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大事者是否应该拘小节

2021-04-30杪秋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局琐事小节

杪秋

成大事者应拘小节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的院内脏乱不堪,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改正了自己,后来终于有所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愿做、不屑做、拒绝做,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因此,我方认为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小节并非小事。一些不文明的习性乃至一些有损大局的事情,常常是由小节引起的。小节,把握不好就会身受其害。

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往今来,因小节导致失节的事并不鲜见。有个寓言故事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偷拿了鄰居家一根针被告官,法官在量刑时却定了与一个偷牛贼同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偷了区区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偷牛贼抢着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近年来,一些人因贪污受贿而落马,追根溯源,也大都是从吃别人一顿饭、收别人一些土特产开始的。这些东西被认为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最后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继而让人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淖。他们回首不该,却悔之晚矣。

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小节问题并非小事,它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日常小事着手,于细微处讲品格,莫让小节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之大德。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根本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人、事、物。因此,我们无论为人,还是处事都应取其大体,不应拘于小节。

“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虞延传》,是形容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不为小事所约束。首先,不束缚于小节,让我们做事的眼界更宽阔、行动更灵活。其次,“小节”是指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非原则性的琐事。如今,很多人把“小节”与“细节”混淆,“小节”绝非“细节”,他们有很大的区别。“细节”是从事物本身的组成而言的,“小节”是从与事物的相关程度而言的。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影响事物的成败,而一个小节对事物的发展无足轻重。

从“成大事者”的主体特点看,成大事者,决非普通的成才。他必然在某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并对社会产生较大且持久的积极影响。纵观古今之成大事者,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具有长远的眼光,对事物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够明晰“小节”的位置的作用,不会拘泥于无原则的琐事上;成大事者往往性格独特,不拘小节。

从现实角度分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成大事,必须洞察方向、把握大局。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若过分拘于小节,将精力和时间过度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

另外,事物的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向”“大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小节”是次要矛盾,不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要知道,处理问题不能舍本逐末,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才能更容易解决。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

总结陈词

两种观点争议不断,但拘不拘小节,是视情况而定的。从个人品质来说,小节之处需要加以重视;从做事业方面来看,不拘小节也有其可取之处。无论哪一方面,两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干什么都“事无巨细”,所以在专业之处抠小节,而在大事中应更重格局。如果能把这两者完美结合起来,必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编辑 凤池)

猜你喜欢

大局琐事小节
胸怀大局
快把我哥带走
琐事
琐事
琐事
小瓷碗
笑一笑
节节草的秘密
美国琐事二三 美乐成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