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与“新闻学概论”教学逻辑探究

2021-04-30户松芳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舆论

户松芳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更新了“新闻学概论”教学内容。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逻辑,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学为教,以“金课”标准评价课程教学。本文探索接受式、参与式、迁移式学习等多元混合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我建构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实现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习近平新闻舆论总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立场到全球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创新及发展。“新闻学概论”既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构建新闻职业理念的核心课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关键环节在课堂,因此,本文探讨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融入“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逻辑,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成效。

课程内容及教材选择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学习的起点,对专业认知、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统领作用。该课程主要阐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新闻学的基础概念及原理,包含新闻基础概念的认知、新闻事业的性质及功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等。 “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因此, “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根本性目标是夯实学生的理论素养,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分析各类新闻传播现象。当下时代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媒体传播格局深刻调整,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更趋复杂。面临新形势,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互联网发展规律,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方针原则等,构成了“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前沿内容。

“新闻学概论”的教材版本数量难以准确统计,当前首推的是“马工程”首批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该教材围绕新闻内容生产这一内核,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基本概念、新闻事业、新闻工作、新闻队伍等。2020年教材得以全面修订,吸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围绕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和网络强国战略等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及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 “以学为教”的课程教学理念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命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改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及内容重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特点,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新闻学概论”课程旨在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维方式,课程目标与思政价值导向高度吻合。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闻学概论”知识更新的客观要求。以课程思政重构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精髓,深化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涵理解和情感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也是“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应有之义。

基于学情分析,以学为教

“新闻学概论”大多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身份转变,高考压力得以释放,但对大学学习缺乏全面认知,应试思维仍然较为突出。加之初入大学的诸种不适应,导致学习意义感缺失,出现学习迷茫、学习无力、学习焦虑等典型症候。理论课程学习存在枯燥、畏难、难以深入等现象,课堂主动性思考不足。另一方面,新闻理论鲜明的政治性导向与学生日常媒介接触泛娱乐化的偏差,拉大了新闻理论应然与现实实然之间的距离。基于学情分析, “新闻学概论”课程确立“以学为教”的教学逻辑,明确新闻理论的学习意义。在知识教学中融入大学学习方式的示范与引导,强化参与式学习环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实践性思维,逐渐从注重知识机械记忆到新闻理论体系构建的迁移。

以“金课”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知识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生成与获得的条件,二者互为前提,相互转化。本科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激发学生潜能,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所以,应围绕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成果的关联度,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取向的课程评价标准。

美国教育兼心理学家布卢姆将认知过程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诠释了知识与能力间的迭代升级。建设一流“金课”,必须具备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等特征。依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高阶性”注重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级能力的培养,着重学生从教材知识到新闻思维的转化,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分析及实践能力。 “创新性”可以从两个角度考量:一是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吸纳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融入课堂教学,跟进新闻业界动态,反映学科研究前沿成果;二是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探索灵活适切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挑战度”则与前两者密切相关,课堂教學立足教材、开发教材,而不是照搬教材,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引导,培养新闻发现力和判断力,从满足低阶性的课程过关考核到新闻理论思维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策略运用

讲授法

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日益凸显技术主义取向,传统讲授法往往遭遇误读。但是,从课程教学实践看,课程目标与有限学时的矛盾,加之学生认知基础、主动性不足、个体差异化等学情因素,讲授法反而能够较好平衡各种因素,最大化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讲授法虽然是教师主导,但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一是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结构这一逻辑主线,帮助学生建构整体的理论框架。二是释疑解难,阐析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等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奠定新闻理论思维的基点。三是准确解释党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讲授法基于“知识意义”维度,不仅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逻辑,而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形成基础及实践价值。

案例教学

新闻案例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范例,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够较好抵消新闻理论的抽象性及理解难度,提升学生上课的热情,而且直观展现新闻理论的实践价值,增强国情认知,强化课程学习目标。选择中国新闻奖作品、当前社会热点舆论等案例,正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流,而典型的新闻传播失范案例则能够反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深化学生的新闻职业担当。设置学生新闻案例点评环节,从“学案例”到“评案例”延伸,通过话题选择研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内化程度,有效衔接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引导。

参与性学习

大学教学具有鲜明的研究性,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灵活融合在讲授法中,强化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责任,培养发现型的主动思考意识。一是“线上”与“线下”结合,指导学生梳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我见”的课堂讨论,强化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解读,达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共识,并锻炼学生信息搜集、综合分析能力。二是布置课程实训项目,理论学习与新闻实践结合,打通“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小组合作开展校园主题新闻策划,最终成果课堂分享交流。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从话题选择、内容取舍、表现形式、创作心得等方面检验其对新闻价值、舆论宣传,媒体功能等基本理论的内化理解,实现从知识到认知、从认知到创造的能力迁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内涵构成了“新闻学概论”课程的知识主体,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更新了“新闻学概论”教学内容。遵循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学逻辑,基于学情分析,以学为教,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金课”标准评价课堂教学。探索接受式、参与式、迁移式学习等多元混合教学策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注重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我建构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实现课程育人的多元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38.

[2]余雅斌、黃姣华.学习意义感的缺失及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20( 12):36-42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 18JD710035);2016年度湖南文理学院“习近平的新闻理念与马工程《新闻学概论》教学研究”(JGYB1633)]

猜你喜欢

新闻学概论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