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

2021-04-30温婧

新闻爱好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闻出版学术期刊学术

温婧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这不仅是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也是新闻出版产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的共同组织与推进下,在各地原新闻出版广电局、财政厅的配合下,在新闻出版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下,推出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支持企业对《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和《多媒体印刷读物(MPR)》国家标准开展应用,《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陆续修订出台,使得新闻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更加规范,并依法依规不断完善。

当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给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新闻出版行业面临资金、人才以及公共服务的相对缺失,学术评价体系不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新闻出版行业在融媒体时代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于2020年11月19日在北京大学燕东园主办了“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新闻与传播类学术期刊研讨会”。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教授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学术研究和学术刊物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是做学术研究要面向社会问题,学术研究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服务的;二是要加强理论研究,把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使媒体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新媒体时代媒介产业的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另一方面媒体融合成为当前新闻传媒行业重要的实践方向,更需要学界和业界的共同探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界》《编辑之友》《新闻爱好者》《传媒》《新闻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青年记者》《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未来传播》《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的社长主编及专栏编辑们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期刊协会数字分会常务副会长钱鹏宇就《新技术与期刊创新》,着重介绍了新技术与新热点对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影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孙建军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思考》,阐述了学术评价的内涵、发展阶段,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了学术评价中影响因子和引用指数的发展变化,并论述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现有的解决对策。与会的社长主编及专栏编辑们围绕两位嘉宾提出的问题,结合工作中的实践,就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给学术期刊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技术创新对学术期刊实践的影响

新闻出版产业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优势,建立和完善用户需求、生产需求、技术需求有机衔接的生产技术体系,不断以新技术引领出版融合发展,驱动转型升级。

首先,技术发展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新变化。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和期刊出版相关联的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虚拟现实、5G等,学术期刊通过上述技术赋能带来以下变化:第一,数据从样本式、局部数据转变为全数据;第二,判断方式从专家型转变为数据+型;第三,思维方式从以前的“为什么”转变为现在的“是什么”。

其次,学术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了创新发展。第一,自动学习、深度学习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促进了学术期刊从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的普及。第二,语音与文字的转化,例如,较为常用的是识别语音变成文字或者从文字变成语音;还有语言处理,包括翻译、写作、摘要、问答等;其他诸如图片识别、机器视觉也是应用热点,可以进行智能检校纠错、机器人写作、人工智能客服等服务。第三,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设计,可以在防篡改方面加强版权保护。第四,使用外部的、公共的云服务,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最后,期刊单位在新技术应用的研究和实践方面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期刊的出版单位相对来讲都面临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缺口;另一方面,期刊出版业中的公共服务相对缺失,所以对于新技术在期刊出版业中的应用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期刊也难以借助行业外的力量。只有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拥抱外研、借船出海,学会借力和主动出击,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创新发展。

二、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2]长期以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尤其在具体实践方面仍存在种种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说,一方面评价本身是非常不容易落实的,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和学术评价操作很难落地;另一方面,我们对学术评价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学术评价的核心应该是对学术成果、学术活动全过程的评价,但现在的评价仅仅局限于该学术刊物级别等。

在当前的期刊评价中,主要考虑期刊影响因子、他引率等。为了在期刊评价中获得较好的指标排名,不少期刊在提高文章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文章发表数量。这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一些评价指标数,但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发文数量难以满足需求等现象。有不少学界业界的专家对目前期刊评价指标是否能够真正反映期刊质量持怀疑态度,比如評价指标的“影响因子”:第一,使用影响因子来“测量”期刊的质量,每一次引用都是看成等同的,只考虑数量的多寡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第二,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差别也是很大的,不具有可比性;第三,被引用并不能直接反映文献质量。因此,影响因子只能作为补充指标而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5G等新技术出现以后,为学术评价带来很多的转变。首先,学术评价从以往的静态评价向现在的动态过程评价转变;其次,评价要素从单一到多元的综合转变;再次,评价形式发生了改变,例如,引文分析可以根据内容进行语义关联,进而辨析出引用的目的。

为了解决当前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在科学设置评价和丰富评价手段等方面,可以采取一些保障措施。一是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二是科学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三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重在同行认可和社会效益。[3]随着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强化,教育部即将启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貢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等。[4]

