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四动”课堂中实现“个体灵动”

2021-04-30郭景都

师道·教研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个体道德

郭景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综合性修身课程,是学生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付诸于行动的一个内化过程。

一、对个体灵动的诠释

“个体灵动”是指学生在自我解剖,自我分析下实现的智慧的灵动、思维的涌动和灵魂的触动。“课前策动” 、“多维互动” 、“ 课后行动”都是有形外在的低层次的动;而“个体灵动”则是无形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它的落脚点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成为社会的人。个体灵动一方面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体验和自我反思使知识进入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人生境遇和生活经历融化在一起,让学生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感受知识的内在意义,产生真正的“心灵触动”,获得生命完整的成长。

二、如何在“四动”教学模式下实现个体灵动

“四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选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为突破口,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而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丰富体验→激活经验→激活思维→生成智慧”。

例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主题的重点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难点是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围绕“为什么”和“怎么做”两个角度。教材编写的逻辑清晰,内容明确,在很多教师看来是极易教的内容,举几个例算互动,再把难点直接灌输给学生,最后学生划完书本笔记,熟练将练习完成,教师就感觉已完成教学目标了。事实上,这样的课堂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输入知识,机械地记忆书本文字,学生思维还未反应过来就被老师拉进下一个知识点中。也许在短期内不会影响教与学,但是长期下去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用说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现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教学流程作如下的设计:①教师视频引入,激起興趣;②学生展示、分享课前自主收集的材料,活跃课堂气氛;③分组讨论,把感性材料提升为理性知识,教师协调;④小组个体代表发言,其余小组补充,知识点小结,教师组织;⑤举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共鸣,以所学知识反思自身;⑥内化道德,指导行动;⑦学生课后展示本课感言,坚定决心。这个设计的亮点在于教师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每一环节都注重挖掘学生主体潜力,注重营造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情感投入。这节课中,学生通过探究“国家发展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这一知识,来反省自身,从国家发展推及到个人自身发展也如此,要树立自主自立的意识。

个体灵动在课堂上的实现,离不开“多维互动”这一环节的帮助。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道德知识平台,不断补充、修正深层次的道德知识,使道德情感的取向更加合理。这里特别要注意互动部分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生命特点而变换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使不同个体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才有助于实现个体的灵动。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