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4-30熊雪婷
熊雪婷
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教学,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认识一些浅显的数学思想。
一、借助实物教学,打好数学基础
教师应该及早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如何去思考。
教师可以利用直观具体的形象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9的加法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一年1班在校运会活动中准备了一些牛奶,每箱装满了10瓶。结束时小朋友们发现箱子里有9瓶,还有4瓶散落在桌子上。那么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学生一般会回答数一数这种方法,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能不能想到更容易的方法可以计算出结果。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想到可以把放在外面的4瓶分成1瓶和3瓶,拿1瓶放进箱子里凑成10瓶。再将10瓶加3瓶就得到了13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凑十法”,学生掌握“凑十法”之后,再学习8的加法、7的加法等内容时就能快速地计算了。
二、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探索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课件,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做出风格多样、生动有趣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利用几分钟的动画,声图并茂地把书本上难懂枯燥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看。
2.巧设疑问,引导学生思考
在新授课时,如果学生回答得跟预设的不一样时,教师可以利用疑问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走。在设置问题时,应该循序渐进,由小及大,先用简单的问题来作“诱饵”,吸引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索,直到得出结论。这样多次重复,学生也能够慢慢学会如何分析题目。
3.保护自尊,树立学生信心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答错是很正常的事,老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优点。班上有个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很弱,但是他计算能力比较强,做题比较认真,我发现这一现象之后专门在班上表扬了他。从那之后我观察到他上课比之前更认真了,以前从不举手发言的他开始愿意主动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也愿意去思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4.分组竞争,激励学生发言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给班里的学生设置分组进行比赛,组员答对问题就给小组加一个星星,下课时结算成绩,星星最多的一组获胜,整组的学生都可以加一分,满十分兑换表扬信,并拍照发家长群或朋友圈表扬,到高年级就把奖励换成了文具。这样做很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发言的欲望,从而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训练一题多解,灵活应对难题
虽然数学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种答案,但是获得结论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平时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当学生没有用常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的时候,老师要给予肯定,并把其中蕴含的道理灌输给其他学生。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口算除法的新授课中,我预设了口算除法的三种方法:(1)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乘法算除法;(2)利用数的组成计算;(3)利用表内除法计算。这三种方法也是平时练习经常会用到的。在我询问有哪些方法的时候,一个学生给出了意外的答案:用连减的方法来求商。这个方法用得很少,一般只是在之前题目有些超纲,出现多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时候会用到。一题多解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