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视角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021-05-04刘良军

中华魂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特色

刘良军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整整100周年。由此一个问题不请自来,即党从彼时微不足道、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壮大为今天拥有党员数量最多的世界第一大党,由初始居无定所、被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革命党,终于成长成熟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执政70多年的执政党,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毋庸置疑,问题的回答只能从党自身的历史中仔细探寻,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恢宏历史进程中深入探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才能让诸多疑惑、疑虑、疑问迎刃而解,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路人、掌舵者、主心骨。于此,一部中共百年史,也是一部国史、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只有从源头出发、一路追寻,才能让党的领导优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并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治理效能,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成真。

一、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历史表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由此,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只有“且前行且回头”,立足于对党诞生成立进行源头上的探析,才能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衷叹服、倾心折服、满心佩服,才能深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新生活。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有效解决了中国革命之“过河的桥或船”的首要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思想引致科学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摆脱旧中国长期受压迫、受剥削的凄惨命运与苦难遭遇,前赴后继、上下求索。然而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只能是屡战屡败,终至一败涂地。事实上,就在中共成立初始,中华大地上已有300余个政党存在,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组织伦理、行动纲领与奋斗目标。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从此在这一光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关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情讴歌与深情慨叹,实乃切中肯綮之言,即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我们党便不可能脱颖而出,不可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与主心骨。

(二)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党植根于中国工人阶级,继而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愈发拓展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回望历史,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系列由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主导的自立自强运动,还是与中国共产党同时代奋斗、抗争的其他政党采取的诸多革命行动,之所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①皆因主导者自诩为“革命精英”或“救世主”,自以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不必、也不需要发动底层群众,乃至排斥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人民。而中国共产党自觉主动地植根于中国工人阶级,强调没有革命的力量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而这革命的力量首先来自于工人阶级,通过工人阶级登高一呼、振臂一唤,“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正是基于党精准定位,清楚地知道自己来自哪里,才能由最初只有几十人的小党,逐渐扩充队伍、壮大力量,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初心和使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说过,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是从这里受到启迪与感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明确自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不能有丝毫自己特殊利益的图谋。从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时期,枪毙贪污分子谢步升,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杀黄克功,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党以实际行动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使之成为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更加说明党与众不同的特性与特质。兵民乃胜利之本,只有持之以恒地为人民谋幸福,才能赢得民心,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执着前行,不断夺取新胜利。

(四)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为己任。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完《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之后慨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而这一历史重任注定要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注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梦想成真。事实也是如此,党成立之后,先后两次开展国共合作,目的就在于摒弃成见,精诚团结、携手前进,共襄民族复兴伟业。先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政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广泛的爱国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汇聚一切能够汇聚的力量;后是,抗战爆发,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建立国共“抗日联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坚决不做“亡国奴”。终于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如朝阳喷薄而出,承载全民族的意志与意愿。

(五)实事求是,变革创新。党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为此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取得胜利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勇于变革、敢于创新。譬如提出俄国革命模式并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而是匠心独运地走出了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裝夺取政权的独特中国革命之路。又如,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但并不是教条,不能提供中国革命如何取得胜利的现成答案,要求结合革命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符合认识事物的辩证法,变革创新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党在特殊时间节点横空出世,本身就属于新生事物,因此除旧布新、革故鼎新、改革创新,一直成为党自强不息的基因密码,成为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制胜密钥,引领中国革命势如破竹、一往无前。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接续奋斗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③党一经成立便给中国革命带来新气象,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前提基础。但今天我们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也更加有信心、条件和能力实现中国梦,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结果。换言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书写,进而不断谱写中国共产党确实是“能”的新篇章,创造中国共产党实在是“能”的新辉煌。

(一)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社会主义。尤其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既不是简单套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模板,也不是直接沿用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母版;既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之路的再版,也不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翻版。言下之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原创版”,是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立足国情创新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鲜明体现、生动呈现。回溯过往,从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对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踏上现代化之路进行初步探索,到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醍醐灌顶、发人深省,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民族独立性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能就能在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与时俱进强起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可知可感、可期可盼。

(二)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随着实践的步步深入,既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又能够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党成立100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劈波斩浪,就是因为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继毛泽东思想之后,我们形成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如何建设执政党;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广泛地就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发表重要讲话,渐次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既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于各自领域起着“指南针”“定盘星”与“稳压器”的重要作用。由此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以理論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亦劳止,汔可小康。”④既然我们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让亿万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伊始,党的几代领导人念兹在兹、魂牵梦萦,锐意进取、执着追求,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代相传、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誓言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以举国之力向“贫魔”发起总攻,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还要看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事业。值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说明中国共产党立说立行、说到做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四)永不停顿、永不僵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⑤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并从此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创新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潜力,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更是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成为引领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将创新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使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尤其是新时代构建我国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正是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进程中,以“一带一路”为引领,我们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携手并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今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与开放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必杀技”,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走深走实。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又一集中体现。

