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的文化心理解析
2021-05-04郑先如
郑先如
摘要:从1934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毛泽东的文论与诗作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对此进行了文化心理解析。认为三个不同时期毛泽东的心理格式具有符合于时代要求的不同特点,认为毛泽东的由思维方式、情意格式、行动策略构成的心理格式无人能替代,认为文化通过特定机制成为个人属性的行为毛泽东成就最大。
关键词:历史事件 文化 心理
本文所说的历史事件是特指从1934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毛泽东的文论与诗作构成的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会议集中反映人们的意志,文论重点表达人们的认知,诗作主要表白人们的情志,会议、文论和诗作就构成了事件。历史事件的文化心理解析关注会议、文论和诗作三类史实,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历史事件的心理概览
(一)1949年10月之前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会议首先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基本方针,会议要求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绝对不可以稍微松懈自己的战斗意志。1949年4月,毛泽东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当时,中央军委将这首诗电发前线,给战斗中的全军指战员以巨大鼓舞。在这首诗作稍后几日,毛泽东写了《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婉劝柳亚子“风物长宜放眼量”,要他继续为人民政府出谋划策。对人民解放军的命令是“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人民诗人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毛泽东同一个性的两个侧面,一刚一柔,宜、不可与防、长宜均表积极心理力,故而产生正向行动力。诗作情志就如此合谐地与会议意志相生,情意就这样美妙与理意融和在一起,各自而又交织地催生行动合力,其间的人格间性与人际互动就和顺地规约出来了。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为从根本上打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的伟大胜利,从军事上、政治和组织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会后,中共中央果断地发起了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高昂、激情、兴奋、自信等积极情绪流淌而奋进,与之相反,国民党反动派则心理上崩盘,挫败、颓废、悲哀、自怜等消极情绪弥漫而挣扎。
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反动统治濒临崩溃。蒋介石发表元旦“求和”声明,后宣布“引退”。毛泽东早就洞察其“以退为进”伎俩,4月4日为新华社撰写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文章,毛泽东也早已识破蒋介石“划江而治”政治图谋,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何处去的指向和进军全国的命令心理逻辑清晰、非常着力,写就的文章充满智识,理智感强大,没有丝毫婉约情丝,行动意向具体实在。心理逻辑中的知情意关系顺畅,行动力如倾泻洪水,自然得意。23日南京全城解放,于是毛泽东有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7年12月,在历史的转折点,中共中央举行了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个报告是打到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的纲领性文件,是“打到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纲领。这是人民的绝对意志,这是人民的正确认知,这是让人震惊的行动意向,这是唯物主义的大写意,心理地图是何等明确!
1947年早些时候,毛泽东有《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写作《五律·张冠道中》时,毛泽东已经几年没诗作了。前者作于撤离延安转战陕北途中,沉积无奈压抑、表白沉重深邃、展示坚定顽强;后者作于中秋时节之收复蟠龙镇后,柳暗花明,以反衬手法“以愁写乐”,明快喜悦、欢欣鼓舞,由凝滞而喜乐。收复蟠龙镇陕北战局扭转,是西北野战军进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从1947年的春到秋,从“张冠道”经“喜闻捷报”再到“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一个从小转折点到大转折点的过程。读《五律·喜闻捷报》可感,其实只是喜闻,心不见得有多喜。为何?是否主要是:经过或大或小的诸多张冠道,虽闻捷报,无奈中秋时节“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战友、家人均失去联络,周恩来在回忆转战陕北时说:“我们领导革命战争时,在全国,在中央决定问题的只有三个人,毛主席、周恩来和任弼时同志。”诗人忧思之情出来了,这是伟人的常人情态,高尚真挚态。凯歌奏边城让人喜乐,诗人却念想着失去音信的同志,故而沉郁的忧思流淌着。而一旦家人团聚,诗人沉郁之思一扫而光,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的恢弘理路决然而突起,大转折的理性完全盖住了小转折的忧思,心理行知网就是这样辩证地编织。
1947年3月召开的中央枣林会议决定,毛泽东留在陕北转战中指挥全国战争,对扭转全国战局意义重大。认知正确、行动果敢、实践成功,心理行知网完胜。
1947年2月在延安枣园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大革命高潮即将来临的科学判断,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会议作出了作好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的指示。认知正确、理智情感适当、行动意向缜密。
1946年不见重要会议,也不见毛泽东诗作,一切都在落实已有意志行动中。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表现出来的和平诚意和斗争智慧令各界折服,毛泽东更以其个人人格魅力妙批蒋介石,《沁园春·雪》借与柳亚子而引起轰动,成为谈判的和谐助力,产生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如此多娇之江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惜即便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均输文采、逊风骚,更不用说那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该词作于43岁的1936年,重庆发表时已52岁,刚过知天命之年。全詞尽显英雄主义之磅礴大气,是毛泽东自信主义的反封建主义的英雄赞歌!心理格式冲击力、穿透力无可比拟,知情意浑然一体,由此产生或引发的行动流泻千里。与是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我党经略东北,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相随,争取了更加广泛的民意基础,也与中共逐步确立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达成心理默契,心理知行网舒展地撒开了。
