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精神三变
2021-05-04黄自权
黄自权
摘要: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精神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孩子。尼采对整个变形的过程,变形所要打破的对象做了阐述。但是必须明确,首先尼采阐述的精神不是作为外在于人的对象存在的,而是人的精神,所以三种精神应该有三种对应的人的存在方式;其次,精神不是所有人的精神中抽取的共同的东西,而是每个人各自的精神,即每个人的精神都可能经历三次变化;最后,精神三变并不是写好的剧本,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完成。也正是因为不能保证一定能完成,才给每个人对生存意义的理解赋予了可能性。
关键词:尼采 精神三变 生存意义
精神之所以会产生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孩子的三段变化是因为在尼采生活的时代,上帝死了,尼采呼唤超人的诞生。而只有上帝死了以后,超人才能诞生。首先,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作的布局来看,可以说上帝死了,超人才得以诞生。超人不能作为某种具有超能力的人来理解,似乎如果上帝不死,受到诸神的压制,不允许拥有超能力的人诞生。
“上帝死了”中的上帝,不是人格化的神。人格化神的破碎在尼采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如果将这个命题仅理解为基督教人格化神的消解,说尼采在人们的思想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似乎言过其实。但尼采确实在人们的思想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上帝死了是整传统价值和旧道德的崩溃。
或许,上帝死了所能震动的人不多,但是上帝死了以后每个人不得不面对最高价值缺位,生命意义虚无化的问题豁然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尼采仿佛是在敬告人们:别以为上帝死了与你无关,请问,上帝死了,你怎么办?由此,生命意义的重担压在了每个人的肩頭。尼采不仅要撕开这生命面临的最高价值缺位的伤口给每个人看,他也在努力的提出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蕴含在尼采的精神三变中。
“对于怀着敬畏之念的精神,强力的、负重的精神,有许多重负:精神的强力渴望重的、最重的负担。什么是重负?负重的精神这样发问,于是它像骆驼一样跪下来,甘愿被装上很多重负。”
“在最荒凉的沙漠中,发生了第二段的变化:精神在这里变成狮子,它要攫取自由,在它自己的沙漠里称王。它在这里寻找它的最后一个统治者:它要跟最后一个统治者、它的最后的神为敌,它要跟巨龙搏斗以求胜利。”这条巨龙是什么呢?“这条巨龙的名字叫做‘你应当,可是狮子的精神却说‘我要……巨龙说:“事物的一切价值闪耀在我身上。一切价值已经被创造出,被创造出的一切价值就是我。确实不应再有什么‘我要。”
“孩子是纯洁的,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是的,为了称作创造的这种游戏,需要一个神圣的肯定:这时,精神想要有它自己的意志,丧失世界者会获得它自己的世界。”精神的这三段变化,可以视作尼采为解决最高价值为什么缺失,应不应该缺失,怎么缺失,以及缺失以后怎么办的隐喻。
一、作为骆驼的精神
最开始,精神并没有负重,甚至它都不知道什么是重负,它在一边询问的同时,一边跪了下来,甘愿被装上许多重负。吊诡的是负重的精神既然连什么叫重负都不知道,它怎会甘愿被装上许多重负呢?重负是被装上的,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精神的重负是被谁装上的 尼采紧接着描述了各种最重的重负,理解了这些所谓最重的重负,也就可以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些最重的重负,又是谁将它装在了负重的精神身上。
被装上重负的精神就像背着重负走向沙漠的骆驼,“精神也如此急忙的走进它的沙漠之中”。在沙漠中的精神遇到了巨龙,这条巨龙叫做“你应当”。就是这条巨龙迫使精神装上了重负,也是这条巨龙迫使精神急忙走进它的沙漠之中。负重的精神身上背负的就是这一系列“你应当”。在基督教的世界观、价值体系中,现实世界的生活不过是一个过渡,是为进入天国取得入场券的一次旅行。活着的意义就是要按照能进入天国的教导走完这一生,然后去天国的门口等待,等着天国之门开启的那一天。这样,现实世界的生活有了最高价值,就是为进入天国服务。能早日取得入场的资格当然再好不过,因此,背上重负的精神要“急忙”走进自己的沙漠。
尼采在这里说的精神始终都是作为个体的精神。每个个体的精神有自己不同的沙漠。正是因为背负重负的精神走进的是它自己的沙漠,这精神才有变形的可能。这也意味着,即便是由巨龙强加给负重的精神的“你应当”,要想能被负重的精神背在身上,始终需要它自己把这些重负接受下来。
那么“沙漠”是什么?沙漠还有一个名称叫做“生命禁区”,背负上这些重负的精神自己急忙走进这沙漠,是自己在扼杀自己的生命。在尼采看来,生命乃是最真实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母体。不是精神产生生命,而是生命产生精神。于是,这精神身上的重负非得抛弃不可。“别再把头插进天国事物的沙里,而要自由地抬起头,这大地之头,给大地赋予新的意义的头。”可见,构成这扼杀生命的沙漠的沙是“天国的事物”。
二、作为狮子的精神
背负着重负,走到自己沙漠中的精神终于发现,它背负的“你应当”,是别人强加的,而不是它自己的,不是“我要”。于是它要把这重负放下。或问,要将重负放下,将其丢掉不就好了吗?为何一定要变成狮子呢?
