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做好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
2021-04-29梁雪清
梁雪清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在党的领导下高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愈加丰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我们快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而随着网络信息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与渠道。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经常会出现电视台新闻播报内容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后,事实被歪曲,导致产生了许多的谣言。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正确引导社会大众的舆论发展。我们应该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舆论导向,结合当前宣传的重点,全面、深入地参与到社会重大事件、人民微观事件的新闻宣传中,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导社会大众舆论走向正确的道路,大力宣传国家以及人民取得的优秀成绩。
新闻线索应当贴合生活实际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关注的仍然是自身生活,而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宣传者,除了要拥有优秀的构思、独特而严谨的策划以外,还要在发掘新闻线索的时候,有效结合普罗大众的实际生活,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当今社会,各种娱乐新闻、新奇事件充斥着互联网的各个平台,但是这些新闻其实离我们的真实生活比较远,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当将新闻与社会生活进行充分结合,有效发掘群众中存在的新闻素材,同时展现新中国的人文面貌,还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故新闻工作人员需要多将镜头对准基层与人民,观察社会群众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功,善于用自身的镜头、群众的语言来谱写群众生活中的闪光点,弘扬新时代主旋律,传递新时代社会正能量。
但是在互联网的各个平台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实的言论报道,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应,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如果由主流媒体进行客观性、权威性的报道,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展现给社会大众,让社会大众看清事实真相,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社会大众被谣言等不良信息所迷惑的情况发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的真实性、科学性、权威性是其他小道媒体不能相比的,因此,必须要做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能让社会群众了解事实真相,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引导群众树立起正确的观念。
要具有科学性发散思维
每个人对于每件事情都有着自身的看法与观点,这是人类自身所处环境以及所受到教育所决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新闻的了解,一般都只停留在新闻的表面,大部分民众不会对新闻进行反复解读,而主流新闻媒体对于新闻的宣传也更加重视事件的真实性、时效性,不会对事件本身进行加工,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新闻的真实,从而加强新闻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因此,当新闻记者发掘到新闻线索时,应当充分利用科学性发散思维,对事件进行合理的讨论,改变传统的写作手法,使新闻看起来不再显得刻板,增强新闻的新鲜感、厚重感以及真实感,而发表自身的观点与看法还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新闻。但是,在对新闻做出评价时,要注意运用正确、客观的态度,在最大程度上向社会大众传递正面、向上的精神,让新闻更具感染力。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工作时,应当大胆、仔细地观察,小心求证,要通过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去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站在社会大众的角度理解新闻,从而让新闻报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被社会群众理解,还要注意了解并掌握报道新闻的始末,不能不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就进行定义,这样不仅会导致社会舆论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还会损害主流新闻的媒体公信力,失去新闻报道的原本意义。
此外,发散性思维要有科学预见性,记者的思维需要发散开来,多进行联想、预测,在报道中,要多考虑相关的报道事物和人之间的联系,一定要做到真实可靠,不能片面单纯地看待事情并作出不公正的评价、引导不正确的舆论,新闻记者必须要在尊重事实的情况下做正确的解读和报道。
新闻选题应当符合社会大众的兴趣
当下,随着各种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闻策划也被各个媒体机构逐渐重视起来,策划是否良好、选题是否优秀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直接决定宣传效果的优劣,而策划是其中的关键部分。社会大众大多都是按照自身的审美以及新闻的新奇程度来选择新闻的内容,作为主流媒体,显然不能运用互联网媒体的各种方式来吸引受众。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让新闻与大众产生联系,让社会大众可以对新闻事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基于此,在进行新闻选题时,应当选取与社会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作为新闻的切入口以及新闻要点,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对一线基层进行相关报道,让社会大众可以看到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再加上适当、客观的解读,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但是,在报道此类题材时,需要注意宜精不宜多,而且在宣传的时候还要把控好新闻报道的深度及内涵,切勿进行过度解读,给社会大众带来不好的感受,从而避免引发群众的反感。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将一个小人物作为切点,给人们展现当代新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此外,在选题的时候应当结合自身的优势,而这些优势一般是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可以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展现群众的生活面貌。
新聞采写加工需要贴合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48字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要求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新闻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俯下身子倾听基层呼声,唱响时代主旋律,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工作者要改进并创新新闻创作的方法手段,用温润的语言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将党的方针宣传到位,创新报道基层民众的新闻。
新闻工作主持人是新闻事件从记者报道到观众理解整个过程的重要解读者,因此主持人在新闻播送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社会大众的生活,让基层新闻变得生动形象,向社会大众传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面貌,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例如央视新闻频道的走进基层,其通过观察基层群众的生活,展现当下我国基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群众自身的对比,让社会大众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人们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情况,然后主持人通过自身的解读达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来展现中华民族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巨大进步与变革。还有央视新闻著名主持人朱广权主持的《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等,用富含趣味性的话语将真实、严谨的社会状况展示给社会大众,不仅可以让社会大众切实感受到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与社会变迁,还能吸引很多年轻人的目光,让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也能了解、关注国家的变化发展,并受到正确社会舆论导向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主流媒体的趣味性与竞争力,从而推动主流媒体的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接受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接受的信息量也逐渐增多,而一般的社会大众对于新闻的真假性不能进行有效辨别。故主流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促使社会舆论符合新中国的建设。
新时代的主流媒体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关注国家发展、民生需求,传播符合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新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从而推动我国的繁荣发展。