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在急诊心内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2021-05-04朱圆圆董茜徐利娟焦作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心血管内科急诊科二区河南焦作454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内科成功率分级

朱圆圆,董茜,徐利娟(焦作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心血管内科;.急诊科二区 河南 焦作454000)

心内科患者因病灶特殊性,病情往往较危急,需立即进行急诊抢救。而在护理工作中,重症心内科患者常因诊断或治疗需院内转运,即将重症患者置于移动环境下,对患者而言影响其病情变化的因素存在较多[1,2]。故院内转运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数量和病情危重程度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急诊资源配置的难度及资源优化的重要性,而分级转运将动态环境下的急诊资源进行了快捷、优效的配置。标准化分级是对重症患者充分进行评估后确定转运分级、人员和装备的需求配备,做好有效的与患者家属、团队人员、接收科室的沟通,确保转运工作正常运行,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总结评价以持续改进转运[3]。基于此,本次研究就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在急诊心内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急诊心内科收治的350例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中男123例、女52例;年龄26~75(56.71±4.25)岁。观察组中男122例、女53例;年龄25~75(56.64±4.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为需要院内转运的患者;②均为重症患者;③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处于休克的重症患者;②拒绝参加本次研究者;③急需外科手术干预的患者或拒绝转运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转运:急诊医生或者护士根据患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决定转移患者,配备转移设备和药品,护送患者检查,回病房后根据经验安排患者及治疗材料,按要求在专用文件上记录转移过程。

1.3.2 观察组 采用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1)急诊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确保病人安全转运。急诊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培训和监督标准化分级转移方案的实施。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动员该部门的团队成员,急诊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负责制定、执行和评估每个病人的安全转移战略;(2)识别转运风险点:针对运输人员能力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匹配、转运、无效检查等待时间长、转运过程中缺乏有效供氧、监测仪器和转运设备异常等问题,运输小组采用循证、集思广益的方法制定安全运输策略,如根据病人等级确定具备相应急救能力的运输人员;鉴于急诊室目前没有专门的检查室,远离专科病房和干预室,也没有专门的电梯,门诊大楼安装直达电梯,在病人转运前由专人负责电梯,提前调整CT检查,采取措施满足紧急危重病人筛查,更换氧气输送设备,配备足够全程氧气的便携式氧气罐;(3)建立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主治医生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吸引支持、循环支持和主要临床问题等五个方面确定病人的病情,在确定病人病情分类后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人转运的必要性和风险,并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发转运令;转运负责人负责与检查部门、干预室或专科病房联系,告知病人情况和预计转运时间,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与转运主管协调,在团队内部进行沟通,明确转运责任。急诊室应当按照疾病分类配备运输人员、运输设备、药品和病人,有关部门应当配备检查或者接待床位。在转运过程中,医生密切监察病人的情况,并维持人工气道的安全;护士监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妥善安装各种管道,以确保仪器正常运作。如果病人的病情在运送途中恶化,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分类进行治疗,第一类病人应立即获救,第三类病人应尽快返回病房接受治疗;(4)可以通过讲座、案例研究和其他培训的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转运的共同问题和紧急处理、转运人员的配置、各级转运人员的分工和责任。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成功率,成功:转运过程中没有状况发生;无碍:转运过程中有状况发生,经处理后对患者无明显影响。转运成功率=(成功+无碍)/总例数×100%。(2)统计并比较两组院内耗时情况,包括影像检查耗时、专科病房耗时、介入室耗时。(3)统计比较两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血压下降、意外拔管、氧气供给不足、药品数量不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转运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转运成功率比较[n(%)]

2.2 两组院内耗时情况比较 观察组影像检查耗时、专科病房耗时、介入室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院内耗时情况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者院内耗时情况比较(±s,min)

观察组对照组tP影像检查耗时24.86±2.85 34.74±4.16 25.919 0.000专科病房耗时30.27±3.35 41.62±4.09 28.400 0.000介入室耗时15.38±1.94 20.27±2.03 23.038 0.000

2.3 两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转运成功率较高,院内转运耗时较短,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表明标准化的分级转移方案可以提高院内转移的成功率,缩短转移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基础上,经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评估、实时监测、积极应对,而最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在标准化分级转移方案中,将参与转移的科室主任纳入医院安全转移管理小组,明确急诊科危重病人在医院安全转移中的作用和责任,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和转移时间等进行评估,为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转移服务,解决转移过程中的急救问题,并通过确定具备急救能力的转移医生和护士,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4,5]。管理团队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转运策略,鉴于急诊室没有专用检查室,直达电梯远离专科病房和干预室,门诊大楼没有专用电梯,在病人转运前2分钟由专人负责电梯,方便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成功率。预先联络检查室及调校检查室,以配合急症室危殆病人的需要,确保参与运送的医护人员能就病人情况可能出现的转变及有效评估运送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确保运送过程正常运作,可大大缩短轮候运送及检查的时间[6~8]。

综上所述,标准化的分级转移方案可以提高院内转移的成功率,缩短转移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内科成功率分级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