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桂林一流国际旅游胜地的实证分析与策略
2021-04-30赵临龙粟红蕾
赵临龙,粟红蕾
(1.安康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广西 桂林 541100)
1201年,南宋著名诗人王正功赋诗“桂林山水甲天下”,使桂林成为世界名城。[1]桂林是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桂林市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旅游业态的风向标。[2]
一、桂林市旅游效益和交通状况分析
1.桂林市的优质旅游资源
桂林市的旅游优质资源非常丰富,不仅量大而且品质极高。截至2019年,桂林市共有A级景区69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35家,其中5A级景区占到广西7家的57.12%、4A级景区占到广西177家的19.77%。在广西10大旅游优质资源中有8类(见表1),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桂林8个占广西16个的50%),并且还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处。
表1 桂林市旅游优质资源情况
2.桂林市的交通格局
桂林作为我国的内陆城市,但交通却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网络构架,形成十字相交的“×”型的四通八达网络结构。
公路: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有长沙和南昌经桂林到南宁,东南方向到西北方向有广州经桂林到贵州,以及市县区连接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
铁路:湘桂铁路由东北向西南纵贯桂林,经过全州、兴安、灵川、桂林市区、永福等地,是桂林市铁路交通的大动脉。
高铁:桂林高铁十字相交“×”型的网络结构形式非常便利,桂林市区就有4个高铁站:桂林北站、桂林站、桂林西站、五通站。目前,桂林可直达省会城市:南宁、昆明,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南京、上海,贵阳、重庆、成都、西安,广州,以及全国各地相关中等城市。贵广高铁把桂林与珠三角连接在一起,带动桂林旅游经济大发展;湘桂高铁把桂林与区府南宁连接起来,实现桂林与区府同城化和近城化。
南北旅游大通道的张海高铁(张家界-桂林-海口)将在“十四五”启动开工,届时桂林将会成为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
地铁:2017年8月28日,桂林云轨1号线(桂林市中心城区至两江机场)正式开工,预计2022年前完工通车,到时桂林进出更加方便。
水运: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主要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浔江、百寿河等7条。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75公里,经梧州流入珠江到达广州、香港、澳门等。湘江和漓江又将桂林的漓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灵渠世界水利灌溉遗产连接起来,形成重要的旅游通道。
航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为国内地级市重要的国际机场,吞吐量之大,列为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底,桂林机场共飞行航线116条,通航城市机场76个;国际及地区航线8条,飞行国际城市为雅加达、新加坡、吉隆坡、仁川、曼谷,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
3.桂林市的旅游效益与交通状况分析
(1)旅游效益与交通相关性的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9年桂林市的旅游人数与收入都有持续加快的增长态势。桂林市的公路里程、空运客运量、铁路客运量一直呈现持续发展态势,其中,铁路客运量增长最快,其次为空运客运量,而公路客运量则在2014年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则是在2013年12月28日桂林开通了湘桂高铁,人们更愿意选择更舒适、更快捷的高铁出行。因此,该铁路的开通使桂林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并吸引了很多游客选择乘坐高铁出行。
表2 桂林市旅游效益与交通统计数据
2013年底,由于桂林开通了湘桂高铁,公路客运量从2014年开始大幅度下降,而铁路客运量从2015年开始急剧上升。现在利用SPSS软件,对2015-2019年的桂林旅游效益与交通相关性进行分析。
由表3可知,桂林市除公路客运量为负相关外,其他要素: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收入和公路总里程、铁路客运量、空运客运量相关性都在0.779以上,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的强相关性,尤其铁路与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收入相关性分别在0.993、0.989、0.964、0.932;航空与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收入相关性分别在0.903、0.881、0.825、0.779,表明交通影响桂林旅游效益的次序依次是:铁路、航空、公路等。
表3 桂林旅游效益与交通Person相关性(2015-2019年)
这是因为,桂林市的旅客主要是来自桂林市以外,而铁路、航空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航空的运输量有限,铁路就成为外地旅客到达桂林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但由2019年的客运量数据:公路6686万人次、铁路3530万人次、空运855.26万人次,表明公路在桂林市旅游中转中依然发挥主要作用,是市内交通门户和宾馆与旅游景区连接的重要交通工具。
(2)桂林旅游效益与规划目标预测。2019年桂林市国内旅游人次1350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31.75亿元,按桂林市2011年国内旅游人次2097.7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4.17亿元,由表2分别计算其年平均增长率是24.00%、33.50%,于是预测得到理论结果:2020年桂林市国内旅游人次16698.9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311.73亿元。
用同样方法计算得到:桂林市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8.73%、16.90%,则得到理论结果:2020年桂林市入境旅游人次342.04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59.53亿元(按1美元≈7.077人民币折算为22.54美元)。