因为,既然最初精神的重负是被装上去的,现在当然不是精神想要将其卸掉就能卸掉的。它要经过一番搏斗,阻止它放下这些重负的力量很多,尼采的时代,基督教的力量虽然较中世纪已经衰微,但是传统价值和旧道德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抛弃的。
“创造新价值,就是(作为狮子的精神)狮子也还不能胜任,可是为自己创造自由以便从事新的创造,这是狮子的大力能够做到的。……要获得建立新价值的权利,对于负重而怀有敬畏心的精神,乃是最可怕的行动。确实,对于精神来说,这无异于劫掠,这乃是进行劫掠的猛兽的行径。”
狮子要做的是将自己身上的重负掀翻在地。对以前不敢否定的,唯命是从的重负展开攻击,它要搏斗。“对于精神来说这无异于劫掠”,对于传统价值观和旧道德来说,是要将过去它从每个独立的精神那里拿走的建立价值的权利抢回来;对于每个独立的精神来说,是要通过搏斗的、劫掠的方式抢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但这个东西仅仅是建立新价值的权利,因为建立新价值是狮子所不能胜任的。
三、作为孩子的精神
当狮子完成重负的抛弃以后,它同时赢得了建立新价值的权利,而建立新价值是作为孩子的精神才能办到的。同时,当狮子完成对重负的否定之后,精神的沙漠没有了。在精神由狮子变成孩子的过程中,沙漠再也没有出现过。
孩子是纯洁的,因为作为孩子的精神已经彻底否定了传统的价值观和旧道德,它没有原罪;它不能带着过去痛苦的经历行走,它是遗忘,也必须遗忘,是遗忘的同时也是新生,所以是一个新的开始;拒绝了世界的目的论解释的精神丧失了最高价值,同时它赢获了自由,生命不是负担,不是为了什么,所以是一个游戏;生命不再由外部驱动,而是依靠内部驱动,所以是一个自转的车轮;从此时开始,生命可以赋予自己意义,可以为自己创造价值,所以是一个肇始的运动;生命的一切从现在开始都基于现实的生活,所以是现实世界,是身体,是生命的神圣肯定。
笔者认为,孩子这个象征还有两层含义尼采并未明言。其一,尼采选择孩子这个象征与赫拉克利特有关。“这个‘孩子是赫拉克利特意义上的游戏着的孩子。尼采曾说:‘我怀着崇高的敬意把赫拉克利特的名字与其他人划分开。”孩子是一个人生命的早期,尼采否定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价值传统,而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传统肇始于苏格拉底,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终于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河流。尼采选择孩子,象征前苏格拉底的西方思想源流,这与尼采对赫拉克利特的推崇是一致的。
其二,孩子是赢得建立新价值的权利后的,建立自己新价值的精神的童年时期。新的精神怎样建立价值,建立什么样的价值不是固定的。这个建立自己的新价值的精神的孩子总会长大,但是,长大以后建立的新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样的,尼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四、总结
通过对尼采的精神三变的分析可见,因为上帝死了,即整个传统价值和旧道德崩溃了,随之最高价值缺失了。因为传统价值和旧道德通过虚构一个彼岸世界和天国来否定现实世界生命的意义,所以在尼采看来,它们是应当崩溃的。
不仅应当崩溃,而且還需要负重的骆驼的精神变身搏斗的狮子的精神与巨龙战斗,从巨龙手中抢回原本属于每个狮子的创造新价值的权利。当精神获得创造新价值的权利时,它就完成了从狮子到孩子的转变。而孩子要做的就是创造新价值。所谓“上帝死了,超人才能诞生”,不过是说要想超人降世,精神必须完成从骆驼到孩子的转变,传统价值和旧道德一日不克服,超人就一日不能诞生。
参考文献:
[1]钱春绮:《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2]李荣博:《尼采哲学中的快乐问题研究》,西北大学,2014年.
[3]孙周兴﹕《末人、超人与未来人》,尼采研究,2019年,第2期.
[4]孙周兴﹕《尼采与未来哲学的规定》,同济大学学报,2019年,第30卷第5期.
[5]孙周兴:《谁是尼采的超人》,新华 知本读书会第68期.
[6]赵敦华﹕《形而上的政治哲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释义大纲》,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
[7]王志伟:《技术与超人—尼采的超人哲学再评估》,复旦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