三、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思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包括专业学术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专业学术期刊的发展中对以下两对关系产生了新的思考。

学术和业务的关系。有些期刊把学术和业务分为两个类别,认为做学术研究的不能做业务探讨,关注新闻业务如标题、导语和采访等问题,会影响刊物的学术影响力,而这些问题不是学术研究的范畴。换言之,新闻实务层面和理论层面是分离的。这就导致不少期刊进入一种“发新闻实务层面文章数量越多,越不利于期刊获得好的排名,发理论层面文章越长越好,越有利于期刊获得一些评价指标数”的误区,导致现在核心期刊发文篇数越来越少,面向业界服务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少。期刊发文量少,评价指标就一定好吗?事实上是不一定的,提高被引频率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文章的内容质量是否高、是否有创新性。一方面,期刊的编辑要善于发现那些视角独特或者跨界的文章,还要善于发现有创新亮点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和对作者的引导。

专业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期刊的业务既要注重专业性,也要考虑经营性。专业性包括内容质量和有效覆盖。当前普遍存在越是高端学术期刊,其文章越冗长,专业性越强,刊物的发行覆盖面越小的现象。经营性体现的是期刊提供产品的价值及其变现能力。如果价值很高,但不能变现或者变现后没有实用价值,都会出问题。在期刊的发展中,社会效益虽然是首要追求,但大多数期刊都面临着生存压力。在以往的期刊经营过程中,一些非常好的理念和方法,现在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其原因在于没有平衡好专业性和经营性的关系。在期刊的发展过程中,片面地重视专业性、轻视经营性就容易出现经营不善;而重视经营性、轻视专业性,文章的内容就容易庸俗化,理论性不强。因此,要想实现期刊的健康快速发展,就要建立“在每个环节中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专业性和经营性的综合之道以促进平衡发展、实现成长目标”的思维维度。

四、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新方向与新定位

如何正确处理好学界和业界的关系、专业性和经营性的关系呢?如何兼顾好覆盖面和文章的内容呢?这就对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学术期刊是沟通学界和业界的桥梁。一方面,业界从业者通过期刊可以了解学界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技术,学者通过业界总结梳理的实践活动进而上升到更高层次理论的探讨。另一方面,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依赖学术期刊,只有学科的学术期刊强,学科才会强,才会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学术期刊要始终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这就意味着一定要刊登对读者有用的内容,只有读者觉得有用,刊物的覆盖面才会广。目前,学术期刊走入追求学术高端但发行量小的瓶颈。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研究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次并且能够指导实践,所以期刊唯学术化,仅仅刊登一些专业性极强、没有问题意识的文章,会使得读者难以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此外,我们学习、借鉴西方的一些做法及其理论,是为我们解决问题做案例分析支撑的,不能太教条主义。总之,我们必须摸准读者群的需求,按需定制内容,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术研究的价值。

再次,新闻传播学未来的发展应该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新闻业与传播业的急剧转型,必然会加深新闻传播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如果新闻传播学还停留在写新闻通讯这样既没有门槛指标也没有难度的文章,那么这一专业的生存就会面临很大问题。我们的研究应该以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我们的期刊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期刊,问题意识强、理论性强、方法数据详实,研究的问题能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五、小结

自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就成为学术期刊聚焦讨论的重要议题。[5]这不仅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闻出版业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根据《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继续增长,经济规模平稳提升,其中期刊出版虽以营业收入199.8亿元实现0.2%的增长,但所占比重仅为1.1%,同比下降了0.01%。[6]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裂变、融合发展,为新闻出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次研讨会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一方面厘清既有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另一方面建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立足于读者需求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对学术期刊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教授提出,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的契机,搭建起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沟通的平台,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互相提升。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网络内容治理体系及监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ZDA317)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11/04/nw.D110000renmrb_20201104_1-01.htm.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26/content_5268965.htm.

[4]教育部将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EB/OL].http://www.moe.

gov.cn/jyb_xwfb/s5147/202011/t20201104_498146.html.

[5]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国家互联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cac.gov.cn/2015-04/10/c_1115079278.htm.

[6]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http://www.nppa.gov.cn/nppa/upload/files/2020/11/c46bb2bcafec205c.pdf.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在读博士生)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新闻出版学术期刊学术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