同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产业高地。二是聚焦高清、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短板和薄弱环节,推进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国家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构建生态体系。三是推动超高清视频与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探索超高清视频行业应用和商业推广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四是推进国内外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整合利用和优势互补,拓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扩大开放合作。
超高清应用领域正朝着影视内容制作、城市景观营造、游戏和线下娱乐、尖端科技领域等方向大力发展,未来超高清视频产业关键标准将陆续出台,整机产品不断升级,内容供给持续丰富,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产业生态日渐完善。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加强协作互补,着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撬动超高清视频行业巨大的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