(五)坚持完善“中国之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国序民,正其制度。”⑥制度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依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竞争,取决于各自制度的优越性与否。而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意味着只有坚持完善“中国之制”,才能实现“中国之治”。于此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适时做到顺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切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并同步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回望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当惊世界殊”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至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卓越的治理效能。对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行专题研究、系统部署,目的就是更好地将制度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治理实效,既坚持和巩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又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系列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进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各方面、各领域制度的推陈出新、变革创新,实现“中国之治”向好向善、日臻全面现代化。

三、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夯实“能”的高品质

仔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看似单纯的能力本领问题,透过现象究本质,却与内在品质有着莫大的关联,是内在品质的外溢、外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⑦正是深刻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建党100年来,党尽心竭力、殚精竭虑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同时,还“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不断夯实“能”的高品质。

(一)强化政治建设,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不难想象,设若党没有权威、没有核心,其所谓的“能”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基于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一个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的集体或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同样喻指只有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让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得以彰显。尤其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该、也必须首先注重从政治建设入手,使全党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令行禁止、言行一致。诚然如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前所未有地提上议事日程,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现实必需、历史必然。正是全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能”才有了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能”才能接续书写新篇章。

(二)“补钙壮骨”,坚定理想信念。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迄今百年仍是历久弥坚、坚不可摧,始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在精神上缺“钙”、精神上得“软骨病”。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学习中来,要求全党务必注重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从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今天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表明,党员干部只有将理论学习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与各方面,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⑧永做政治的“明白人”,也才能堅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带领身边群众齐心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不可能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惟有视其为一生的“心学”,锲而不舍、钻而弥坚,才能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矢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三)组织建设持之以恒,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基于党的力量在组织,组织的基础在于各级党员干部,要求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以党员干部的“能”烘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回首过往,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直都是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因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愈发彰显中国共产党与众不同之“能”。今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强调事在人为、事在靠为,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一方面,要对标对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之好干部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矢志不渝做人民好公仆、人民勤务员;另一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五湖四海的原则,以“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宽广视野与博大胸襟,果断地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选拔上来、使用起来,进而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四)作风建设一以贯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是因为党依靠人民、植根人民,党的力量、血脉、底气来自于人民,人民是党最大的靠山、最坚实的后盾。而人民对党作出判断,大抵依据党的作风、党员干部的作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作风问题非小事,如果对党内不良作风长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党和人民之间就会耸起一座无形的墙,将党和人民隔离开来。从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专门发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作风建设一脉相承、赓续传承。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点聚焦“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一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不良作风问题,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党内作风大大好转,赢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作风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紧密相联,惟有作风建设在路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既抓日常,也重长效,才能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厚植群众基础,永葆党群鱼水情谊、血肉联系。

(五)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公权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也不能乱花。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党的生死存亡,也历来为人民群众极端诟病、深恶痛绝。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还在于坚持不懈地与一切腐败现象、腐败行为作殊死斗争,坚决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立足之地、藏身之所。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特征明显,进而为全面从严治党愈发突出一个“严”字铺就底色、增加成色。继续“打虎”“拍蝇”“猎狐”,不断健全完善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深筑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倡导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党内政治生态,必将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进一步奠定民心民意基础。

四、结束语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⑨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实际上也就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表明,党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生,也因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而兴。由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贯穿百年来我们党担当、作为,拼搏、奋斗,牺牲、奉献的一根耀眼红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尤其能够成为开路人、领航人、掌舵者、主心骨,是因为历史选择了她、人民选择了她,是因为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凡是过往,皆为序章。”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加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励精图治、再接再厉,锐意进取、開拓奋进,推动中华号巨轮驶向更加开阔的水域,必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迎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风景这边独好”,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美美与共,其乐融融。

(本文作者 湖北荆门市委党校教授)

注释:

①《左传·庄公十一年》

②《易经·乾卦》

③南宋叶适《水心别集进卷诗》

④《诗经·大雅·民劳》

⑤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

⑥汉荀悦《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一》

⑦《孟子·离娄上》

⑧王安石《登飞来峰》

⑨张栻《论语解·序》

⑩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