《桂林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1.2亿人次,年均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90万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8亿美元以上。
现在从理论上测得2020年桂林市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都高于规划目标。实际2019年桂林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次为1.3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31.75亿元,均已超过规划目标。同时,2019年桂林市入境旅游收入136.46亿元(按1美元≈7.077人民币折算为19.28亿美元)已超过规划目标,但按桂林市入境旅游人次年平均增长率8.73%计算,预测2020年入境旅游人次为342.04万人次,达不到规划目标的接待入境旅游者390万人次。即桂林创建世界一流旅游城市,任务还很艰巨。
二、桂林市旅游的优势
桂林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甄皮岩为代表的史前文化,是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世界灌溉遗产,向世界展现了古代水利科技文化,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世界自然遗产,向世界展现了桂林的山水文化。
1.桂林旅游引领区域旅游发展
2012年11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批复,“把桂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标志桂林旅游走在全国区域旅游前列。
2013年7月3日至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在桂林市召开。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等三大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标志桂林成为广西旅游的龙头,引领区域旅游的发展。
2019年,桂林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亿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游客314.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874.25亿元,增长35.0%,其中国际旅游消费20.62亿美元,增长35.3%。[3]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旅客8.76亿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游客623.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0241.44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消费35.11亿美元。[4]桂林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消费分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5.41%、18.30%,尤其桂林市旅游入境过夜游客、国际旅游消费分别为全区的58.42%、50.73%,占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半壁江山,标志桂林正在迈进世界国际旅游的胜地的行列。
2.桂林旅游条件优越开创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作为我国旅游起步较早的城市,旅游条件非常优越。首先,其旅游优质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旅游资源品质在世界极具影响力,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漓江,使“桂林山水甲天下”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精品,世界水利灌溉遗产灵渠,为“桂林山水”品牌增添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半壁江山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具有巨大的旅游市场。在交通格局决定旅游格局的今天,桂林市以高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构成十字相交网络结构,高铁直达全国14个省会城市以及全国各地中等城市。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为4F级飞行标,截止2019年,桂林机场共飞行航线116条,通航城市机场76个;国际及地区航线8条,直达雅加达、新加坡、吉隆坡、仁川、曼谷等国家,以及香港、台北等地区。在2018年桂林机场吞吐量首次突破800万人次大关,吞吐量之大,位列全国前列。
2019年6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文《关于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桂林山水甲天下”品牌享誉全球,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世界领先,旅游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服务业为主体、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协调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形成,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
3.桂林山水自然风光与刘三姐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虚传,成为感受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山水之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桂林山水不仅孕育出了以壮族为代表的民族节日——“三月三”歌节,也孕育出了歌仙刘三姐。2004年3月20日,《印象·刘三姐》正式在桂林阳朔上演,至今长盛不衰,《印象·刘三姐》夜间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了桂林阳朔的旅游大发展。2016年阳朔高铁开通,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439.76万人次,旅游收入117.84亿元,首创广西县中旅游收入过百亿。[5]2019年阳朔进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全国共71个,广西2个),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66亿元,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018.8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89亿元(注:有些旅游景点收入未进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桂林市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消费的14.96%、16.70%。[6]