1945年4月至6月召开了中共七大, 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七大还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已经在全党树立起来了。毛泽东在大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等,闭幕词经会后润色,以《愚公移山》为题发表,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经典作品。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功绩, 这是彪炳史册的盛会,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有了积极的理论自觉,由毛泽东思想旗帜、《论联合政府》与《愚公移山》构就的心理宝塔闪烁光辉,知情意行各要素谦和地统整,历史就这样无需其他理由地公开顺畅向前运作,连带着之前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在心理历史逻辑上完全胜出,史实已经得力地流淌着毛泽东的个性人格和共产党的组织人格,英雄愚公之风流因而不间断派位。理论自觉标志着一座历史丰碑耸立,这是毛泽东的自我意识和共产党的组织意识的共同作为。
(二)1945年之前
1943年9月正本清源的中央政治局整風会议召开,会议断断续续分三次进行,直到1944年5月才完全结束,连着1944年5月开始直到1945年4月结束、断断续续开了近一年的六届七中全会,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召开的特殊套装会议。持续头尾三年的两次会议,毛泽东这一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的、实际上是更加中国化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组织内的胜利斗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这两大主观主义得到较彻底的清算,毛泽东思想得到基本胜利,党的高级干部的思想达到一致并基本统一,王明仍然入选中央委员,避免了“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的不欢局面,为七大胜利而团结的召开奠基。
1943年3月,毛泽东写了《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以该诗遥奠忠魂,“壮志也无违”也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坦荡胸襟和爱国立场。该诗用典庄重,发人哀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会议,对六届六中全会以后的中央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完成了大调整,完成了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任务,推定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和宣传委员会书记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至此,中共中央的工作在名实上均由毛泽东主持。会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毛泽东获得了人民的最高赞誉。
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自始至终与会。座谈会举行过三次全体会议。座谈会结束后不久,毛泽东又发表了两次关于文艺问题的讲话。几次讲话的内容后来被整理出来,成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和讲话解决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问题,从多方面探讨了服务的途径。之后不太久,文艺界经过整风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呈现崭新的局面,为抗战的胜利、为创造“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年后,1945年歌剧《白毛女》还被确定为中共七大全体代表演出的节目,《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1941年召开了消除王明遗毒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对革命的危害之忧虑,王明从此一蹶不振。毛泽东正确的心理格式战胜了王明错误的心理态势。
1938年9月,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张闻天曾说:“六中全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质上推翻了王明路线。”王明的心理逻辑初步得到清算,全党思想得到统一,毛泽东的心理格式得到巩固,已经强大到保证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迅猛发展。故而,毛泽东后来回忆时对此全会评价极高:“中国党在历史上有两个会议。一次是1935年遵义会议,一次是1938年的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
整个抗战期间,毛泽东鲜有诗作。情志让步于认知和意志,满满的是行动。
(三)1937年12月之前
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前阔别6年之久的王明回到延安,毛泽东战胜了手握共产国际尚方宝剑的王明,王明发言未进决议,坚持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确立的战略方针得以坚持。
1937年5月召开了中央白区代表会议,毛泽东支持刘少奇,制定了白区工作的正确方针,党的白区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出《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亲赞同志“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极其亲切感人,情感自然动人。
1936年2月,毛泽东写出《沁园春·雪》。何时缚住苍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行知心理网至此撒下一个巅峰。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出《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和《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四首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之后的毛泽东,修复心情,恢复常情,留下清正之风。故而,谁敢横刀立马、三军过后尽开颜、环球同此凉热及至何时缚住苍龙!一路洒脱,自信主义的毛泽东就如此的流畅了,心理格式就如此富有生气了。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受到排斥,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陈云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写道:“恩来同志及其他同志完全同意洛甫及毛王的提纲和意见,博古同志没有完全彻底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同志不同意毛张王的意见, A同志(指李德)完全坚决的不同意对他的批评。”凯丰甚至说:“谁正确,谁错误,走着瞧吧!”周恩来后来回忆说:“当然是毛主席,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说,不对,应该让洛甫作一个时期。毛主席硬是让洛甫作一作看。人总要帮嘛,说服了大家,当时就让洛甫作了。”毛泽东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峰回路转的遵义会议实际上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的自我战胜了错误的同伴的自我,其受伤的心理逻辑网得到补救,重新洋溢出其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心理力和行动力,偏执的教条思维受到批判。