《刘三姐》文化品牌已成为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形象标识,2018年7月25日晚,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2019年12月14日晚,中国民族歌剧《刘三姐》登上国际舞台,唱响悉尼歌剧院,受到观众追捧。文旅融合的区域旅游的效益,也使桂林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
三、桂林市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旅游一直是国内旅游城市的旗帜。但桂林市在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创建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通往全国的现代交通网还没有形成
桂林市要在2025年实现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创建重任,根本的基础是解决现代交通的大问题,首先,解决国际航空线路通达的问题。目前,桂林国际两江国际机场通达世界和地区仅仅8条航线和8个旅游城市,这远不够国际旅游城市的较高标准。其次,要解决桂林旅游城市与我国其他旅游城市的快捷方便的旅游交通通道。当今,桂林市与相邻的世界旅游城市张家界等没有直达的列车(桂林高铁无法在三江县与普通列车同道而行),无法实现国际旅游自由行的世界一流旅游胜地的基本条件。再者,桂林作为我国南北旅游大通道:包头-西安-安康-张家界-桂林-海口上重要的世界级的旅游节点城市,但安康南下段除湖南境内的张家界-怀化将于2021年开通外,其他路段都没有开工。包海高铁旅游通道对桂林市影响极大,是将桂林市推向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快捷方便之路,以及辐射到我国东西区域的重要旅游文化廊道。
2.区域内旅游优质资源利用不平衡
桂林山水的旅游品牌,很好突出了漓江的山水自然风光,使桂林漓江成为世界级的一流旅游目的地。但桂林的湘江也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优势,其灵渠作为世界水利灌溉遗产,将湘江源头的海洋河与漓江源头大溶江通过人工凿成水道连接起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1-214年修筑,其目的是保证国家南方的稳固。伴随着灵渠的修建,开创了南方的饮食文化的变局。桂林米粉的诞生,就是为修建灵渠的秦军能吃上北方的面条,而发明的“南方面条”。由此形成一条历史脉络:灵渠-秦人-北方面条-桂林米粉-南北民俗,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旅游时光隧道。
桂林湘江也流淌着中国革命的鲜血。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后,由湖南省南部向广西北部前进,历称“湘江战役”正式打响。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桂林市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此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7]
然而在桂林市北面的湘江一带,旅游发展较为缓慢,与桂林市南面的漓江一带形成极大的反差,使桂林市旅游优质资源利用很不平衡,对整体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影响较大。
3.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创建任重道远
《关于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指出,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包括建设一流的精品景区、提供一流的旅游服务、培育一流的旅游品牌、建成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形成一流的文旅体验、建设一流的康养基地等。目前,桂林市不论是在旅游景区和旅游品牌方面,存在不协调的发展局面,还是在旅游文化品牌挖掘、文旅体验方面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就是在旅游服务、旅游消费等方面,存在竞争力不强。这些都与世界一流旅游胜地有一定差距。
《2018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综合排行榜上,桂林仅排第32名(其中上饶市旅游人数16013万人次排名第10位),另据当下最热门的短视频APP抖音发布的《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无论是热门城市还是热门景区榜单中,均未出现桂林身影;在多个旅游网站的中国十佳旅游城市推荐名单中,桂林皆不在列。显然,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并未如屡创新高的旅游数据形成正比。[8]因此,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创建任重道远。
四、桂林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桂林市世界一流旅游胜地的创建,必须以开放的视野,融入国家大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中,突出桂林山水特色,民族文化特征,成为世界靓丽的旅游风景线。
1.以一带一路为引领融入旅游大区域,推动桂林南北通道的构建
我国南北旅游大通道以包海高铁直线走向,包头-西安-桂林-海口与“一带一路”的草原丝绸之路(包头满都拉国际口岸)、沙漠丝绸之路(西安古城)、海上丝绸之路(湛江徐闻港等)连接起来,在“一带一路”引领下,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线,对于桂林市创建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意义重大。
2020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桂林市市长、广东湛江市市长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建议,将张海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并且争取开工建设,实现张海高铁全线尽早贯通,充分发挥通道的各种功能定位。张海高铁是一条承担国家战略的快速客运通道,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交通命脉,也是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后续发展的重要通道。[9]
当前,包海高铁北段包头-西安-安康线路走向已确定,并且逐步进入开工阶段,但包海高铁南段安康-张家界还没有进入国家规划,怀化-桂林-海口还没有动工修建,尤其桂林-湛江线路走向还没有确定。因此,桂林市要主动与南北旅游大通道沿线城市一道,全力推进包海高铁开工的进程,确立桂湛高铁线路走向,并且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怀化-桂林-海口高铁;同时,积极支持安张高铁早日进入国家规划,而且付诸实施。包海高铁直线走向线路的贯通,不仅提升桂林市在国际旅游精品线上的知名度,而且通过包海高铁的辐射作用,使桂林市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实现近城化,取得旅游效益的共赢。
桂林国际航线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走经停方式,联合我国大城市间接飞达世界旅游城市。如桂林-广州-东南亚相关国家或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城市,提升桂林市国际旅游城市的通达能力。
2.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利用好旅游优质资源,推动桂北旅游崛起发展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0]全域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全局性、空间性、带动性、整合性和共享性五个方面。从全域旅游的5个本质特征考虑,都应该将桂林市北部的旅游发展统一到桂林市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创建中,只有桂北的旅游达到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也才有整个桂林市的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只要将世界水利灌溉遗产灵渠这个“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品牌打响,就有桂北国际旅游胜地的意境;只要“湘江战役”红色旅游的开发,就有桂林全中国广阔的旅游市场。
目前,桂林形成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漓江风景名胜区、两江四湖景区、阳朔山水休闲景区、龙胜龙脊梯田景区、资源八角寨丹霞景区、兴安灵渠景区、兴安猫儿山养生度假区、全州动感天湖景区,而龙胜龙脊梯田、资源八角寨丹霞、兴安灵渠、兴安猫儿山、全州动感天湖等景区都在桂北。桂北旅游发展应该以“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品牌为统领,将桂林城区-兴安灵渠景区-全州动感天湖景区-资源八角寨丹霞景区-兴安猫儿山养生度假区-龙胜龙脊梯田景区-桂林城区,形成旅游环线,依靠湘桂高铁和湘桂高速公路,以及桂怀高速公路连通桂林-兴安-全州-资源-兴安-龙胜-桂林。当前,龙胜龙脊梯田景区-桂林城区-兴安灵渠景区-全州动感天湖景区旅游线路形成,从全州动感天湖景区-资源八角寨丹霞景区-兴安猫儿山养生度假区-龙胜龙脊梯田景区要修建旅游专用线,形成快捷方便的旅游环线通道。
兴安灵渠景区的打造,要突出其灵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灵渠的历史渊源:“灵渠-秦人-北方面条-桂林米粉-南北民俗”等要素,将灵渠打造成“秦人的远方异乡”,让北方人来桂林走亲戚和寻找乡音,品尝桂林米粉(北方面条),感受南北的民俗民风民情,思索古代科技文明成果,塑造世界水利奇观,构建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
“湘江战役”红色旅游的开发,从湘江战役纪念馆-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湘江战役战场,形成统一的红色旅游文化景点和旅游线路,从史料展览到实地战场讲述,营造当时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从中增强红色教育的“血染风采”,打开全国旅游的广阔市场,为构建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创造氛围。
3.以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创建为目标,建设好桂林山水精品城市
现代信息社会提出了:旅游交通网、智慧旅游网、公共服务体系网构建的新要求,是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基础。桂林市在“一键游桂林”智慧旅游平台模式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是其成为旅客的“导游”,真正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的“自由行”。
从步入桂林这方热土的车站、机场、码头,通过旅游集散中心的指导,实现到宾馆和旅游景区直达车辆的“零”换成。“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品牌,使桂林市的各个旅游城市要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特征,宾馆要成为旅客宜居的花园或植物园,并且适当增加具有国际现代化标准的旅游宾馆,以满足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等机构举行各个旅游相关活动的需求。桂林市要做大做强会展旅游,就像海南的博熬论坛一举成为世界旅游品牌。当然,国际宾馆的建设,决不能破坏桂林的山水,也不是盖摩天大楼,而是推出桂林山水中的民俗特色,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平安舒适的自由行氛围。
从进入桂林漓江旅游带到湘江旅游带,从《印象·刘三姐》实景剧到“三月三歌节”壮族民族节庆,进行文旅融合是丰富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灵渠旅游品牌的打造,也可以通过历史文化进行宣传推销。饮食文化也是旅游的重头戏,桂林米粉已是南方水田食材的杰作,更重要的是北方面食的吃法,使它成为北方人游桂林的一大追求。漓江水养殖的水产品:漓江长寿鱼、漓江泉水虾、漓江菊花蟹、漓江岩石螺,成为漓江的四宝特色小吃,等等都要成为桂林饮食城的佳肴,营造桂林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宜居城市的美好生活。
桂林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既是旅游胜地也是宜居胜地,更是美好生活之地。
(致谢:感谢卫明真市场调研运营数据分析师对数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