1935年2月毛泽东写出《忆秦娥·娄山关》,写作该词时,心情是“沉郁”的。这是长征途中少有的孤僻悲情之作。虽然富有勇气的毛泽东已经“而今迈步从头越”!但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意象悲壮极了,唯有从头越!雄关过后博大的意象铺开、整个的情绪弥漫,诗意十足,情意统御整个心理格局,终于大泄而大快。
1934年到1935年,毛泽东写出《十六字三首》,尽显山之风骨,折射作者胸襟,豪放潇洒,气韵天成。极其浓缩,极其宏伟,极其超凡,情意傲然,心理网网住整个所有,极具活气快感。
1934年7月《清平乐·会昌》,被养病的毛泽东只好“风景这边独好”了!所有的知情意行统统被其从容有度的乐观心所覆盖。
二、历史事件的心理要点
从1934年到1949年的15年间,党的会议、毛泽东的文论与诗作是不均衡的,总的看是不偏离标的——风流人物缚苍龙。
1934年至1937年作为本文的一期,计4年;1938年至1944年为二期,计6年;1945年至1949年为三期,计5年。
(一)文论、诗作和会议在各时期所占比重
根據以上概览,文论、诗作和会议在各时期所占比重分别如下:1.1934-1937:0、9、5;2.1938-1944: 1+1、1、7;3.1945-1949:7、5、7。
可见,不同时期,党的会议和毛泽东的文论、诗词比重各不相同,而且,总的看,会议最多、其次是诗词、文论最少。对应相应时期的事件,大体可看出基本情况:斗争复杂、毛泽东完全领导时,则会议、文论、诗词均多,斗争复杂、毛泽东受排挤时,则会议较多、诗词最多、文论直接无;斗争复杂、毛泽东领导受到挤压时,则会议多,文论、诗词均少。如此看来,斗争复杂与否,直接影响会议的数量。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自诞生以来存在的环境条件就没有不复杂过,所以会议总体数量居第一位。诗词数量居第二位,毛泽东受排斥时数量最多(同时文论数量最少),可见其内心之强大,足见其调适能力之良好、之灵活。而且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毛泽东虽领导但受挤压时,其文论和诗词均少,看来是否采用“用事实说话”的策略呢?党内斗争的对手毕竟也还是同志呀!需要讲究方法呢!另外,《沁园春·雪》从写作到重庆发表,从不惑之年到知天命年。从内心自我强大到被普遍认可强大不容易,这很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合力作支撑。
(二)各时期文论与诗作之比
三个时期,文论与诗作之比分别是:0、1(2)、1.2,总的比例是3/5。可知,即使是风流人物,也有暂不被风流的时候。文论那是领袖人物的思维贡献,诗词可以是普通人的作为。受排斥加上受挤压的毛泽东,其时文论就较稀疏,如此则流转诗词,这也就是一个伟人的心理流向。况且,文论是要对组织负责的,这更加加剧了文论的严肃性。诗词却有所不同,它可以是伟人纯粹自我的舒展。当然,一旦稳居领导地位而又心情舒畅,其诗词又可转化出文论般进取效益,《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相应长,发挥了极致作用。如果文论远远少于诗词,那就失却风流人物的本真了。文采、风骚亦即文与质要相应彰,毛泽东的心理是很正道的。
1期,文论0,诗词9。此时毛泽东没有时机论文,论文客观上不允许,主观上存有纠结心,不好作文。诗的涌动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
2期,纯文论1,诗词1。文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诗词为《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一文一诗,平衡。持久战的严峻形势,少抒情、多做事。
3期,文论7,诗词5,文论超诗词!风骚范的风流人物使然。正确的认知加丰满的情志加强大的意志再加得力的行动等于全面胜利!心理格式流畅得很。
以上也就是各时期毛泽东心理格式的基本特点。
三、文化心理解析的三点结论
毛泽东是一个巨型文化符号,是一个极富意义的心理意象,可以是充满冲力和韧性双重的历史性榜样。他汲取传统又超越传统,文化特质经过实践练就转化而来的心理格式是其永恒魅力所在。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自觉侵染、汲取、消化传统文化,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高雅的、大众的文化传统毛泽东都涉猎,文化之于他,绝不是华丽的外表,而是妙用之要义。从其早年1906年的《五古·咏指甲花》“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就显示了其与陶渊明、周敦颐不同的旨趣。广收世界优秀文化亦是其特色,1909年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就表露其云游求学、踏遍青山的凌云壮志。
痛恨囫囵吞枣的思维方式,力主实事求是。教条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形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工作方式,是一种立体的心理格。毛泽东提倡并践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与实践的立体心理场,是基于中国革命实际历史事件逻辑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化用,并往往亲和人民群众。可否作如此比喻:“这一支‘社会治疗社群,是唯一能将马克思、维果茨基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整合成社会实践的改变理论的社群实践,这朵‘奇葩,十分值得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是唯一能将马克思、毛泽东与传统文化思想整合成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伟大斗争!
忠于中国革命实践、化作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于一体的大应用逻辑。不是寻找理论出处、不是搞“学术”,而是服务于成功的革命操练,是服从于人民群众福祉的战斗操作,这样指战方可。维果茨基“文化通过特定机制成为个人属性”的观点用于毛泽东十分贴切,革命斗争实践及其转化就是其中的关键机制。如此知行情意的历史大写意只有毛泽东的心理格式才适配。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课题编号:FJJKCGZ16-158。
参考文献:
[1].邵维正.中国共产党红色里程盛会要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2].朱向前.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臧克家.毛泽东诗词鉴赏[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140.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6%AF%9B%E5%A5%B3/5604550 fr=aladdin.白毛女.
[5][苏]维果斯基.社会中的心智: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M].总编序,麻彦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
[6][苏]维果斯基.社会中的心智: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M].导论,麻彦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